曠金元 吳艷 梁麗蓉


【摘要】 目的 分析足月妊娠水囊引產陰道試產失敗改行剖宮產的原因。方法 選取255例足月妊娠水囊引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統計水囊引產的臨床效果、順產情況、剖宮產情況及剖宮產發生原因。結果 初產婦引產有效率為93.60%, 經產婦引產有效率為99.23%。初產婦順產率為72.80%, 剖宮產率為27.20%;經產婦順產率為92.31%, 剖宮產率為7.69%。剖宮產原因:胎兒窘迫占54.55%, 引產失敗占20.45%, 要求手術占4.55%, 絨毛膜炎占11.36%, 相對性頭盆不稱占9.09%。結論 足月妊娠水囊引產效果顯著, 多數引產產婦能夠進入產程, 極少數無效。剖宮產常見因素為引產失敗、胎兒窘迫、絨毛膜炎、相對性頭盆不稱。
【關鍵詞】 足月妊娠;水囊引產;剖宮產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024
在妊娠晚期, 由于母體或胎兒的疾病原因常需要通過引產終止妊娠。在眾多引產方法中, 水囊引產具有操作簡單、促宮頸成熟效果好、引產效果佳等優點, 對宮頸不成熟的產婦尤為適宜。多數產婦都能夠進入產程, 極少數無效。陰道試產仍有一定的失敗率, 失敗產婦需行剖宮產結束分娩。本文選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龍崗區第七人民醫院255例足月妊娠水囊引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分析足月妊娠水囊引產陰道試產失敗改行剖宮產的原因, 統計水囊引產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龍崗區第七人民醫院255例足月妊娠水囊引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初產婦125例, 經產婦130例。納入標準:產婦要求或自愿終止妊娠;孕周準確, 孕37~42周;胎兒存活;單胎頭位, 無明顯頭盆不稱;無胎膜早破;Bishop評分<6分。排除標準:急性生殖道感染;陰道分泌物常規檢查潔度≥Ⅱ度, 細菌菌性陰道病、滴蟲性陰道炎、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等;24 h內測體溫有1次≥37.5 ℃;絕對頭盆不稱;瘢痕子宮;低置胎盤、前置胎盤、前置血管等;具有各種妊娠并發癥及合并癥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操作前獲得產婦知情同意,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 2 方法 所有操作均由同一手術組進行。采用的水囊引產球囊為揚州市中林醫療公司提供的一次性使用子宮頸擴張球囊導管(雙囊:宮頸內口球囊及陰道球囊)。產婦于術前排空膀胱, 取膀胱截石位, 進行外陰、陰道消毒, 窺器暴露宮頸, 再次進行陰道消毒、宮頸和宮頸管內的消毒, 用無齒卵圓鉗鉗夾宮頸擴張球囊導管, 在不碰觸陰道壁的情況下, 沿宮頸管輕柔插入雙球囊導管并保證兩個球囊都通過宮頸內口, 使用無菌注射器先在紅色球囊(宮頸內口球囊)導管內注射0.9%氯化鈉40 ml, 向外牽拉球囊, 使膨脹的球囊抵住宮頸內口, 陰道球囊露出宮頸外口, 向陰道球囊導管(綠色導管)注入0.9%氯化鈉20 ml, 撤出陰道窺器, 分別再向紅色導管及綠色導管注入0.9%氯化鈉40 ml及60 ml。用無菌紗布包裹宮頸擴張球囊導管末端, 用紗布固定于產婦大腿內側。給予20 min的胎心監護, 囑咐產婦于病房內活動, 有助于宮頸的擴張軟化。一般于前1 d 21:00左右放置水囊, 夜間產婦僅有下腹墜脹感及不規律宮縮, 個別產婦臨產, 及時取出水囊。第2天9:00取出水囊, 行人工破膜, 加強宮縮, 觀察30 min
無規律宮縮加滴催產素引產[1]。
1. 3 觀察指標 統計水囊引產的臨床效果、順產情況、剖宮產情況及剖宮產發生原因。
2 結果
2. 1 水囊引產臨床效果 初產婦引產有效率為93.60%, 經產婦引產有效率為99.23%。見表1。
2. 2 水囊引產產婦順產和剖宮產情況 初產婦順產率為72.80%, 剖宮產率為27.20%;經產婦順產率為92.31%, 剖宮產率為7.69%。總順產率為82.75%。見表2。
2. 3 剖宮產發生原因 胎兒窘迫占54.55%, 引產失敗占20.45%, 要求手術占4.55%, 絨毛膜炎占11.36%, 相對性頭盆不稱占9.09%。見表3。
3 討論
3. 1 引產是否成功主要取決于宮頸成熟程度。宮頸不成熟引產時間長, 失敗率高[2]。產程長, 不僅對產婦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 還會增加產婦感染的幾率;宮頸不成熟, 如果應用縮宮素等引產方法不當還易引發子宮破裂等嚴重的并發癥。目前促宮頸成熟最常見的方法有前列腺素類制劑促宮頸成熟, 如:可控釋地諾前列酮栓及米索前列醇[3]。此兩種藥物會引起子宮收縮過強, 另外還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發熱、低血壓、心動過速等, 使用后需有經驗的助產人員嚴密觀察產程, 一旦疏忽, 可能出現軟產道裂傷、胎兒窘迫、子宮破裂、產后大出血等嚴重產科并發癥。而使用一次性宮頸擴張球囊導管大多數產婦沒有明顯不適感, 少數產婦放置后3 h
內有下腹部脹痛, 均可適應。使用12 h后, 96.47%的產婦都可以順利使宮頸擴張至2~3 cm, 且宮頸變薄變軟, 宮頸評分達到>7分可以順利人工破膜。經產婦有效率為99.23%, 尤其適用于需要引產宮頸不成熟的經產婦。因此使用一次性宮腔球囊導管副作用少, 多數產婦容易接受, 促宮頸成熟成功率高, 無需嚴密監護, 是臨床最佳的促宮頸成熟的方法。
3. 2 促宮頸成熟后人工破膜和(或)使用縮宮素靜脈滴注引產可以取得較好的引產效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總順產率為82.75%, 初產婦順產率為72.80%, 剖宮產率為27.20%;經產婦順產率為92.31%, 剖宮產率為7.69%。剖宮產原因:胎兒窘迫占54.55%, 引產失敗占20.45%, 要求手術占4.55%, 絨毛膜炎占11.36%, 相對性頭盆不稱占9.09%。
3. 3 不論采取何種引產方式, 產程時間均較長, 大部分初產婦產程均>12 h, 加上放置水囊時間, 引產時間多數>24 h。引產時間長, 給產婦及家屬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很多產婦不能夠堅持。助產士及產科醫生要耐心疏導, 給產婦及家人樹立分娩的信心, 盡量避免非產科因素導致剖宮產發生。
3. 4 嚴格把握引產的適應證, 對于禁忌證產婦不要實施水囊引產, 如:巨大胎兒, 不僅僅可導致引產失敗, 還可以導致肩難產、產后出血等并發癥。對于估計胎兒體重≥3500 g的產婦要進行嚴格產前評估, 如存在頭盆不稱不可給予引產;對于產程中發現為枕橫位或者枕后位要交代試產失敗的可能性同時給予鼓勵試產。對于陰道分泌物清潔度Ⅲ度以上, 或者檢驗發現有鏈球菌、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病的產婦最好改用其他引產方式[4]。產程中嚴格無菌操作, 嚴防產道上行性感染導致絨毛膜羊膜炎, 降低因感染導致的母兒不良結局。
3. 5 放置球囊時導管插入方位應在胎盤附著面的對側(如前壁胎盤應緊貼宮頸后唇, 沿子宮后壁輕柔插入, 以此類推), 避免誘發胎盤早剝。尤其對于初產婦注水的過程要緩慢, 否則會引起不適。操作前后多給產婦解釋, 增強信心, 消除緊張情緒。另外要及早使用縮宮素, 破膜以后30min無宮縮應該迅速靜脈滴注縮宮素引產, 以免水囊取出以后宮頸回縮, 導致引產失敗[5]。
3. 6 定期進行產科知識及技能培訓, 提高助產知識及技能, 使助產士、產科醫生掌握臨床必需的胎監知識, 能夠識別異常胎監及時處理, 進行早期宮內復蘇, 及早糾正產婦的水、電解質、酸堿平衡, 使異常胎監轉為正常胎監, 提高陰道試產成功率, 降低因胎兒窘迫導致的剖宮產。
3. 7 推崇自由體位的分娩方式, 給予導樂分娩, 及時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心理指導和心理關愛, 減輕產婦的壓力, 并采取樂蓓爾等分娩鎮痛儀進行電極鎮痛以減輕產痛, 縮短產程, 提高陰道試產的成功率, 降低剖宮產率。
綜上所述, 足月妊娠水囊引產效果顯著, 多數引產產婦能夠進入產程, 極少數無效。剖宮產常見因素為引產失敗、胎兒窘迫、絨毛膜炎、相對性頭盆不稱。
參考文獻
[1] 胡紅梅, 趙敏. 子宮頸擴張球囊在足月妊娠引產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13, 5(4):48-50.
[2]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會產科學組. 妊娠晚期促子宮頸成熟與引產指南(2014).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4, 49(12):881-885.
[3] 張建平. 婦產科學. 第9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99.
[4] 胡潔. 用低位水囊引產法對足月妊娠的產婦進行引產的效果分析. 中外醫療, 2017(28):121-123.
[5] 曾群峰. 用低位水囊引產法對足月妊娠的產婦進行引產的效果研究. 當代醫藥論叢, 2015(20):277-278.
[收稿日期: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