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雨濛
摘要: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它既能提高學生說普通話的能力,又能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豐富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和高尚情操。
關鍵詞:朗讀;表演;觀看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1-0084-01
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它既能提高學生說普通話的能力,又能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豐富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和高尚情操。因此,語文老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今年手上帶著兩個班。這一天在二班匆忙教完課文《秋游》的最后一個生字后,我對自己不甚滿意。這是我追求的語文課堂嗎?孩子們坐在座位上,沒有表情地望著老師和黑板,嘴里不斷涌出蒼白的句子。想想與曾經(jīng)接觸過的優(yōu)秀班級相比,他們的朗讀顯得那么的平淡無力,沒有生機,缺少靈氣。這可怎么辦才好呢?這其中巨大的鴻溝讓我思忖良久。
下午就要在六班學習同樣的內(nèi)容,依舊是課文《秋游》的第二課時。我打算做些調(diào)整來改變這樣一個令人擔憂的局面。想到上午我是以講解評析為主,但是取得的效果有限,學生的朗讀熱情沒有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靜下心來從自身找原因,把書讀得跟小和尚念經(jīng)似的,是病,得治!于是中午我坐在辦公室里,在心中重新布了一局——先讓孩子聽我怎么讀,再讓孩子自己教自己。這個靈感出自我最近讀的華師大博導李鎮(zhèn)濤寫的一書——《教育常識》其中一個篇章“人性常識:教育常識的根源”中的一個觀點:人在表演和觀看中生長。他認為,表演和觀看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行為,人有表演和觀看的需要,它與生俱來。這種需要具有生長價值:人是在自我表演和觀看他人的表演中生長和發(fā)展的。
下午在六班進行的這節(jié)語文課進展十分順利,孩子們不僅達成了“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一目標,還完成了第一小節(jié)至第三小節(jié)的背誦,生字也提前而扎實地學好了,可謂是高效完成了課堂任務。這讓我更加篤信這一觀點。這種訓練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具體讀時,還要注意細節(jié)。比如,朗讀時注重聲音的抑揚頓挫,節(jié)奏的輕重緩急以及必要的停頓。表現(xiàn)激動、興奮、慌張、憤怒、緊張等情緒時,聲調(diào)較高,語速較快;反之,表現(xiàn)沉痛、悲哀、失望、悔恨等情緒時,聲調(diào)較低。要讓學生掌握這些技巧,要依靠教師精當?shù)闹v解和巧妙的點撥。朗讀作為一種有聲語言的藝術(shù),在朗讀過程中能發(fā)揮“有聲語言”的藝術(shù)作用,能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從而打動學生的情感。朗讀還是培養(yǎng)語感的一種好方式。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朗讀學生能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鮮明,形象,掌握語言的結(jié)構(gòu)美,音韻美,節(jié)奏美等,使其對字、詞、句獲得整體的感知,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敏感性和鑒別力。又如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吟誦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親切的體會在不知不覺之間,內(nèi)容與理解化為自己的東西,這是一種可貴的境界。學習語文,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
我也更明白要使教學效果高朗讀效果好,教給學生一些朗讀方法非常必要的。朱自清先生提出的朗讀方法是:“先由教師范讀,后由學生跟著讀,再由學生自己練習著讀,有時還得背誦。”朱先生的這個方法中提到的"教師范讀",其實就是讓學生觀看老師怎么去讀,怎樣帶著感情讀.甚至是帶著怎樣的神情和動作去讀。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學生之間的同伴學習本能,放手讓孩子自己教自己,會收獲不一樣的果實。
比如在學習“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一群白兔,有時像幾只綿羊。”這一小節(jié)時,我先指名讀,再提問:“這天空怎樣?”學生回答:“這天空藍藍的,一眼望不到邊。”我繼續(xù)問:“你怎么知道的,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藍藍的、一望無邊”學生答道。接著我讓學生有感情地讀讀這兩個描寫天空的詞,當班上一個讀得很好的孩子示范讀讀得很到位時,我點評:“是呀,她重讀了藍藍這個詞,讓我感覺天空好藍好藍哪!她還把一望無邊這個詞拉長了,讓我們感覺到天空好廣闊!誰也能像她那樣讀好?”就這樣在孩子的示范讀和我的反饋點評中,他們自由的表演、靜心的觀看,不一會兒大部分孩子就掌握了課文朗讀的技巧,輕輕松松達到了“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一教學目標。
這主要得益于我把“人在自我表演和觀看他人的表演中生長和發(fā)展”這一常識與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特別是指導讀的環(huán)節(jié)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首先鼓勵孩子勇敢朗讀,再給孩子創(chuàng)設了相互交流朗讀經(jīng)驗的學習平臺,最后再利用我的評價語言給讀得好的孩子充分的贊賞和鼓勵,樹立模范。這樣一來就讓有能力的孩子得以充分的施展和表演,讓未能參與表演的孩子在觀摩中充分學習和模仿。
通過這次我私下在兩個班級進行的“同課異構(gòu)”和對朗讀版塊的“手術(shù)”,我明白了不要小看一次短短的發(fā)言,它雖然微不足道,但它是孩子在同伴面前的表演和展示,是多么彌足珍貴!老師要做的就是創(chuàng)設可以讓他們自我學習的平臺,多加贊賞鼓勵,其他的留給他們自己去發(fā)揮、領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