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皇妹
摘要:為了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文章從微課的概念、特征、微課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出發,將微課運用于學困生的課前課后輔學中。
關鍵詞:微課;學困生;輔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1-0242-02
隨著網絡化、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出現在教學的舞臺。微課能夠充分利用學生碎片化的時間,為學生增加了隨時隨地通過網絡學習的新途徑[1]。微課的加入為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2]現今微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普遍推進,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和效率,促進了教與學的完美結合,因而樹立了一種新型的開放式的學習理念,如何讓這學習理念延至課前課后,將微課服務于課前課后,服務于學困生呢?這是值得我們追尋的方向。
1.微課的概念
微課是美國圣胡安學院高級教學設計師David Penrose提出來的,它是以微視頻為主的教學工具。[3]我國相關研究者提出微課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4]它圍繞某一個知識點展開教學,教學的廣度相對受限,但是教學的深度卻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拓展,更有利于讓學生突破某個重難點。學困生出現學困問題通常是集中于某個知識點不能理解和突破,日積月累,形成知識學習的障礙。因此,微課不僅為課堂教學提供課程資源,也為課后學生復習和教師課后輔導學生提供學習資源。
2.微課的特征
微課相對于實際課堂教學,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目標明確。從內容上看,目標明確,主題突出。微課可以從學科、年級、主題,板塊、功能等對微課內容進行分類細化,圍繞一個知識點或一個教學環節的開展教學活動,主要通過視頻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容易理解。學困生的困難需求五花八門,各個學困生犯困點不同,教師和家長在課后進行輔導,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困生可以有針對性選擇自己需求的微課,進行課后自主學習,既可以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又可以解放教師和家長,真是一箭雙雕。因此,微課為學困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提供有利的幫助。第二,篇幅短小。微課一般是5至8分鐘,最長不超過15分鐘。根據小學生特別是學困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年齡特征,微課符合學困生注意力不集中,集中時間短的特點,因此它更加適合學困生學習。第三,形式多樣。微課呈現方式不止是課堂實錄,還是可以是錄屏軟件、ppt、Flash等技術制作的各種動畫,其形式多樣有趣,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第四,直觀形象。學困生抽象概括能力地下和有效思維時間短,微課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呈現,形象具體,符合小學生現階段的直觀形象思維能力特征。它通過影、音、色等元素促進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保持學生較長時間的有效思維能力。另外,學困生思維淺顯、缺乏靈活變換,正是由于學困生這種定性的思維方式,我們更應該運用像微課這樣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方式引導他們學習。第五,循環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其情景只有一次性功效,即講即消失,不可復制。學困生思維不夠靈活,反應慢,學習內容需要反復講解。微課卻具有教學課堂無法具備的可循環使用性,學困生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再次觀看學習,直到學懂為止,無需教師再次講授。因此,微課對學困生來說是一種不可挑剔的資源。
3.微課對學習效果的影響
第一,微課對學困生的成績有促進作用。上海師范大學周匯華老師就微課對學困生的影響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微課對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成績具有促進作用。[5]
第二,微課對于課堂學習全程都有促進作用。寧坡大學何曉園老師采用實驗班和對照版之間的一同,研究微課對課前導學、課中研學和課后輔學的影響。結果表明微課對學生課堂全程都有促進作用。[6]
第三,微課幫助不同能力的學生獲得不同的發展。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學院唐彩斌老師以發展能力為核心理念,創設有一定挑戰、需要寫作的綜合問題情景,針對“長方體表面積、體積”制作了微課。在此微課學習中,設置的難度不斷加深,同一個問題促使不同學生獲得不同發展的空間實現了不同的發展。
4.巧用微課幫扶學困生課后輔學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經濟條件的提升,計算機、手機等電子產品已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如何提高學生特別是學困生課后在校在家學習和做作業的效率,已經成為我們一線教師日益關心的問題。微課資源在學生家庭在線學習中非常適合學生的“主動”學習,是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有效學習資源。[7]因此,微課的使用為學困生課后學習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第一,建立微課資源平臺。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們經常通過微信、QQ等平臺進行家校溝通與學習。教師可以根據學困生學習的內容上傳大量微課到微信、QQ等學習平臺共享中,讓學困生根據需求隨時隨地利用電腦或手機進行學習。這可以極大提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二,建立微課交流平臺。在使用微課的過程中,學困生和家長不乏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意見,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創設一個微課問題交流平臺,讓學生通過手機錄制視頻,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學習,讓微課的輔學功能得到最大化利用。
第三,利用微課指引預習復習。學困生在課堂教學中,不是對教學內容理解過于片面,就是對相關知識點的重點沒有掌握,總是會學了忘記,忘了學,這樣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教師在課前課后可利用微課幫助學生有效的對知識點進行預習、復習和總結,并將所有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知識體系,讓學困生全面復習,從而提高課前預習和課后輔學的效率。
條條道路通羅馬,微課是我們一線教師對學困生進行課前課后輔學提高其成績的可行路徑。
參考文獻:
[1]何彥兵.微課的概念、特征及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19(01):110.
[2]卞惠石.小學數學微課的應用與建設[J].教學與管理.2015):20-22.
[3]安立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1):119.
[4]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2013(4):11-12.
[5]周匯華.微課在小學數學小小班中的個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6]何曉園.微課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影響的實證研究——以《找次品》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22):19—20.
[7]李建芹.初探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