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安東
摘 要:在信息時代背景下,針對公共圖書館發展過程中數字技術的應用進行探究,力求逐步構建數字化的閱讀推廣服務模式,提供創新性的服務,增強閱讀推廣服務效果,為全民閱讀目標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支持。本文從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模式入手,對模式的創新進行了探究,主要目標是能為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化發展提供良好支撐。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閱讀推廣;創新
在我國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活動的背景下,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受到廣泛關注,公共圖書館如何發展自身作用提高閱讀推廣工作的效果,為全民閱讀工作的開展服務,成為當前公共圖書館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十分有必要結合信息時代背景,針對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模式的構建和創新進行探究,為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作用得到全面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一、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的現狀
受到數字時代的影響,公共圖書館在對閱讀推廣工作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已經逐步開始認識到數字閱讀推廣的重要性,并在這方面做出了相應的探索,數字閱讀推廣在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中所占比重逐步提升,甚至逐漸發展成為最重要的閱讀推廣服務模式,能在實際開展閱讀推廣工作的過程中,增強閱讀推廣工作的針對性,凸顯閱讀推廣工作的個性化特征,閱讀推廣工作的覆蓋范圍也會得到逐步的拓展延伸,能結合社會各界的實際需求優化組織開展閱讀推廣工作,將數字閱讀推廣向社會大眾的生產生活延伸[1]。但是也必須明確注意到,公共圖書館在開展數字閱讀推廣工作的過程中,整體推廣力度有所不足,現階段,對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的應用不夠完善,數字資源整合能力較弱,會對數字閱讀推廣工作的持續穩定開展產生消極影響。因此,十分有必要針對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工作進行探究,為公共圖書館在新時期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的目標創造條件。
二、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模式創新的措施
公共圖書館在開展數字閱讀推廣工作的過程中,針對閱讀推廣模式的創新,應該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究,確保數字閱讀推廣模式在實際應用方面能更好地展現其價值,為地區范圍內全民閱讀活動的良性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一)借助新媒體工具對讀者實施數字閱讀引導
新媒體工具的應用能為數字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搭建更為完善的平臺,將數字閱讀推廣工作融入到社會大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推廣實效。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將數字閱讀推廣工作與新媒體工具進行融合,在微信、微博等載體上搭建相應的數字閱讀推廣平臺,并展開互聯網閱讀推廣互動活動,吸引更多的讀者參與到閱讀推廣實踐活動中,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在此過程中,公共圖書館為了能增強數字閱讀推廣工作的實際效果,要結合本地區讀者群體的閱讀傾向和閱讀喜好等,對特色化的數字閱讀推廣軟件進行開發,增強閱讀推廣引導的個性化特征,為本地區范圍內的讀者群體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提高用戶粘度,最大限度的優化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綜合效果。
(二)加大數字資源投入支撐數字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
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模式的構建和創新應該將數字資源的投入作為主要的支撐,只有能綜合考察本地區數字閱讀推廣工作的實際需求,并選取合適的切入點加大數字資源的投入,才能使數字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滿足地區范圍內讀者群體的多樣化需求,為全民閱讀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實的保障,最大限度地實現對圖書館發展活力的激發[2]。如陜西地區公共圖書館在創新數字閱讀推廣模式的過程中,就可以對具有地區特色的陜西戲曲文化閱讀主題、陜西美食文化閱讀主題等進行挖掘,加大對這方面的數字閱讀推廣資源投入,進而突出推廣工作的針對性,真正契合讀者需求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實現對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整體化創新,彰顯公共圖書館在數字時代的綜合發展優勢。
(三)發揮數字技術引導作用提升閱讀體驗
數字閱讀推廣工作要想實現優化開展的目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所開展的閱讀推廣工作能得到讀者群體的認同,提升讀者群體參與數字化閱讀方面的體驗和感受,激發讀者群體主動參與數字閱讀的意識。因此,在對數字閱讀推廣模式進行創新的過程中,要注意將本地區范圍內的讀者群體作為核心,發揮技術引導作用,在公共圖書館開展數字閱讀推廣工作過程中引入多樣化的閱讀設備、構建數字化閱讀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讀者群體閱讀方面的差異化需求進行整合,提供更加專業化和更具針對性的閱讀推廣服務,確保讀者能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保障數字閱讀推廣工作實現高效化發展的目標。
結語
綜上所述,公共圖書館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積極探索數字技術的應用,構建全新的數字化閱讀推廣服務模式,并與時俱進得對各項工作進行創新,能顯著提高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效能,彰顯數字閱讀推廣的優勢,在推動公共圖書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也能促使我國全民閱讀工作在新時期取得更為顯著的發展成效。
參考文獻
[1] 秦宗和.“互聯網+”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創新路徑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8,40(2):69-72.
[2] 曹炳霞,周華.創新驅動背景下河南省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合作模式研究[J].創新科技,2018,18(6):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