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9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年,各地均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多措并舉,政策上傾斜、資金上扶持、行動上支持,使得脫貧攻堅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但面向農村基層實際,在脫貧攻堅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基于此,結合2019年農村實地調研情況,分析當前農村扶貧工作面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 扶貧攻堅;農村脫貧;新農村建設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3.033
2019年已經入脫貧攻堅的關鍵期,精準施策、全面脫貧總體目標不能變。各地區也在政府的統一指揮下積極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一大批在現行標準下處于貧困線以下的農民在各地政府的幫扶下逐漸脫貧,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在實際走訪調研中發現,扶貧生態移民移不動貧困農民的心,返遷個案仍然存在;貧困農民對政府扶貧政策不支持不理解現象依然嚴重;給當地政府開展扶貧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延緩了當地實現全面脫貧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扶貧工作的開展,在地區上造成負面影響。
2017—2019年,貴州省關于扶貧攻堅總共出臺了一個決定,配套了11個文件。一個《決定》是《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11個文件分別是《關于扶持生產和就業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大扶貧生態移民力度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貧困學生資助推進教育精準扶貧的實施方案》《關于提高農村貧困人口醫療救助保障水平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方案》《關于全面做好金融服務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關于開展社會保障兜底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動員社會力量對貧困村實行包干扶貧的實施方案》《關于加快少數民族特困地區和人口數量較少民族發展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關于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的實施意見》《貴州省貧困縣退出實施方案》《中共某省委某省人民政府關于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 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提出了全省精準扶貧的奮斗目標、著力重點和具體措施,為全面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提供政策支撐。
1 當前農村脫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群眾期望值高低不一,獲得感不明顯
自媒體時代資訊發達,對扶貧攻堅來說,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優勢表現為農民借助資訊拓寬視野、觸發思維、創新途徑,在扶貧攻堅中主動出主意想辦法,助力當地政府脫貧攻堅。劣勢表現為同一個問題產生不同的反應,群眾見識高低、文化水平高低、經濟條件差距等導致其期望值高低不等。如何在基層扶貧過程中全局兼顧、個體分析并尋求突破,需要深入調查和分析研究。
1.2 對舊居不舍情節導致返遷
在扶貧生態移民初期,農民對此充滿新鮮感,并能主動向當地政府提出申請,政府處于主動地位,不需要做太多思想動員,移民工作順風順水。但是受中國農村傳統文化的影響,半年或一年后,已經移民的農民陸續回到原住地,認為移民異地是家道的沒落,認為祖先創下的基業不能動,一部分本來不想回到原住地的農民因為這一部分人的影響,也動搖了扶貧生態移民的決心,致使扶貧生態移民工作困難重重。
1.3 對扶貧工作不支持,導致扶貧過程停滯
調查中,個別群眾通過手機、電視等媒體對國家、地方扶貧政策有一定的了解,抓住政府必須按期完成既定扶貧指標的軟肋,展開對基層干部的軟要挾,提出超出標準的補償要求甚至反對幫扶,對政府扶貧工作采取不合作態度,給地方扶貧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1.4 等、靠、要思想嚴重,缺少主動出擊脫貧
近年來,國家、地方扶貧政策惠及大量農民,但同時也助長了不勞而獲的思想,等、靠、要思想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個別農村單身老齡人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五保戶”,可以由國家照顧,不用勞作、吃穿無憂,不愿意被摘掉貧窮的帽子;部分農民則采取觀望態度,不主動針對如何脫貧想辦法,不積極尋求脫貧突破,而是希望政府能夠有更多的優惠扶持政策。
2 農村脫貧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1)缺少對貧困群眾的分析研究,未把握住扶貧工作開展中“困難戶”的痛點和難點,無法觸動群眾的情感底線,造成群眾對工作不支持的困局。2)缺少對基層(村級)干部的培養,絕大部分村級干部憑經驗和主觀意愿辦事,缺少應有的策略和戰術,對待群眾問題硬碰硬,得不到群眾的認同和支持。3)一些地方村級干部“四個意識”不強,不注意自身品德修養,言行舉止不能讓群眾信服,在群眾中沒有威信,起不到“火車頭”的作用。4)鎮(鄉)級缺少基層走訪調研,收集不到群眾真實想法和訴求,凡事只聽匯報,以會議落實會議,脫貧攻堅信心不足。
3 促進農村脫貧的解決對策
1)加強對基層干部的培養,提高干部隊伍素質,慎選村級干部,把那些群眾口碑好、威望高、有想法、樂于基層工作的優秀人才推上崗位,通過幫扶解決基層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為其樹立信心,打造一支政治過硬、作風優良、敢作敢為、百姓喜愛的基層干部隊伍。
2)加強對基層干部的監管,查處不稱職、不作為、亂作為、在群眾中影響極壞的干部,以正法紀,以正視聽,還基層群眾工作隊伍的風清氣正。
3)重視對地方招商引資的可持續引導,發展一批市場前景好、社會效益好的新產業,為扶貧生態移民解決就業問題,消除后顧之憂,鞏固扶貧成果。
4)給予地方政府政策優惠,適當放寬決策自主權,鼓勵拓展區域外部就業市場。如向經濟發達地區實施定向勞務輸出,并提供資金支持,補貼農民工自愿異地就業車旅費等,鼓勵貧困戶主動脫貧。農民只要得到收益和實惠,生活有了保障,返遷的情況就會得到根治。
5)在異地搬遷過程中同步戶籍遷移,搬遷一戶就遷移一戶。嘗試制定對貧困戶原住所的清理制度,一旦異地移民入住后,對原住地老宅立即進行拆除清理,斷其戀想,鞏固安置成果。
6)鼓勵農民自主創業、自救脫貧。深入基層群眾談心談話,激活基層百姓思維,引導百姓大膽發展種植業、養殖業,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創辦企業,并為其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為地方百姓提供就近就業條件。對已經開展種植、養殖的農戶,要主動聯系同類專家進村、進戶指導,主動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持,把穩發展態勢,激發農民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責任編輯:劉昀)
收稿日期:2019-07-12
作者簡介:李曉峰(1975—),男,貴州納雍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制造。E-mail: nedlx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