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多年來,國家不斷調整產業結構,以達到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且新疆兵團以農業為主要產業。因此,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能夠有效促進兵團的經濟發展。基于此,分析了新疆兵團農業產業結構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兵團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業產業結構;現狀;問題;對策;新疆兵團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3.035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農業供給側改革。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包括優化農產品產業結構等意見。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內容有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等意見。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等意見。在國家出臺一系列惠農惠民政策,加速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背景下,深入研究當前農業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相應調整,是實現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措施。新疆兵團以農業生產經營為主,兵團農業是兵團經濟發展的基礎,2017年兵團第一產業總產值占新疆第一產業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9.9%,兵團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為17 786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為10 183元,而全國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為13 432元,相比之下,第一產業已成為新疆兵團的優勢產業。但是,新疆兵團現階段農業產業發展與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分析兵團農業產業結構現狀,發現問題,積極有效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兵團農業產業高水平發展,是實現新疆兵團經濟全面轉型的重要渠道[1-3]。
1 新疆兵團農業產業結構現狀分析
1.1 新疆兵團三次產業結構分析
2017年新疆兵團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分別為506.33億元,1 026.5億元,806.24億元;分別比2016年增長8.22%,6.31%,15.03%。從產業增加值來看,新疆兵團三次產業都處于增長的發展狀態,其中第三產業增速比較明顯,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近一倍左右。新疆兵團產業的發展趨勢符合產業結構是由單一結構向綜合型結構轉變的發展理論。新疆兵團三次產業結構比重變化明顯,2001年為32∶31∶37,2017年為22∶44∶34,第一產業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產業比重有所提升,第三產業比重略有下降。
1.2 新疆兵團農業產業結構內部變動狀況分析
1.2.1 新疆兵團農林牧漁業的發展狀況
從農林牧漁業的總產值角度出發,觀察新疆兵團2001—2017年農林牧漁業的發展狀況可以發現,新疆兵團的種植業和牧業的產值所占份額較大,林業和漁業的產值所占份額很小,這主要源于新疆兵團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新疆兵團地區大多處在沙漠地帶和戈壁地,并且降雨量少,氣候干旱,不利于漁業和林業的發展。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決定了新疆兵團農業產業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
1.2.2 新疆兵團農林牧漁業產值的增長率變動比較
從農林牧漁業的產值增長率變動角度出發,可發現新疆兵團2001—2017年林業產值增長率波動較大,由2001年的30.85%急速增長到2002年的75.74%,2003年驟降為-23.30%,2005年之后才略微平穩增長。漁業增長率波動相對平穩。種植業在2001年較大幅度上升后,到2004—2009年增長比較平穩,2010年增長最快,2010—2014年增長率下滑,2014—2017年增長較為平穩。牧業除了在2006—2008年產值增長較快外,其余年份產值增長率相對較平穩。
1.2.3 新疆兵團糧食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變動情況
新疆兵團種植業作物主要分為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糧食作物有谷物(小麥、玉米、水稻)、豆類、薯類。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油菜籽、向日葵籽)、甜菜、瓜果等。其中經濟作物如棉花、油菜等產值占比很大。
新疆兵團1950—2017年糧食播種面積與經濟作物播種面積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1978年之前,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不斷增大,1978年之后,糧食播種面積在逐年波動式減少,經濟作物播種面積逐年波動式增加。2003年,新疆兵團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增加到77.00萬公頃,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下降到僅16.23萬公頃。新疆兵團糧食種植面積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變化反映了新疆兵團種植業內部不斷調整的過程。
2 新疆兵團農業產業結構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產品結構不合理,農業產業化受限
2001—2017年,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與副業總產值占到兵團農業生產總值比重大約為80.00%、1.10%、14.35、0.60%與6.80%,種植業與其他農業產業比例不協調,畜牧業、林果規模化程度過小,不利于農業的產業化經營。
2.2 農產品品牌少,市場化程度低
新疆兵團知名的品牌僅有“伊力特”“銀力”“天彩”等,致使兵團農產品的市場化程度較低,且各類農產品分散于新疆各地區,物流成本較高,綜合競爭力較弱,難以擺脫市場困境[4]。
2.3 產業科技水平低,農產品深加工滯后
新疆兵團地處偏遠,人才及資金相對匱乏,科技投入相對不足,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不高,技術推廣應用速度慢,技術轉化率低,并且農產品加工企業多數規模小,新開發產品少,農產品深加工少,農產品附加值低,產業鏈短,難以形成產業優勢[5]。
3 新疆兵團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策
3.1 調整農產品結構,優化農業產業布局
在畜牧業方面,大力推廣優良的畜產品品種。在林果業方面,重點發展葡萄、哈密瓜、庫爾勒香梨、哈密大棗、和田石榴、阿克蘇蘋果核桃、喀什巴旦木、精和枸杞等地方特色農產品。通過鼓勵發展畜牧業和林果業來優化產業布局,建設農產品加工基地,走規模化、標準化發展道路。
3.2 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提高農產品市場化程度
1)發展新疆現有的農產品品牌相關的前項、后項產業,打造農產品品牌的完整產業鏈。2)整合兵團內散亂品牌,統一品牌。3)營銷手段多元化,迎合市場需求,打造一批新品牌,提高產品的市場化程度。
3.3 提高農業科技水平,開發農產品加工業,延伸農業產業鏈
1)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推進農業科技體制改革。2)加快推進農業產學研一體化進程,重視技術創新,改造低產劣質果園,著力發展果品加工、儲運、保鮮技術,提升產品質量與檔次,延伸林果業產業鏈[6]。3)建立飼草料、飼養、加工、銷售聯合體,建成畜產品生產基地,延伸畜牧業產業鏈,構建全面的畜產品市場體系。
參考文獻:
[1] 夏杰長,李勇堅.服務業將主導經濟增長和產業升級[J].浙江經濟,2014(18):23-25.
[2] 豐紅星,蒲春玲,劉新平.新疆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初探[J].現代農業科學,2008(6):72-74.
[3] 遲福林.“十三五”:以經濟轉型為主線的結構性改革[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3(2):1-13.
[4] 劉雅君,盧婧.新常態下中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環境條件與推進機制[J].浙江學刊,2015(6):188-193.
[5] 顧華詳.絲綢之路經濟帶視域下新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之探討[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99-109.
[6] 王小平.新疆兵團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發展定位[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0(1):49-53.
(責任編輯:趙中正)
收稿日期:2019-07-11
基金項目:兵團社科基金“生態安全視角下兵團南疆農地利用開發與就業規模潛力分析研究”(17YB14);兵團社科基金“優化人口資源視角下兵團聚集人口問題研究”(17YB11)。
作者簡介:胡月(1989—),女,四川成都人,博士在讀,從事農業經濟管理。E-mail: 7815456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