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通過文獻資料法及調查法,還有筆者從事高中體育教學工作實際出發,闡述了新高考下高中體育教師課堂行為合理性對高中學生及教師自身成長具有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師;課堂行為;合理性
高中體育教師是新高考下體育教學的主要參與者,也是新高考下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執行者,體育教師所具備的教學觀念和體現出的新高考下教學行為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行為評價的重要性不僅表現在能更好地調動高中體育教師教學的動力,同時也是提升高中體育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高中開展對應的體育課堂行為規范的相關評價工作能很好地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對豐富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隨著新高考制度的制定,教育部對高中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度也在不斷提升。在此基礎上,如何更好地適應高中體育教學的新要求,如何更好地通過體育教學的新要求改變傳統的體育課堂評價方式,是當前需要重點考慮的一個問題。因此通過不斷更新評價觀念,豐富實踐模式的方式來優化評價制度成為目前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一個重點話題。然而由于新的制度的執行與理論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開展相關的評價創新工作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是當今課堂教學還是圍繞高考為指揮棒開展的。筆者通過某縣部分高中體育教師和某校部分學生的調查,分析了新高考下高中體育教師課堂行為合理性研究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 調查方法與對象
本課題研究,是通過問卷調查形式選擇了縣部分高中體育教師及我校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教師發卷20份,回收19份,學生發卷90份,回收90份,經過調查統計,情況如表1和表2所示。
二、 分析說明
通過對回收問卷統計分析后,進行結果與分析,可以看到在平常課堂教學中,認為自己行為會影響課堂教學教師占了96.72%,所以可以看出《新高考下高中體育教師課堂行為合理性研究》的課題研究的意義、作用認識比較清晰,認識到新高考下高中體育教師課堂行為合理性對學校的校風校紀及學生素質教育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以及通過新高考下高中體育教師課堂行為合理性的研究,促進了學校認真對待體育課科學安排及對體育教師業務提升的重視。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中國長期推行的應試教育導致的。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不得不將學生學習的科目劃分為“三六九”等,并對不同學科的不同性質去劃分不同科目的工作量,并根據課程的性質給予不同的待遇。體育教師除了需要承擔正常的體育教學以外,還需要負責每天的“兩操”任務,工作量大但卻在學校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加上部分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存在難以管理等相關問題,因此教師日常工作壓力較大。加上長期無法受到重視,導致部分教師備課認真度并不是很高,上課積極度持續下降的問題出現。
三、 體育教師如何提升課堂行為合理性
首先,從調查可以看出喜歡上體育課的學生占了98%,所以只有科學安排體育課,使學生在體育課上無顧慮,盡情展示自己,逐漸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并且要在已經培養起來的對體育興趣和愛好的基礎上,使學生提高對體育的理性認識。
其次,通過實踐調研結果可以看出,目前部分高中體育教師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因此在開展業務水平的提升工作過程中,應首先通過轉變教師思想的方式來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作為教師只有改變自身思想,提升隊伍建設,樹立更強的信心,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當教師能夠很好地轉變自己的工作態度后,學校相關領導必須從提升教師業務能力方面入手,努力提升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通過專業切磋、互助評課、觀摩課、交流會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在互動過程中引導教師找到自身的不足,發現對方的優點并嘗試將這些優點轉換為自己可以利用的價值,從而更好地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在具體的教學評價體系中,應鼓勵教師建立起一套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通過教學實踐的方式引導教師逐漸從經驗性教師向專家型教師方向轉變。
最后,作為教師要想更好地提升自身綜合教學能力,必須從優化教學行為這一角度出發開展對應的教學改革工作。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應努力從如下幾個環節開展相關的工作。第一,教師應積極備課,組織學生學好每一節課。對于課堂教學來講,教師應努力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角度出發開展對應的教學,鼓勵學生從某一興趣角度去對待體育活動,從而更好地達到樂中有趣、趣中有練、練中有成的目標;第二,教師應充分發揮學校給教師提供的各種體育器材,充分挖掘每個器材本身的價值,倡導一物多用,鼓勵教師挖掘出更多設備的使用方法,并在課堂中開展相關的推廣相關的教學活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或年齡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對具體的教學環節有不同的認識;第三,在教學方法的選擇方面,應充分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開展對應的教學,保證教學本身的靈活性和直觀性,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適當地選擇不同的歌曲開展對應的教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一些民間藝術形式,通過將傳統的趣味游戲,如皮筋、網魚、跳格子等相關游戲融入實踐教學之中,充分提升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 結語
總之,在進行具體的教學管理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具體的教學,通過教師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科學地分配體育場地,體育器材,體育教師資源等。這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特別是基層體育教師,不斷地探索進取,進而不斷地完善我們的工作,為學生健康成長奉獻我們的一生。
參考文獻:
[1]稅燕.體育教師教學能力之弱——反思能力[J].體育教學,2015(8).
[2]楊峰.探析體育教師運動技能可持續發展的策略[J].體育教學,2015(5).
作者簡介:
楊晨星,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