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占據著重要的比例。學生們通過對文言文的學習,可以豐富他們的文化知識,提高文學素養以及語言應用能力,更加能夠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素質教育目標。文言文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我國古人的思想精髓、生活習慣以及精神信仰。初中時期學生們自身的思想觀念處于成長的過程中,對文言文的學習,能夠塑造學生們的個人品格。為了改善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效果,將文本細讀法應用在教學中,是當下教育部門極力推崇的一種教學方式。本文通過對文本細讀法的基本認識,分析了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繼而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文本細讀法;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
引言
伴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各大院校在素質教育的實行下,更加認識到培養學生們綜合素養的重要性。初中時期,語文這門課程的學習,對學生們的文學素養以及思想價值觀念都有一定的影響。文言文在語文中占據著一定的地位,在文言文當中,所包含的文字風格十分多樣化,通過學習文言文,可以拉近學生與我國傳統文化之間的距離,豐富學生們的文化內涵,提高學生們的文學審美和語言的應用。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我國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使文言文的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新課程改革之后,各種新型教學方式的應用,給教育事業帶來了一定的改善。文本細讀法應用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可以更好地為學生們解讀文言文中的內涵,提高學生們的文字敏感度,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正是如此,對文本細讀法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便顯得十分重要。
一、 文本細讀法的基本認識
(一) 文本細讀法的應用原則
1. 尊重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和文言文的不同解讀。我國文言文的種類和內容都十分豐富,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采用文本細讀法展開教學的時候,由于文言文是作者自身表達情感的一種文字描述方式,對于文言文當中蘊含的內容,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初中時期,學生們對這些文言文已經有了基本的理解和認識。老師務必要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并且要尊重學生們對文言文的不同解讀方式和角度。學生們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使得他們對于文言文的認識與理解,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帶領學生們解讀文言文時,教師要結合素質教育的教學規定,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思維以及他們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學生們不僅可以吸取到文言文當中所傳達的知識內容和情感,更加借此來豐富學生們的文化知識,提高他們的個人素養。
2. 合理把握文言文中的情感。我國古代文人們通過文言文這種文字描寫方式,來表達自身的多種情感。文本細讀法,可以帶領學生們對文言文從各個角度和背景來進行解讀,從而使其對文言文有更加貼切的理解。然而,由于文言文中蘊藏著作者的情感,在細讀的時候,應當客觀地對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來進行認識和分析。教師自身也要秉持著正確的教學觀念,帶領學生們領略文言文中的精神內涵和文化知識,充分地發揮文本細讀教學法的價值。
3. 老師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文言文的組成類型比較豐富,而且不同文言文的難度也有所差異。對于初中學生們而言,教師在引導學生們采用文本細讀法來學習文言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教學方式的使用。老師要考慮到學生們學習方面的不同,以及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差異,要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們去領略和探索文言文中的豐富內涵,逐漸加強學生們的文字功底。
(二) 文本細讀法在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 幫助學生們更加深入地理解文言文。文言文的形式與當下我們所常常使用的白話文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初中學生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方式和邏輯能力。他們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常常會對這些文字背后所表達和掩藏的內容不夠理解,從而便會對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造成阻礙。在文本細讀法的應用下,老師可以將文言文的組成結構以及各個字詞的應用意義進行分析與研究,帶領學生們從各個角度,以及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去認識文言文的內涵。包括文言文的創作背景,作者自身的經歷,以及文言文中的景物和心理活動的描寫等等。只有這樣,才可以幫助初中學生們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文言文。
2. 培養學生們的文學素養,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文言文當中,包含著不同的時代特征以及人們的生活習慣,精神變化,和對物質的實際需求等等。文本細讀法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教學方式,初中學生們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往往會存在較大的問題,使學生們無法提高自身的語言應用能力,而文本細讀法卻可以幫助學生們來養成更加豐富的文學素養,使學生們在不斷地閱讀文言文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語言應用能力。如此一來,文本細讀法便能夠體現出自身獨有的價值,為文言文的學習做出貢獻。
3. 構建高效語文課堂,促進語文教學效率提升。在初中語文教材當中,文言文占據著一定的組成部分,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可以加強學生們對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使學生們從各個角度方面來了解語文知識。一般來講,在我國傳統的語文課程教學當中,教師們采用的語文教學方式,往往都比較單一,使學生們對于這些語文知識的學習,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在文本細讀法的應用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將文言文課文內容進行拆解劃分,便于學生們對不同文言文課文有深入的理解,從而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可以發現,文本細讀法在我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有著較大的應用價值。
二、 我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文言文的學習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初中學生們對于該方面知識的理解,也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有所不同。想要發揮文本細讀法的教學價值,教師們之后對當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明確地認識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才可以以此為依據,選擇更加有效的教學措施。
(一) 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使教師們對文言文的教學目標有所偏差
一直以來,初中時期的語文課程教學當中,教師們都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使教師們更加重視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成績。在展開文言文教學的同時,一味地給學生們灌輸文言文的知識內容,使學生們對文言文的學習逐漸失去興趣。新課程的改革下,素質教育的實施,讓教師們要樹立正確的文言文教學目標,不再僅僅是讓學生們對文言文進行背誦,而是要求教師要帶領學生們對文言文中的文化內涵以及情感進行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夠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們的文化素養。但正是教師們教學觀念的轉變存在較大難度,才使他們給學生制定的文言文教學目標有所偏差,無法體現出文言文的價值。
(二) 教師自身文學素養的缺乏,使其采用的教學方式不夠恰當
初中學生們對于文言文的認識和理解,都是在教師們的引導下進行學習的。由此可見,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文學素養,以及采用的教學方式,都會對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當中,筆者通過調查發現,我國初中時期,語文教師們自身具備的文學素養,使得教師們無法更好地給學生們創造高效的語文課堂環境。老師們采用的教學方式也十分單一,并不能夠帶領學生們去深入地學習文言文中的情感價值。這樣一來,就會給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造成巨大的阻礙。
(三) 并未考慮到學生們的個體差異,對文言文的解讀不夠精準
素質教育當中提出,教師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務必要站在學生們的角度進行考慮,尊重學生們在不同學科學習中存在的個體差異,選擇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才能夠體現出教育的公平性,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在調查中,筆者發現,我國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文言文的學習,很多學生們之間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他們對文言文的理解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們采用的教學方式都比較統一,并未考慮到學生們的這種學習能力的差別,從而就無法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文言文在解讀的過程中,也沒有結合作者的正確觀點,使學生們對文言文的理解和認識存在偏差。如此一來,就會給初中語文課程教學帶來很大的影響。對于這些問題的存在,教師們務必要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以此來改善初中語文的教學現狀。
三、 加強文本細讀法在我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探討
(一) 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帶領學生正確認識文言文的表達主題
不同的文言文所表達的核心價值以及主題都有所不同,文本細讀法的教學應用前提,使教師們要對文言文所講述的主體和內容有所掌握,再結合學生們的具體學習狀況,為學生們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帶領學生們對文言文的核心價值和表達主題進行深入的探索。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為后期學生們學習文言文知識打好基礎,也能夠為文本細讀法的應用做好一定的教學準備。
(二) 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們進行文本細讀體會作者情感
文本細讀法這種教學方式,在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有著更加高效的教學效果。但初中學生們對各種知識的學習都有不同的興趣,實際教學當中,要讓學生們都能夠體會到作者在文言文中表達的情感,便可以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帶領學生們對文言文的文本進行精細的品味和欣賞,以此來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新課程改革之后,各種新型教學方式的應用,給我國教育事業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同時也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升。初中語文文言文具備的特殊性,可以采用朗誦的形式,將學生們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各個小組成員們在共同朗誦和討論之中,便可以對作者的情感進行深入的分析。
(三) 提出具體問題促進學生思考,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作為教學的引導者,語文老師采用文本細讀法帶領學生們學習初中文言文課文,要根據學生們的表現,給學生們創造高效的語文課堂環境。教師可以結合文言文的內容,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引發學生們對文言文的內容進行思考。在師生不斷交流的過程中,從而為提高學生們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打好基礎。
四、 結束語
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時期,學生們對文言文知識的學習,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而且,借助文言文的學習,還能夠不斷地豐富學生們的文化常識,提高學生們對各種事物的認知,促進他們的智力發育。新課程改革之后,學校對文言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文的研究下可以看到,文本細讀法的應用,可以帶領學生們深入地去體會文言文中蘊含著的思想情感,拉近學生與作者之間的距離,讓他們可以從更多的角度去理解文言文的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對文本細讀法進行合理的應用,為學生們創造更加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潔琪.文言文教學“文本細讀”策略的誤用與正解[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2]李雯璐.文本細讀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3]梁永佑.基于文本細讀理論的高中文言文教學實踐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呂云霞,江蘇省溧陽市,江蘇省溧陽市竹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