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儒 朱明仕
摘 要:《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它的重要作用是對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作了客觀的描述,正確評價了資產階級的進步作用和論述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對共產黨的性質、特點和任務作了描述,是我們防腐拒變的重點。在黨自身面臨“四大危險”與現代化建設“四大考驗”背景下,中國共產黨要保持自身馬克思主義政黨屬性,就必須要維護對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關于共產黨的觀點要求踐行。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共產黨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它是為了共產主義同盟撰寫的綱領,其中包含了對馬克思主義政黨性質、特點和任務的描述。雖然在序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多次強調,他們提出的科學社會主義的一般原理會過時,一切以時間地點為轉移,但《宣言》中,關于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和無產階級革命的闡述,對于今天建設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黨的先進性仍然具有指導性。本文通過《宣言》中共產黨性質、特點和歷史使命的經典原理的分析,結合目前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問題,論述中國共產黨如何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提高執政水平。
一、“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
“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因此從理論上來講,共產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的階級基礎是無產階級,共產黨是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政黨。歷史上,資產階級推翻封建主義統治后,建立起符合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生產關系。然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主義固有矛盾,即生產資料私有化和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導致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樣情況下,一方面,資產階級壓迫工人階級繼續為其工廠生產勞動,另一方面,經濟危機使一部分工人成為相對過剩人口,失去生活來源。無產階級不得不通過革命方式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重新建立一個符合社會化生產的生產關系,受壓迫的工人階級是最革命的階級。所以說,無產階級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工人階級,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
《宣言》中的這段原理表明的是共產黨的性質,也要求了我們中國共產黨要保持做無產階級的先進代表,是中國的無產階級政黨。在新時代的條件下,可以說,這個先進成分已經不僅僅只是工人階級了實質上,從革命時期開始,”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我們就實行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方針”,社會的各階級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農民階級等在內,都是革命的依靠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依然依靠社會各階級,其中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是中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保證。因而,中國共產黨雖然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在承認社會各階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重要貢獻的基礎上,除了工人階級,共產黨應該考慮充分吸收社會的先進分子,“我們應當著重看他們自己的基本政治態度,看他們的現實表現”,吸收那些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包括掌握先進生產技術的工人或企業家、推動科技發展的科研工作者以及要求進步的農民階級。
二、關于共產黨特點
《宣言》有這樣的描述:“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余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于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
中國共產黨的特點就包括是最徹底的革命的黨,是群眾的黨,是有理論的黨。首先,革命政黨的革命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變革不合理因素、改造世界的革命。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負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雄關漫道真如鐵”,為了建立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經過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二是黨的自我的革命,即從嚴治黨。市場經濟條件下,黨的執政面臨“三大考驗”“四大危險”。如果改革過程中,不能有效變革腐朽的既得利益者,那么改革就依然只是小范圍、帶有特權的改革。因此,《宣言》這一段表述要求中國共產黨要完善政治體制機制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民主;解決經濟新常態環境下市場經濟問題,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發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等。同時,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嚴明黨的紀律,強調黨內民主集中,加強反腐與政治生態建設。“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在理論方面,中國共產黨一直致力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深化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中國共產黨在總結革命戰爭經驗中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與改革的一系列問題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上來講,這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成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方向。每一成果都是對前一成果的繼承,有利于前者的理論思想繼續充分得到實踐。馬克思主義政黨“通過堅持不懈學習,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不斷筑牢理想信念,做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理論武裝,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就共產黨特點而言,要重視實踐工作,繼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革命性。同時更要重視理論工作,理論經驗的總結對于科學領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掌握意識形態話語權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維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科學性。
三、共產主義社會是生產力高度發達,實現社會化大生產的社會
然而,資本主義的腐朽統治不會自行結束,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率領無產階級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以暴力革命等方式推翻,再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宣言》指出:“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
但是,中國國情不同于馬克思恩格斯所設想的,從資產階級手中接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社會,不是一個交替發展的過程。中國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導致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都要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完成。這樣建立起來的新民主主義社會不具備消滅私有制的條件,“因此,很可能就要來臨的無產階級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現今社會,只有創造了所必須的大量生產資料之后,才能廢除私有制”。要達到廢除私有制的條件,共產黨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方法來發展經濟。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引導變革落后生產關系,以社會主義經濟下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提高。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初期,以積極調動一切有利因素的思想建設社會主義經濟,創造性地將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宏觀調控相結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避免市場規律失控和計劃經濟失去生機。包括國有企業改革、允許民營企業存在,都是在社會主義范圍內,大力發展生產力,搞活社會主義經濟的政策。鄧小平闡述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因此,我國作為社會主義發展中國家,雖然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消除私有制,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為了完成消滅私有制這個任務,中國共產黨執政過程中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基本路線。通過變出口型經濟為內需型,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提高中高端有效供給;進一步簡政放權,通過政府“放管服”促進市場經濟活動者發揮活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更加促進公平與效率;通過稅收、貨幣等政策調節市場經濟,保持國有經濟占有量,堅持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總之,中國共產黨為消滅私有制而進行經濟建設,有各種各樣途徑來實現。在這一目標下,中國共產黨要充分研究好市場經濟規律,制定符合國情的經濟政策,以高質量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高度發達的經濟目標。
四、結語
《共產黨宣言》關于馬克思主義政黨性質、歷史使命和特點方面的論述,是馬克思恩格斯對于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起點。我們想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保持黨的革命性,要遵循經典政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科學性,又做到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實踐性。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努力,就要始終做無產階級的先進的政黨,吸收具有堅定政治信念且處于行業先進水平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就要努力提高經濟發展,促進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互相結合,共同服務與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只有始終保持革命、實踐理論相結合、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的黨,才是積極進取的、為人民服務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
[2]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3.
[3] 毛澤東.毛澤東著作選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4.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4.
[8]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作者簡介:洪儒(1996- ),男,漢族,安徽馬鞍山人,長春師范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