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不斷地進步與發展,我國的國有企業也正在迅速的發展,但是,國有企業在獲得良好經濟收益的同時,在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工作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沒有認識到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價值與作用導致審計工作形同虛設。本文簡述企業內部審計的概念,分析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現狀,就如何改善審計問題做出了探討。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also developing rapidly. However, whil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obtained good economic return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internal audit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They did not recognize the value and role of internal management work, which led to the ineffectiveness of the audit work.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audit of enterprises,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internal audit work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auditing problems.
關鍵詞:國有企業;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問題;對策
Key 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group companies;internal audi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239.45?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31-0112-02
0? 引言
隨著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國有企業在取得巨大經濟收益的同時,沒能夠充分的認識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工作的重要價值與作用,使得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中,內部審計環節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我國國有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科學性與獨立性較為薄弱,其審計水平無法滿足飛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以及人們的需求。使得國有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失去了原本的價值與作用。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能使國有企業可持續的發展,因此,審視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并思考、探究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尤為重要。
1?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內涵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是指在企業經營的發展過程中,對企業從事的經濟活動、業務進行控制與評價的工作。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內部審計工作在我國國有企業中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內部審計工作已經成為企業對內部工作采取控制管理與監督的有效路徑,企業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中,如果只有表面形式,不僅不能發展審計工作的職能與作用,還會影響企業在今后的發展。因此,審計人員必須要認清內部審計工作的價值與重要性,在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發現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給予相應的解決對策,建立一套企業內部合理的、科學的審計系統,為日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依據。
2? 國有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的意義
從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逐步興起,起初內部審計是為了防止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出現差錯,起著防弊差錯的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內部管理體系逐步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與范圍也逐漸豐富并擴大,如今,內部審計的范圍與職能包括企業多個部門的評價、控制、保證以及監督等綜合管理職能,在企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內部審計工作能夠防止企業的經營風險,在企業改革中進行評價與監督,并為外部審計工作提供支持。內部審計工作能夠及時的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及時提出對策,消除風險,保障國有企業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除此之外,內部審計的監管功能能夠使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得到最大程度的監督與控制,避免企業出現違法亂紀的行為。
3? 國有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3.1 內部審計實質不明確
當前,我國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定位尚有不完善的地方,多數國有企業只明確了審計工作所具備的功能以及審計的對象,卻并沒有指明內部審計工作的實質內容。同時,我國的國有企業對審計工作的本質沒有明確的劃分,例如:在國有企業中,分離指的是委托代理人的問題,當管理者發生了腐敗的現象,就當做委托人失去了控制代理人的監管,認定其損害了委托人的相關利益,因此,必須加強對委托代理人的監管工作以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委托人可以通過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對代理人進行核查,這也是內部審計工作對代理人監督工作的有效方法。在實際的工作中,企業雖然有內部審計的制度,但是在委托人與代理人方面卻仍然存在概念混淆的問題,使審計工作受到了限制,不能發揮其價值與作用。
3.2 缺乏獨立性
新時代下,在國有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大多數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仍然存在缺乏獨立性的問題,內部審計工作是企業內部控制與管理的基礎環節,審計工作是否有效執行直接關系著國有企業的穩定發展,而內部審計工作常受到管理層或者上級領導的影響而不能獨立的完成審計工作,甚至出現很多的問題與漏洞,使得整個內部審計工作過于流程化與形式化,喪失了內部審計體系的科學性與獨立性。此外,企業的管理人員對審計工作重視度不高,導致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效果不佳。
3.3 職能與范圍狹窄
國家對企業內部審計職能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大多數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范圍與職能較為狹窄,工作內容過于流程化與形式化,發揮的職能較為單一。在監督審計方面,缺乏主動性;在工作范圍方面,很多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仍然只注重財務方面的審計,而忽視了企業內部的資源管控、經濟責任以及發展戰略等方面的審計工作,對全面審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充分,既妨礙了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創新,也增加了企業內部發生風險的幾率。
3.4 審計人員綜合素養較弱
在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的素養問題是較為突出的問題之一,由于審計部門的人力資源受到限制,審計隊伍不穩定,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也尚欠缺,這些都會影響審計工作的質量與結果。在開展審計工作時,缺乏專業的內部審計人員,使得審計工作出現流程化與形式化的現象,也常將財務做賬與審計職責相混淆。在企業風險管理的方面,由于審計人員不具備專業素養,導致審計的結果缺乏客觀性,加上采用的審計方法較落后,造成整個審計工作受到了限制。因此,審計人員的綜合素養需要進一步的提升。此外,在信息時代下,很多審計人員使用計算機進行審計工作的能力不足,大大降低了審計工作的效率。同時,很多國有企業對審計人員的資格認證不夠嚴格,導致內部審計人員缺乏專業性。
3.5 內部審計體制不健全
由于很多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缺乏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認知,導致企業在內部審計工作中缺乏統一的規章制度,內部審計的體系尚不完善,出現了對內部審計有錯誤的定位,不規范運作等問題。不僅不利于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體系的建設,也嚴重影響了企業開展嚴謹、規范的審計工作。同時,審計工作缺乏獨立性,審計質量也受到影響。由于企業內部沒有健全的控制制度,使得企業在內部審計工作進行時,缺乏清晰的思路以及可靠的依據。加上企業領導不重視內部審計工作,不能從根本上建立健全的內部審計體系,限制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除此之外,由于企業內部審計過于形式化,審計工作的本質不能深刻的把握,造成審計工作不得到管理者的有效支持,有時審計工作會出現重大偏差,很難獲得較好的效果。
4? 解決國有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問題方法
4.1 加強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
首先應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對審計的方法有所創新,改變以往的審計方式,加強創新的思想,融入現代化信息技術。加強審計方法離不開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支持,對審計系統進行整改與完善才能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開展審計工作時要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加強審計工作的質量,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
4.2 強化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在企業內部設立審計委員會,審計部門不從屬其他部門的領導,直屬于審計委員會,最大限度的提高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審計部門以及審計人員有任何問題直接匯報于審計委員會,從而保證審計機構的權威性。通過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保障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能夠穩定的發展。
4.3 擴大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能范圍
內部審計工作要擴大審計的范圍,不僅限于某一方面的審計工作,要對企業全局開展工作,同時,內部審計人員應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活動中才能降低企業的內外部風險。其次,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在監督與評價之外,還能發揮其管理的作用,將審計工作融入到企業管理的各方面,提高企業的管理能力與效率以及綜合管理水平,發揮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經營收益。
4.4 加強培養審計人員的素養
從人事管理方面出發,提高內部審計部門的門檻,提高錄用審計人員的要求,同時加強審計人員入職后的技術培訓,加強培養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讓審計人員能夠保持客觀公正、愛崗敬業的態度。強化內部審計人員審計方面的知識,不僅要掌握計算機技術,還應具備溝通、協調以及管理的能力,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養。
4.5 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審計制度
國有企業要制定科學、嚴謹的內部審計制度,審計部門以及審計人員應嚴格遵照規章制度進行日常的審計工作,提升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地位,企業管理者也應轉變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觀念,建立長期有效的審計制度。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當下,國有企業要更新審計理念,以審計管理為切入點,抓住企業經濟活動、經營發展中的關鍵環節,突出審計重點,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做到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反映問題,提出準確有效的管理建議書,通過審計規避經營風險。雖然我國當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存在著一些問題,作為國有企業的審計員,必須考慮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合理的完善與整改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制度,推進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現代化信息建設,強化內部審計工作的控制作用,防止出現審計混亂、權責部分的現象,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者的自身素養,打造一支具有高素養、高品質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團隊,提升國有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提升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為國有企業今后能夠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劉永英.淺議國有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工作突出問題及對策[J].經貿實踐,2018,231(13):130.
[2]陳海容.關于國有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5):151.
[3]母海軍.國企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329(12):109,112.
[4]丁登峰.內部審計參與企業風險管理研究[J].價值工程,2017,36(1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