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 劉玲華 汪國珍 金愛芝 昌貴平 丁平

摘 要:目的調查分析荊州市入園前幼兒膳食脂肪攝入情況和并探討膳食脂肪與血脂之間 的關系,從而為合理調整幼兒的膳食結構以早期控制血脂異常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用隨機抽樣方法,抽取入園前幼兒300人作為調查對象,采用自制問卷進行一般情況的調查,檢測空腹血清TC、TG、HDL-C、LDL-C的水平。同時用食物頻率法結合24小時膳食回憶法進行膳食攝入狀況的調查,并計算營養素脂肪攝入量。結果入園前幼兒脂肪的供能占總熱能的(34.25±3.47)%,SFA供能占總熱能的(9.87±1.42)%,MUFA供能占總熱能的(12.15±1.89)%,PUFA供能比占總熱能的(7.37±1.49)%;總脂肪酸與TC和LDL-C呈正相關;SFA與TC、LDL-C呈正相關,與HDL-C呈負相關;MUFA與TC和LDL-C呈負相關;PUFA與HDL-C呈正相關。結論與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相比,荊州市入園前幼兒膳食脂肪供能比略高,SFA和MUFA攝入較多,PUFA攝入較少。
關鍵詞:膳食脂肪;幼兒;血脂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膳食結構已經轉變為高脂肪、高熱量、低膳食纖維的模式。而膳食與兒童青少年血脂水平的關系非常密切,從而導致血脂異常的兒童人數也日益增多。膳食中與血脂關系最為密切的是膳食脂肪及脂肪酸。因此本研究通過調查分析入園前幼兒膳食脂肪攝入水平與血脂之間的關系,從而為合理調整幼兒的膳食結構以早期控制血脂異常提供科學依據。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2014-2015年在荊州市居住時間超過3個月的2~4歲健康入園前幼兒300人,家長事先了解調查流程,自愿參加者。排除家族性高血脂癥、心腦血管疾病、肝腎疾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患者及近期服用降壓藥和降脂藥者。最終研究對象為285名,男性146人,女性139人,平均年齡為2.76±2.45歲。
(二)研究方法
(1)調查方法
對研究對家家屬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兒童姓名、年齡、性別、飲食、生活習慣、飲食等。
(2)膳食調查
調查員與被調查者及家長見面,告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食物頻率調查問卷調查研究對象的食物攝入情況,同時結合24小時膳食回憶法了解入園前幼兒膳食攝入情況。
(3)膳食評價
選取擬分析的因素,分別予以分級和數量化,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編著的《中國食物成分表2009》中食物成分數據編制公式,計算膳食中平均每日脂肪、脂肪酸、飽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 SFA)、單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和多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攝入量、供能比及膽固醇的攝入量。
(4)血標本采集與測定
早晨7時~9時抽取研究對象禁食10~14小時后的空腹肘靜脈血4ml。血脂指標均應用相應的試劑盒進行測定,其中血清總膽固醇(TC)和血漿甘油三酯(TG)采用酶比色法進行測定,高密度脂蛋白(HDL-C) 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直接清除法進行測定。
(三)質量控制
調查開始前組織對參與本次調查的調查員進行集中培訓,明確調查的目的和過程,統一相關表格的填寫要求。調查前進行統一考核,確保調查的質量。正式調查前,進行預調查,針對調查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及時修改完善調查過程以及調查問卷。調查員完成調查后檢查問卷填寫是否正確。采血和檢測工作均由具有多年臨床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員承擔,保證采血過程的順利以及質量。
(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Χ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入園前幼兒血脂水平
入園前幼兒血脂各項指標水平分別為:TC為(4.24±0.72) mmol/L,TG為(0.86±0.39) mmol/L,LDL-C為(2.36±0.62) mmol/L,HDL-C為(1.28±0.25) mmol/L。
(二)脂肪及各類脂肪酸、膽固醇攝入量
入園前幼兒膳食脂肪攝入量為(43.89±5.89)g,脂肪酸攝入量為(39.75±4.27)g,SFA攝入量為(13.05±3.27)g,MUFA攝入量為(15.96±3.59)g,PUFA攝入量為(9.68±2.37)g,膽固醇攝入量為(59.31±23.42)mg
(三)脂肪及各類脂肪酸占總能量的百分比
入園前幼兒膳食中,脂肪的供能占總熱能的(34.25±3.47)%,SFA供能占總熱能的(9.87±1.42)%,MUFA供能占總熱能的(12.15±1.89)%,PUFA供能比占總熱能的(7.37±1.49)%
(四)膳食營養素攝入與血脂水平的相關性
控制了年齡、性別因素后,對脂肪及脂肪酸攝入水平及供能比與血脂水平進行相關分析,膳食膽固醇與HDL-C呈負相關,與LDL-C呈正相關;總脂肪酸與TC和LDL-C呈正相關;SFA與TC、LDL-C呈正相關,與HDL-C呈負相關;MUFA與TC和LDL-C呈負相關;PUFA與HDL-C呈正相關,見表1。
三、討論
血脂異常不僅影響入園前幼兒生長發育,而且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控制了年齡、性別因素后,對脂肪及脂肪酸攝入水平及供能比與血脂水平進行相關分析,隨著總脂肪酸和SFA攝入量及供能比的增加,血液TC、LDL-C水平隨之增加,HDL-C水平降低;隨著MUFA攝入量的增加,血液TC和LDL-C水平隨之降低;而隨著PUFA攝入量和供能比的增加,血液中HDL-C水平隨之升高。這與同類研究結果類似,SFA可通過抑制肝脂酰輔酶A膽固醇酯?;D移酶(ACAT)的活性,升高游離膽固醇。MUFA通過提高肝脂酰輔酶A膽固醇酯酰基轉移酶(ACAT)的活性,促進游離TC生成膽固醇酯進行代謝,同時通過加速載脂蛋白AI的分解代謝過程,調節載脂蛋白B100的基因翻譯過程,從而降低了TC和LDL-C的水平。PUFA通過提高肝LDL-C受體mRNA水平,增加肝LDL-C受體活性,影響脂代謝相關基因表達及酶的活性,降低血漿TG、TC和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
與中國居民膳食脂肪適宜攝入量相比,荊州市入園前幼兒膳食脂肪的供能比較高,SFA和 MUFA供能比較高,而PUFA供能比較低。研究中發現入園前幼兒的膳食結構中動物性食物如豬肉、牛肉、全脂奶等攝入較多,這些反芻動物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應適當控制攝入量,以豆制品為主的植物蛋白補充蛋白質的不足。入園前幼兒家庭烹調用油多為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富含MUFA的植物油,雖然可以降低血脂但是攝入量也應該限制,在以后的烹調用油中適當以亞麻籽油、胡桃仁油、深海魚油等富含PUFA的食用油代替植物油,以提高HDL-C水平,從而通過合理飲食控制入園前幼兒的血脂水平。
參考文獻
[1] 葛可佑,陳孝曙,常翠青,等.中國營養科學全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54.
[2] 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中華心血管病學會動脈粥樣硬化學組.中國兒童青少年血脂防治專家共識(2006年海南)[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7,22(01):69-71.
[3] 徐冉,劉改燕,馬菲,等.河北邢臺市學齡前兒童血脂4項流行病學調查[J].華南預防醫學,2018,44(04):382-383.
基金項目:文章系湖北省湖北省教育廳課題,《入園前幼兒膳食脂肪攝入及脂肪酸構成對血脂水平的影響》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B201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