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行動。藝術院校作為我國社會精神文化建設的基礎組成部分,其在“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中具有自己的地位。其中藝術院校非黨員教師作為院校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文章以藝術院校非黨員教師為研究對象,以“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為背景,探究具體的活動實施路徑,提出以黨員為核心的“頭雁領航”模式、圍繞“千村千生”等系列實踐活動開展下鄉調研、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多方面知識培訓、開展藝術教學與藝術創作的反思活動等策略,并研究了藝術院校“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主題活動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藝術院校;非黨員教師;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
一、非黨員教師黨建工作的困境
(一)思想覺悟不足,影響黨建工作的統一性
藝術院校教師更傾向開放化的教育與學習理念。藝術院校教師的管理難度相對較高。特別是非黨員教師,其接受的黨的教育較少,黨性方面的思想覺悟相對較低,對于藝術的執著也容易造成非黨員藝術教師缺乏對黨建工作的關注與重視。使得藝術院校的非黨員黨建工作存在開展困難、難以統一組織問題。簡單直接的黨建宣傳和非強制性的黨建學習并未能對藝術院校非黨員教師的思想覺悟提升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二)實踐工作與黨的思想結合能力不足
藝術院校的非黨員教師將黨的發展策略作為教學與實踐工作的指導方針上難度較高。實踐工作與黨的思想結合能力不足。雖然在院校教務部門的管理下,教師的教學工作能夠按照教學計劃有效的開展,但是教學過程中卻很難體現黨的先進性。
二、新時代藝術院校黨建工作的機遇與挑戰
(一)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對藝術院校黨建工作的實效性提出更高要求
黨的十九大提出:當前我國的主要社會矛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藝術院校作為我國藝術文化事業的搖籃,在培養優秀藝術人才、開展優質藝術活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藝術院校的價值更是在社會精神文化發展層面產生重要作用,更需要建立科學有效的黨建機制,強化黨建工作對專業發展和院校建設的引導力。
(二)文化大融合,對藝術院校黨建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當下文化的融合成為了發展的必然趨勢。多種文化形式相互交融,逐步形成更具生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新型藝術文化形式。在這種高度融合的背景下,更要保持高質量的黨建水平,不斷提升黨的領導力,發揮黨的領導價值。文化大融合對藝術院校的黨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強黨建工作的覆蓋率和包容性,將更多的非黨員專業教師帶入到黨的領導中,從師資層面形成開放化的合作模式。
三、藝術院校“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主題活動的現狀
(一)活動形式多樣化、領域廣泛化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主題活動。在這一背景下,各大院校均著力構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體系。以中國美術學院為例,其在“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主題活動中,建立各級理論學習中心組,聚焦學習內容,細化學習安排。同時以各級黨支部為中心開展覆蓋全校的調研工作。
(二)活動結構完整
在活動執行方面,藝術院校能夠緊隨“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主題活動的基本方針,設計科學合理的活動方式,構建了較為完整的活動結構。以中國美術學院為例,其將整體活動進行了拆分,分別以“大調研”、“大學習”、“大抓落實”為主體,同時配合黨建工作以及藝術院校的學生實踐工作,開展了階段性主題活動。
(三)活動存在片面性
雖然大多數藝術院校結合“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中心思想開展了相應的主題活動,但是大多數活動對“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的理解不足,導致活動的精細化水平較低,活動操作相對較為粗糙,形式化問題較為嚴重。特別是針對非黨員教師群體,存在“參與不足、執行不力”的問題。多數活動以黨支部為載體,局限于黨員群體,忽視了非黨員教師的重要性,導致活動無法較好的將“黨建、教改、社會服務”三大主題進行較好的串聯,使得活動價值和內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多數活動之間的關聯性較弱,影響了“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主題活動的整體價值發揮。
四、藝術院校“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主題活動的實施策略
(一)建立以黨員為核心的“頭雁領航”模式
在藝術院校中,黨員教師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示范性,能夠對非黨員教師的教學與學習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開展非黨員教師的“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主題活動時,可以建立以黨員為核心的“頭雁領航”模式。一方面,將黨員活動作為非黨員活動的先導,將非黨員活動作為黨員活動的延續,形成活動層面的呼應關系。例如在中國美術學院的黨支部調研活動中,可增加非黨員群體的調研活動,將調研主題進行延伸或細化,并由非黨員教師參與完成。另一方面,要求黨員也參與到非黨員活動當中,構建黨員領導的頭雁雁陣,帶領并示范非黨員教師完成活動目標。
(二)圍繞“千村千生”開展下鄉調研活動
自2003年起至今,中國美術學院已經持續開展了16年千村千生基層志愿服務。累計參與項目注冊人數高達4800元,先后孵化了美美講堂”、“彤花山燁”、“棉花豆豆”等多個志愿服務新品牌,并衍生出美術教材《大家小書》,形成了巨大的社會效應。結合“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主題活動,可將千村千生活動進一步深化,開展千人千村大調研活動,充分利用注冊志愿者,以中國美術學院中青年教師(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非黨員教師)為核心,建立千人千村調研小組,前往活動覆蓋的村落進行實地考察調研。
(1)調研千人千村實施效果
對千村千生活動16年來所形成的效果進行調研,了解16年來,基層中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基礎建設、人文教育、社會服務等內容,對活動所覆蓋的村民進行訪談和問卷調研,對比2003年活動落實之前的村落建設情況,分析在新時代下應當進行的調整和改革,為中國美術學院參與萬村整治工程的方式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2)調研村鎮建設發展需求
以千人千村調研小組為單位,了解在地村落的發展與建設現狀,結合村鎮所在區域的經濟、文化建設方向和水平,對我國當前“美麗鄉村”建設需求進行分析,為千人千村活動的衍生項目提供方向。
(三)開展社會與學校聯動的調研活動
學校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向社會輸送高價值人才,因此藝術院校的活動等應當與社會發展需求充分關聯。為提高“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主題活動的實效性,應當開展學校與社會聯動的調研活動。一方面,將調研對象和調研主題從學校擴展到社會范疇。另一方面,調研工作應當邀請各類社會組織人員共同執行,使非黨員教師參與到調研內容的設定、調研成果分析等環節當中,與社會需求相輔相成,便于將調研成果應用于“大抓落實”的環節當中。
(四)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多方面知識培訓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中指出:要廣泛學習經濟、政治、歷史、哲學、文化、社會、科技、軍事、外事等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各種新知識。而非黨員教師作為學校師資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多為青年教師,教學經驗和知識儲備相對匱乏,導致非黨員教師的先進性與黨員教師產生差距。因此,可圍繞“大學習”的主題思想,在藝術院校中開展“多領域學習活動”。要求青年教師在進行專業學習的同時,也加強對藝術相關領域知識的學習。鼓勵青年教師參與校內外的各類培訓學習活動,了解我國政治、經濟、科技、外事等不同領域的發展現狀以及建設需求。進而便于青年教師豐富個人知識體系,提高個人綜合素養,結合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新規則,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化、專業化水平,開闊視野,為將藝術專業知識應用于其他領域提供驅動型知識。中國美術學院開展多年的“美師講習所”就是一個極好的范例。
(五)開展藝術教學與藝術創作的反思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中提出了“主動思考”的要求,結合這一要求,藝術院校可以開展以藝術教學和藝術創作為導向的反思活動。特別是針對非黨員教師。由于青年教師,工作經驗較少,創作成果相對少,因此,藝術院校可深化青年教師(即非黨員教師)的教研活動,要求青年教師在老教師的幫助下,對教學和創作進行自我反思,進行自我調整,并為崗位職責的履行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思路。
五、藝術院校“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主題活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支部與院校職能部門的聯動性
“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是以黨的建設為核心的主題活動,活動的執行始終應圍繞黨的領導。因此,推動“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需要加強院校黨支部與職能部門的聯動性,把黨支部的職能與各個職能部門專屬工作領域想結合聯動。這需要各個院系黨支部在“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中邀請職能部門參與指導,或由職能部門結合部門特點,將各個院系的黨支部作為活動的分支平臺,形成全校聯動的“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機制。
(二)在非黨員群體中強化黨的思想宣傳
黨的領導是“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主題活動的核心支柱,而非黨員教師對黨的相關知識學習不足。因此,落實藝術院校非黨員教師“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仍舊需要加強黨的思想宣傳。利用面向非黨員教師的黨建活動、黨課學習、文字宣傳等形式,不斷強化非黨員教師對黨的認可。進而確保藝術院校非黨員教師更好的理解“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與黨的領導之間的關系,以便于其更加深入的貫徹活動思想。
六、結語
在藝術院校的非黨員教師群體中落實“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主題活動,不僅需要重視藝術專業領域的建設工作,同時也需要重視黨對非黨員教師的引導作用。為實現高品質的活動效果,需要在黨員與非黨員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一方面在活動內容上形成“無差別”活動模式,強化專業學習、黨性學習、基層大調研、工作大反思等內容,另一方面在思想教育上,豐富非黨員教師的思想培育渠道,形成“黨+學院+職能部門+社會”的多元化引導機制,引導非黨員教師以黨委領導、以社會服務為導向、以專業提升為目標、以實際現狀為基礎,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
參考文獻
[1] 車俊.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 推動作風大轉變工作大提高事業大發展[J].今日浙江,2018-07-19.
[2] 車俊.把“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引向深入[N].浙江日報,2018-05-18.
[3] 葛自成. 以“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推動“大抓落實”[J].杭州(周刊),2018,508(24):37-38.
[4] 佚名. 浙江省科技廳召開廳黨組(擴大)會議 深入貫徹省委“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要求[J].今日科技,2018,462(05):24.
[5] 陳奕君.踐行“八八戰略” 續寫改革新篇[J].政策瞭望,2018,185(05):13-15.
作者簡介:胡東艷(1981- ),女,漢族,浙江金華人,中國美術學院,碩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