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應探究多種方法培養孩子的寫字熱情,通過多元評價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邊玩邊練字,從玩到專。趣味盎然的寫字教學能夠激發低段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孩子們的書寫熱情,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寫字;多種方法;興趣
寫字教學在課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孩子不愿意好好寫字、練字。書法基礎教育的必要性與其訓練方法枯燥性之間的矛盾,少兒好動活潑與書寫訓練的嚴格性之間的矛盾,給我們老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一 激發情感、培養熱情
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那么我們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呢?學生喜歡聽故事,我們就可以運用故事來引導學生寫字,來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學生對美的事物會心生向往,我們就可以通過美感熏陶,來培養學生寫字的興趣。
故事引導
低年級學生對故事中的一些人物總是充滿著崇拜,書法史上也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比如“墨池”“筆冢”。教師可以在課上練字時講一進這些故事,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是練字的生動教材。一方面可提高學生練字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在潛移默化中督促學生養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在分析字形的時候,可根據字的各部分編寫小故事講給學生聽,特別是一些象形、會意的漢字,讓學生能夠在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對漢字產生好奇的探究之情。書寫的形式生活化能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來寫,既有興趣效果又好。例如:在“心”字教學時,我們可以說第一點是一個枕頭,一個人(臥鉤)躺在上面,好心人呢給它蓋上了兩條厚厚的被子(兩點)。書寫內容游戲化也是激趣的一種方式。學生猜字的過程是對信息進行加工的過程,是聯想的過程,是組合、分解、分析、比較的過程。例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冬天藏在方框里(圖),口里有塊玉(國)等等。學生在猜謎的過程中,不僅對生字的結構特點有了深刻的認識,而且培養了思維能力。既不會寫錯又能寫得漂亮,學生自然會喜歡寫。
二 觀察漢字,玩轉結構
寫好字,要注意字的結構,尤其是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左中右結構的組合字。結構不當,那么字體就不會美觀,學生的寫字習慣也會受其影響。在課堂寫字教學中,要注意本課生字之間、本課生字與熟字之間的內在聯系,注意辨別和遷移。寫前要認真觀察字形特點,觀察漢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寫后也要和范字對比起來觀察。我們的寫字教學應當教給學生科學的寫字方法。學生學會了方法,就學會了舉一反三,在以后的寫字過程中就能得心應手。
觀察、比較
學習寫字,首先應學會觀察、分析字的間架結構和筆畫筆順,養成觀察習慣。在語文教學中,學習要學習的生字新詞非常多。課堂上顯然不能讓學生全部寫好。那么我們的任務:選擇較為典型的、具有普遍意義并能提示漢字結構規律的字進行教學。比如在教學左右結構的字時,我挑出三種最常見的左右等寬、左窄右寬和左寬右窄的字。出示“堇、力、言、炎、木、羊”等字,讓學生隨意組合。再出示生字:勤、談、樣,學生觀察生字,找出異同點。你發現這三個字在結構上有什么共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交流小結:左右等寬、左窄右寬、左寬右窄。讓學生通過本節課的練習能舉一反三,從中掌握漢字的書寫規律及結構特點。另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總結出這三個字的異同點,在教學中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也特別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趣味。
三 規范寫字,訓練多樣
現在,學校普遍進行的是單一的寫字訓練(抄寫生字抄寫本),而且多在課后完成。要想讓學生樂于學習寫字,就要讓寫字訓練多樣化。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學生的積極性往往一下子提高了。對于書寫比較好的學生,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學生通過榜樣學習寫字也會更規范。針對抄寫本單調的狀況,教師可以選擇更加美觀的紙質,學生寫字的儀式感就有了,自然也會更加認真。
總之,要想讓學生寫得一手好字,讓學生樂學樂寫。歸根究底,還是要培養學生寫字的興趣,激起學生寫字的熱情,讓寫字課堂活起來。在寫字課堂教學的探討之路上,我們要不斷進行趣味習字,潛移默化的寫字教學模式的實踐,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寫字,發揚中國漢字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張茜.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興趣培養[J].語文天地,2009(01).
[3] 雷錦龍,陳玲. 讓快樂與寫字同行[J].衢州教育.2006(7、8).
作者簡介:周連丹(1989.12-),女,漢族,浙江溫州人,本科學歷,小教二級職稱,研究方向:小學語文低段寫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