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玲
土地檔案管理信息,是進行土地資源管理的主要內容,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身利益及社會和諧穩定性發展都有非常重要意義。傳統紙質管理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如:無法及時更新、管理效率低、容易丟失等。信息化時代,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可大幅度提升土地檔案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并優化各項資源配置,靈活便捷,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
國土資源是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同時也是實現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鍵,對國家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土地檔案管理則是土地資源管理的主要內容,土地檔案管理最開始在紙質檔案管理模式,管理比較單一,而且利用率比較低,容易丟失,無法及時更新。在信息時代,形成了紙質土地檔案管理和信息化電子檔案管理并在的模式。為提升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率,近年來,我國農村用地的市場化流轉空間不斷加強,農民可獲得更多土資源使用的權利。但對土地檔案管理方而言,需要進行升級改造,才能滿足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內在需求。通過土地檔案管理,可確定土地權屬問題,從而實現持續化管理。通過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可促使土地檔案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可實現檔案文件的快速檢索和共享,從而提升利用率。
通過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可促使土地資源管理逐步向著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目前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工作已經達到了電子政務的水平,這就要求土地檔案管理中不斷提升電子信息化管理水平【1】。此外,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傳統紙質檔案管理模式已經不合時宜,信息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因此,開展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就顯得尤為必要。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為我國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通過構建智能化網絡系統進行全方位的土地檔案管理,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質量。但就目前發展現狀而言,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土地檔案管理工作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而且工作量大,費時費力,單位領導對土地檔案管理的意識不到位,經常忽略了實際價值,使得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一直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
土地檔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很多工作人員的年紀比較大,并且沒有經過系統化的培訓,習慣了采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在短時間內無法適應信息化管理方法,也是影響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速度的主要原因。
在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管理中需要應用到大量的計算機軟件及硬件,就縱觀我國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發展情況,普遍存在硬件配置較低,軟件配置不足的問題。
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信息時代提升土地檔案管理水平的主要路徑,管理單位必須充分認識到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價值。在現有管理方式信息化建設計劃上,加大宣傳《檔案法實施辦法》、《檔案法》等法律制度,促使檔案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土地檔案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政策性,需要管理人員端正工作態度,把檔案管理工作納入到年度發展計劃中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為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奠定扎實基礎【2】。
在信息化時代,各地區的土地檔案管理部門,都在積極完善檔案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同時入手:第一,積極引進現代化管理設備,提升管理效率。第二,在節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基礎上,促使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在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土地檔案管理方式方法,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定期更新各項設備和資源,全面提升信息技術的更新速度,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依托,構建集成管理系統,通過集成系統自帶的功能,滿足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需求。
土地檔案管理部門,要通過應用計算機互聯網技術來促進自身快速發展,每座城市都有國家土地資源管理部門,國家土地資源管理總部,為及時獲取各座城市土地資源使用情況,就必須構建一個能夠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渠道【3】。比如:國土總部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在內部構建一個網站系統,通過后臺操作來了解各地方國土管理部門上傳的土地信息,從而實現及時更新。從整體把控的角度入手,對我國目前土地資源的運行情況進行系統化整合和分析,為后期各項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和理論指導,總而言之,通過構建互聯網共享平臺,可大幅度提升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保證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論實踐,分析了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重要性與方法,分析結果表明,土地檔案管理水平對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有很大影響,必須構建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和體系,才能提升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是新時期土地檔案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土地檔案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目前在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通過利用信息化相關技術和理論,可大幅度加速土地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步伐,實現國土資源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