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永華(河南百盛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
由于高新技術企業在我國社會發展中的運行時間相對較晚,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與不足。當前高新技術企業在專項審計中還存在專項審計制度不完善、高新技術產品相關標準與依據缺失、研究開發人員的薪酬支出與正常的生產管理人員的薪酬支出沒有合理的區分等常見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的阻礙了高新技術企業專項審計的順利進行,不利于會計師事務所開展審核工作。所以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專項審計的發展,必須要正視并重視這些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合理、全面、有效的完善及解決才行。
高新技術企業屬于新興行業,其在中國的發展尚處于一個起步階段,其最大的特點便是企業研發能力強,以高新技術為經營成果,通過專利、市場、轉讓技術等方式來形成企業的利潤額。高新技術企業受國家政府的政策支持,因此,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也有著一定的認證要求,不是什么企業都能被稱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只有符合相關規定要求方可被定性為高新技術企業,最重要的是高新技術企業被認定之后是具有有效期的,在中國高新技術企業自認定之后起三年內有效,當前在中國高新技術企業涵蓋的范圍還是比較廣的,涵蓋了多個行業領域,對推動社會經濟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價值。
由于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劃分需要資質認定,而這需要通過專項審計來實現,當前,在中國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專項審計工作都是由會計師事務所所承擔,會計師事務所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鏈接作用,將政府同高新技術企業之間建立起聯系,具體的專項審計流程為: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接受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委托,并對這個企業最近三年的會計過程中產生的研發費用進行審核,以及對他最近一年的會計過程中的高新技術產品收入進行審核。這個過程便被稱為專項審計,這個過程也是想要成為高新技術企業最重要的一個過程,只是審核通過方可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才能夠獲得國家相關政策的有待等。
當前針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專項審計工作并未建立起完備的審計制度,因此,在此過程中審計風險隱患較大。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利益”二字。無論是高新技術企業還是一些會計師事務所,甚至是當地的政府部門都會因為利益上的牽扯而違背專項審計的要求,去做一些“規定范圍之外”的事情。如:因為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話不僅能夠給企業帶來各種政策上的優惠,更重要的是在當今社會高新技術企業的社會地位及品牌效應較高,因此,能夠讓企業更輕松地獲得更多的利潤,所以為了成為高新技術企業,一些高新技術企業私自與一些會計師事務所達成不合規定的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在專項審計時為其走后門,甚至還有一些地方政府考慮到政府的利益,也會出現這種問題,所以當前在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專項審計時因制度上的缺失,往往使得專項審計流于形成,存在較大的風險隱患。
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專項審計是有著明確的規定與要求的,會計師事務所在對其進行審核時,要對企業的會計賬目進行核對,其中有一項規定便是對企業近三年的研發費用進行審核,而一些企業為了滿足這一要求,往往在這個過程中通過違規、造假等方式來達到目標要求。首先:一些企業對自身研發過程中所產生的直接材料費用歸集的不合理、不及時,從而出現研發材料費用的申報上的一些錯誤。其次:有的企業甚至為了達到審核要求,妄想通過瞞天過海的方法,將自身的非研發材料費用充當材料研發費用來進行上報的現象,這一方面是由于企業內控機制不嚴謹導致的,一方面是很多企業妄圖通過這種方法來實現高新技術企業的資質認定,這種主觀上的行為是既不合情,也不合法的。
一些企業在進行研發、開發階段由于受自身條件、技術、人員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限制,往往有些項目不能夠自主進行研發及開發,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企業會通過將自己的產品設計交由外部其他企業或者研發機構等來幫助他完成技術上的升華,從而制造出高新技術成品來。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往往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這些企業會將一些與研發無關的項目也列入合同當中,一同打包作為后期的研發項目費用來進行核算、整理等,這就使得自身的研發項目經費核算不準確、不真實,容易在后期專項審核中出現問題,影響到自身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的判定及通過。
高新技術企業的專項審計工作是由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來完成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注冊會計師顯然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專項審計時其不但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其需要對這些企業的屬性、研發內容、研發費用相關內容等,而作為一名注冊會計師,這項工作其實本不在他的所學技能范疇之內,所以很多注冊會計師都無法勝任專項審計這一工作要求,很多注冊會計師會通過與申報企業中的專業人員建立起聯系、交流的方式來輔助其完成這項工作,而這又是不合邏輯的,因此注冊會計師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專項審計能力水平才行。
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專項審計不是高新技術企業自身的行為,這與政府以及會計師事務所也密不可分,但是專項審計行為及過程是由想要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先發起的。因此,企業想要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就必須要組好與上述兩者之間的溝通與聯系。企業在進行專項審計時,首先要做好自身的相關工作要求,按照審計標準完善自身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問題要隨時和有關部門或者是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溝通,這樣能夠高效的解決問題,可以幫助企業弄懂一些審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助于企業通過審核。
高新技術企業專項審計工作的完成需要注冊會計師的參與及作用發揮,因此,注冊會計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當前很多注冊會計師由于自身能力上的種種限制,導致其在專項審計時無法勝任這一工作要求,所以,會計師事務所要不斷提高注冊會計師隊伍的專項審計能力水平,在平常的工作當中,會計師事務所要定期的對注冊會計師展開這方面相關的培訓工作,定期的組織事務所內部審計人員對專項審計的座談會,讓彼此多進行交流與溝通,這樣有助于對工作中一些不理解、不會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消化與解決。
針對當前一些企業在進行高新技術企業資質專項審計過程中出現的研發費用不準確、不真實等問題,往往是因為高新技術企業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內控機制而造成的,所以這些企業需要不斷構建起完備的內控機制才行,并根據專項審計的內容規定及要求建立起規章機制來,做好對企業內部專項審計工作人員的監督與管理,不斷提高它們的工作能力,防止出現工作上的失誤,從而準確的做好研發費用的管理、審核、流程等相關工作。其次:申報企業要樹立起科學的申報思想,不要妄圖通過和會計師事務所在私下里通過規定外的交易、手段等來幫助自己通過專項審計,這種方法會使得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專項審計過程中冒著巨大的風險,一旦出現問題,那么可能對企業的危害將是不可逆的。
本文重點探討了當前高新技術企業專項審計中存在的問題,認識到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申請企業亦或是會計師事務所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在文章的最后有針對性的對專項審計提出了三點建議,希望有一定的參考和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