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素婭(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實現了快速的發展,人們在收入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超前性消費逐漸在人們的生活之中普及。在此背景下,我國的互聯網領域產生了形形色色的金融借貸平臺,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消費需求。但是互聯網消費金融在發展過程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對潛在的經營風險,而個人信息特征對于風險管理有著重要的影響。
本文從個人信息特征的分析入手,分析其對互聯網消費金融信用風險管理的影響,然后針對當前的風險管理體制,提出相應的管理優化建議。
個人信息,或稱之為“公民個人信息”,它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個人信息早已有之,但是其真正具備商業價值,則要等到互聯網的快速普及之后。
個人信息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特殊產物,在互聯網時代得到了較大范圍的應用。概括來看,個人信息包含原生性信息和再生性信息兩個門類。
所謂原生性信息,就是用戶的姓名、聯系方式、家庭住址以及婚配狀況、經濟收入、銀行賬號等等。這些信息能夠幫助互聯網企業快速地判斷用戶的基本情況,也是廣大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實現消費金融貸款以及風險管控的前提。
所謂再生性信息,就是廣大互聯網用戶在互聯網上的行為習慣,不僅包括用戶在互聯網上的瀏覽記錄,同時也包含廣大用戶在互聯網上的履約能力等等。這些再生性的信息不僅幫助廣大互聯網企業的營銷提供了大數據支持,同時也給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提供了一定的風險管理依據。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各類消費場景都已經逐漸集中在網上,個人信息在互聯網消費金融信用風險管理的影響也在逐漸加深。而要想讓消費金融信用的風險降低,就應該充分了解個人信息的特征。總體上來說,個人信息的特征包含以下幾點:
第一,個人信息有著海量性的特點。根據艾瑞咨詢的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網民的總數已經達到了8.2億。龐大網民數量為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但是海量的個人信息,也增加了審核難度。
第二,個人信息有著變動性的特點。個人信息不僅包含一些較為固定的原生性信息,同時也包含著大量的再生性的信息。原生性信息雖然是較為固定的,但是再生性的信息卻有著流動強的特點。目前盡管大數據技術得到了不斷的發展,但是要想根據變動的再生性信息來判斷用戶的實際情況,也是非常難的。
第三,個人信息有著多元性的特點。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不同人的消費需求也被充分激發出來,互聯網上的個人信息出現了多元性的特點。個人信息的多元性能夠推動互聯網產品朝向多元化發展,但是也容易造成互聯網消費金融信用風險的管理壓力。
第四,個人信息有著虛擬性的特點。盡管隨著相關的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我國在注冊各類平臺賬號的過程,都有了實名制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障用戶個人信息的準確性。但是當前冒用他人賬號、盜取他人信息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也增加了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潛在風險性。
互聯網消費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消費金融一方面是人們消費需求不斷提升的產物,另一方面也是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產物。
2015年,我國對于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掛牌經營逐漸開放,很多網絡金融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權威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開始嶄露頭角,但此時總體市場規模僅為6.8億。而進入2015年之后,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總體規模高達2356億元,2019年的上半年內,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整體規模已經高達6.3萬億元。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呈現出了爆炸式的發展趨勢,但是也面對著潛在的風險,這其中主要是個人信息特征對互聯網消費金融帶來的管理風險。
總體上來看,個人信息特征對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信用管理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人信息的海量性特征,增加了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的風險管理難度。隨著我國網民數量的不斷提升,個人信息也呈現爆炸式的發展趨勢。而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要想實現對信用風險的有效管控,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監管風險。
第二,個人信息的變動性特征,增加了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的風險管理的技術難度。判斷用戶的信用資質,除了要看其基本信息之外,還應該充分考察其履約能力。但是互聯網用戶的信息存在著快速變動的情況,所以要想借助于大數據技術來判斷個人的信用狀況,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難度。
第三,個人信息的多元性特征,增加了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的風險管理不確定性。隨著市場的不斷開放,人們的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也被激活,對于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需求也在變化。很多金融平臺無法適應需求變化,從而讓自己的金融產品處于不確定的狀態之下。
第四,個人信息的虛擬性特征,增加了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的風險管理法律難度。當前,我國的網民數量不斷提升,網民的個人信息被盜風險也在增加。很多黑客利用網民的信息,進行大肆互聯網金融消費,這對于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的風險管理來說增加了技術及法律上的難度。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消費金融也迎來了自己的高速增長期。但是在這一背景之下,互聯網個人信息的特征,也給互聯網消費金融信用風險管理帶來了諸多方面的挑戰。充分正視當前的挑戰,采取相應的優化措施,是行業健康穩健發展的當務之急。本文認為,互聯網消費金融信用風險管理的對策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當前,我國的網民數量激增,而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潛在需求也被激發出來了。很多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為了實現快速發展,而忽視了對用戶的篩查,從而造成了發展的盲目。要想改變這一情況,就需要平臺擺脫盲目性的發展思維,加強對用戶的篩查,從而降低后期信用風險管理的難度。
互聯網時代個人信息的變動性特征,讓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的風險管理的技術難度不斷加大。而要想實現對這一現象的改變,就需要實現對用戶的精準畫像。廣大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要不斷引入先進的技術,吸引更為專業的人才,提升自身的算力以及信息的跨平臺收集能力,從而對用戶的情況獲得更為準確的把握。
在個人的消費需求不斷被激發的時代,很多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推出了形形色色的產品,但卻無法緊隨個人的需求發展變化,從而提升了產品的經營風險。針對于此,建議廣大平臺應該避免盲目追隨潮流的心理,不斷優化產品的結構,尤其是要推出一些普適性的產品,來降低產品的風險。
面對當前很多不法分子盜取用戶的信息,濫用消費金融的情況,建議廣大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要不斷加強消費金融的使用門檻,尤其是要加強個人信息和用戶之間的鑒別力度,比如,可以采取人臉識別方式來確定信息的一致。借助于此,能夠有效降低管理風險,減少法律糾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也開始不斷地走進市場之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是互聯網消費金融在發展過程之中,也面對著形形色色的風險,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個人信息的特征所造成的。本文認為,廣大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要想降低經營中的風險,就需要提升安全意識、加強技術實力、優化產品結構以及加強鑒別力度等。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夠給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