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芙伊(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
隨著地球村的發展,世界各國的聯系日益密切,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促生了貨物貿易,然而,為了可以更好的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有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那么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會計,隨著會計制度的不斷發展完善,進一步的促進了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其實,會計是商業發展中的一種特殊語言,在進行貿易交流的過程中它可以將各種復雜的現象通過簡單的數字清楚明了的表達出來,大大的減少了決策者的工作量,為決策者提供科學合理的數據支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國際上對于會計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從業者有著更強的工作能力。各國貿易相互依賴性不斷的加強,這就需要會計信息有著一定的通用性,否則就會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難度,這就要求每一個國家的會計制度在滿足本國經濟發展的同時,還需要與國際會計相接軌。世界上無論是哪一個國家的企業要想成為跨國企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那么就需要遵循其它國家的會計原則,如果可以有效的提高會計信息的可比性,那么就可以有效的促進各國之間的交流,從而進一步的促進其經濟發展。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要想可以穩定的發展,那么就需要對外進行貿易,這時候會計制度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同時,一個國家還需要充分的利用本國的資源,吸引更多的資本流入,同時鼓勵本國的企業向外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本國的會計制度就不得不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盡可能的減少因為會計制度的不同而帶來的溝通障礙,因此,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以及國家長遠的發展來看,國際會計趨同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為了可以最大程度的滿足全球經濟的發展,因此,一直在努力,制定出納強有力的同時,具有全球統一性的、高質量、可理解的國際會計準則。這么多的目的不但是為了滿足國際資本市場的需要與商業的發展,同時,還可以有效的促進國際會計協調發展。特別是在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國際會計準則的重要性,他們逐漸的意識到國際會計準則的重要性,因此向著全球統一、高質量、可理解的國際會計準則靠攏,在全球經濟化發展的今天,國際會計準則對于穩定經濟結構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目前為止,全球已經有一百多個國家或者地區采用了國際會計的準則。但是到現在為止,娶到個國家對于國際會計準則的采用是不同的,目前主要是兩種方式:一種就是直接完全的復制國際會計的準則,以此來作為本國的會計準則;另外一種方式就是不完全的采用國際會計的標準準則,他們的準則會根據本國的國情,以此來做出調整,最大程度的符合國家的發展情況。比如,我國就為了可以有效的發展經濟,在2005年就建立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相協調發展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我國并沒有完全負責國際會計的準則,而是充分的與我國的國情相結合,并且不斷的進行完善調整。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國際會計趨同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發展的要求,并且在不久的將來,各個國家都必然會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
國際會計對于我國的發展來說,有利也有弊,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國際會計趨同化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可以充分地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與教訓,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走彎路,自己最大程度的完善我國的會計標準準則,以此來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同時,對于我國對外貿易也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且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更好地參與國際的經濟事務;另一方面,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化,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因為目前我國的經濟體制還不是特別的完善,特別是在正確方面還存在著嚴嚴重的不足,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動化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來說就是一項挑戰,并且我國的會計準則與我國的國情相適應相符合,與國際會計準則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我國要提高在國際會計準則中提高起自身的適應能力,培養出這方面的財務會計人員,以及完善我國的會計監督體系,在對于我國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從國家的性質上來看,我國是社會主義的國家,與其他的國家都存在著根本性的區別。這就要求這,我國會計制度不能完全的照搬國際會計證準則,要充分以我國的社會性質相結合。我國可以有效的應對國際會計趨同化,我國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制度,同時,取長補短,學習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的優秀制度以及經驗,不斷的健全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相關的部門要加強引導以及控制,促進我國的市場經濟朝著更加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方向發展,更加的有秩序,更加的成熟,為積極應對國際會計趨同化打下堅實的市場基礎;其次,我國需要積極的參與到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以及趨同工作中去。國際會計雖然對我國的經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也會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機遇,只面對國際會計趨同化的趨勢,我國要改被動為主動,積極了解國際會計準則發展的最新情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需要積極的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切記閉門造車,對于其他國家的會計制定準則,我們要取長補短,積極吸取的優秀經驗,提高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化效率;最后,我過去要加強對財務人員技能水平的培養,只有不斷的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能力,才能更好的適應國際會計趨同化的形式,對于已經進行財務工作的相關人員,要定期的對他們進行培訓,給他們搭建一些可以進行交流的平臺,并且也要給他們一些進行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對于國際會計制度的變化有著一定的認識,提高職業的判斷能力,確保國際會計趨同化的順利進行。對于開展財務課程的學校,要對傳統的教材進行重新編定,盡可能的學生可以學到最新的財務知識,并且,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給學生一些實踐的機會。除此之外,我國還需要不斷的完善會計制度的等級考核機制,不斷地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讓他們可以積極地適應我國會計制度的變化。
經濟不斷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已經形成,全球的貿易發展,必然就會導致會計制度朝著趨同化的方向發展。會計制度作為商業中的一種特殊語言,是其他文字不可代替的,在確保全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化對于我國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因此,我國要趨利避害,充分的利用好國際會計準則,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不斷的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在這個過程中,我國需要積極的參與到國際會計制度準則的制定以及建設中去,國家的相關部門也需要不斷地制定這方面的法律保護我國會計制度的改革與創新,同時,也還需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養,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讓他們可以積極的適應會計制度的變革。我的許多高校是培養會計業務人員的重要基地,這就需要我國的高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教材能夠與時俱進,不斷的進行修改與完善。我國的市場也要積極的適應國際會計趨同化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的經濟朝著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