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群英(邵陽職業技術學院財會工商系)
當教師使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理解并運用知識。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進行相對復雜的教學,通過在課堂上運用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幫助學生對教授的知識進行理解,并且能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實踐,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而對會計這個專業的學生來說,在畢業后不只是運用一些理論知識,更多是要進行一些實際的操作,運用案例教學法對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教學能夠提高學生今后工作應用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都比較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但是在實踐方面就會比較忽視。而案例教學法不同的是,教師可以通過案例進行教學,讓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有更深的理解[1]。例如,在對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將一些會計方面的案例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對這一案例進行分析討論。通過學生、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就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程度,進而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表現出的問題進行解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一般來說教師在選擇案例時都會以教材為參考,根據教材中的知識和案例的基本情況,在眾多資料中選出相似的案例,在課堂上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們對其進行分析。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選擇的案例都會即符合教材上的知識又比教材的案例更符合學生的需要,長此以往就有利于教材的更新。而且由于這類案例時間上都是近期的,也更符合社會的情況,學生分析起來也會更得心應手。并且進行案例分析時使用的案例一般都比教材上的案例更新,通過對新的案例的分析有利于完善教材的內容、促進教材的更新換代。
教師將案例提供給學生,學生就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對案例進行理解,在遇到不懂的地方時也可以與教師或同學交流,在這樣的互動中學生就會主動運用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有利于學生對學到的知識加深理解[2]。并且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學生的想法也各種各樣,在交流中就會產生想法的碰撞,產生更多、更新奇的想法,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在進入社會后能更快適應新的環境。當然,通過較多實踐也能幫助學生提前了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進而就可以盡早準備,使自己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學生進入學校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但是大多數學生只是在學校中學到了新的知識,卻不能在實踐中去應用。所以,對教師來說,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就成為了必須要重視和思考的問題。當然,當教師使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時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間接的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例如,教師在對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教育時就可以在課前找到一些與課上內容相關的案例,在教課時將案例發給學生,讓學生對這些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引導學生正確的分析案例,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進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師在為課程選擇案例時要與教材有所聯系,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分析案例,同時也要考慮學生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分析案例,才能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對分析案例產生更大的興趣,進而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師在對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教育時如果選擇與教材不符的案例,就會導致學生在進行案例分析時無法與書本上的知識相互對照,進而就不能產生正確的分析結果。而如果選擇的案例難度太高,則造成學生無法理解案例的內容,進而影響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案例的選擇上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把關。
雖然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也不能忽視理論知識的傳授。理論方面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對專業的能力、作用有所認知,在學到一定的知識后就能對專業的大部分規則、規定有一定的理解[3]。而實踐方面則可以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學生能夠在學校中參與一定的實踐,既可以提前了解自身專業的工作情況、工作規范等,通過對這些的了解,學生對今后的發展有所準備。教師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教學,有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在進行案例分析時,教師會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分析,而學生在遇到不懂的地方時就會尋求教師或者同學的幫助。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知不覺間就可以增進師生間的感情,使班級形成更好的學習環境[4]。在分析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問題了解學生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進而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教學,為學生解決難題。因此,案例教學法可以通過進行案例分析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建立完善的教學制度就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保障,有利于教師的教學。而對教學進行嚴格的管理也能使學校隨時對教學情況進行查看,并且在管理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也可以及時解決。當然,加強對教學的管理后也有利于學校對參與教學的人員進行分配和組織活動。
教學工作的進行需要有一定的資金基礎,從而才能保證教學的正常進行。對教師來說,有足夠的資金為教學活動提供保障才能沒有后顧之憂的進行教學,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如果學校能夠增加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投入資金,就可以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也更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案例教學法的運用需要一定的資源,在教師選擇合適的案例進行教學時需要很多資料進行篩選,既不能與教材、學生的能力不符,也不能太過久遠。所以,學校一定要建立資料齊全的數據庫,從而才能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保障,使教師在需要案例時能夠在數據庫中找到合適的資料[5]。
通過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在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時教師可以在一旁引導,但不能直接說出如何進行下一步。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就會覺得這些知識并不難理解,進而就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當然,教師也可以在一旁等待,當學生出現問題時再幫助學生進行解決,這樣就可以增加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
在時代進步的同時,人們的生活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多職位對人們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不僅要懂得足夠的理論知識,還要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很多高校也開始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在會計專業中,教師通過案例教學就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也能促進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并且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的素質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