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長春大學旅游學院)
教學方法的創新是教師教學環節中重要的一步,好的教學方法將提高學生學習效果,促進課堂教學,增強學生學習能力從而真正實現教學目標。會計專業英語教學因其學科獨特性使得授課教師應更加重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本文通過對民辦本科院校會計專業英語教學中現有教學方法的討論,發現其中不足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并加以改進。
在民辦本科院校,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多數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為改變此種現狀,會計專業英語教學一般采用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被動式學習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通過翻譯課文、講解專業術語的方式向學生灌輸專業知識。單方面的填鴨式教學使學生只是浮于表面的學習會計業務處理,進行簡單的財務報表分析,而沒有更深層次探討人文性、重要性的內容。在此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學生機械的被動式學習不利于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降低其鉆研理論知識的積極性,影響教學效果。
對話法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教師通過采取此種方法鼓勵學生以對話的形式參與到課堂中。但會計專業英語課程不同于其他專業課,不僅要求學生學習會計相關理論,還要學生們學會用英文的形式理解和描述理論概念,因此為了使學生們更好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一般采用對話的形式,讓學生們分角色朗讀或交流。此種方法雖然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感,但沒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機械地復述書中內容,使學生們缺乏內化理解過程不利于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總結。
受到會計專業英語課程自身難度和學生英語基礎的影響,學生們往往產生畏難心理,過分依賴教師的講解,不能很好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在此現狀下,學生普遍缺乏對此課程的興趣,因此任課教師需根據本課程自身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大膽創新,結合教材中相關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的目的是打破“一言堂”“填鴨式”等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形成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讓教師成為課堂的調控者、引導者,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要參與者和中心。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引導式、嵌入式的教學方法,具有開放、互動性強的特點。采用此種方法,需要教師在課前根據每節課要講授的相關理論知識搜集相關海外案例資料。課堂上,教師通過實際案例的導入來吸引學生興趣,尤其是對于海外案例的講解,開拓了學生視野的同時,也揭開了外國企業經營生產的神秘面紗,使學生們了解外國企業會計對于相關經濟業務的處理方法。課后,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通過國內外實務不同的處理方式,讓學生具有不同會計環境下處理經濟業務的應變能力,相信對于學生們未來進入工作崗位處理具體實務也有重大幫助。
會計專業英語課程的特點是集“會計課”與“英語課”于一體,用英語講授會計學的知識。“會計課”需要學生們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和處理經濟業務的能力,“英語課”首要任務就是背誦單詞、理解文章內容句子含義。“會計英語”課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學生們學習英文表述下的會計理論知識。而會計理論下的英文術語復雜難懂,學生們英語基礎薄弱。因此,作為授課教師應帶領學生們從理解會計術語入手,不僅闡述其表面含義,同時解釋其在會計領域的具體用法。對于長難的單詞,教師應將其適當拆分、找到單詞詞根詞綴,以通俗易懂的字面表達形式推演出長難單詞的構成和演進。在講解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輔助相關英文發展歷史背景,使復雜詞語簡單化,使理論性較強的表述口語化直白化,以促進學生對英文會計術語的理解,培養其濃厚學習興趣。
任何課程的開設都是為了學生未來能夠更好地在社會工作中應用,會計英語課程也是如此。隨著全球化的逐步加深,我國企業對外業務也更加復雜多樣,為了符合應用型本科學生培養要求,也使學生能更好地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會計業務設置不同崗位,安排不同的學生履行崗位職責。根據企業生產經營中發生的籌資過程、供應過程、生產過程、銷售過程及分配過程,將學生對應到具體的崗位上,讓學生在模擬企業經營中將所學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在具體實踐中,學生們通過遇到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將對理論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能夠提高學生們處理實際經濟業務的能力。講授與實踐結合法既可以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又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語言交流的魅力和課堂學習的樂趣。
故事情景導入法是一種以某種生動形象的情境激起學生學習情緒為手段的一種教學方法,符合新課程的要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教師在課前設定與書中章節相關的故事情景,學生通過課前預習了解相關專業術語并將故事情景翻譯出來,通過互助講解,使學生主導課堂教師輔助引導。相信在教學中設置適當的情景將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小組討論法是一種互助性強、開放性高的教學方法。應用此種教學方法將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解決會計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會計英語課程的特點是把會計專業知識和英語結合起來,是在英語環境下對會計專業知識的表述,使學生能夠運用英語掌握會計專業的基本知識,還要對國際會計理論和相關業務的處理有所了解。由于會計英語課程本身難度大,因此為降低學生對此門課程畏學情緒,采用小組討論法是十分必要的。課前教師可將相關資料發至學生手中,將學生們分成若干小組并落實小組成員各自工作任務,督促學生們自主將資料翻譯成中文表述形式。課中要求學生們用英文形式匯報探討出的結果,教師在傾聽過程中針對亮點內容給予肯定,針對重點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和強調,針對錯誤內容予以指正。課后通過調查問卷、組內總結等方式將學生在討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并在未來教學方法使用上加以注意。
任課教師可以結合會計專業前沿中的某一項目專題,要求學生在課后進行思考并用英文發表自身見解,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對學生不理解的問題進行專業上的指導。這種方法注重對學生專業研究能力的培養,在以學生作為主體教師作為輔助者的模式下,既能鼓勵學生闡述自己觀點,又能促進學生閱讀國內外先進專業文獻,提高學生專業英語的閱讀和撰寫能力。課堂上,教師選取觀點新穎、文章出色的學生做項目專題發言,其余學生在聽取其他觀點后可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對有認識分歧的知識點進行探討。針對學生的疑惑和難點教師可進行指導,并總結缺點和不足。
正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重要任課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通過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任課教師也應根據學生培養方案和教學目標,不斷通過實踐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認真思考總結經驗教訓。相信通過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定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