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玲河 楊海曼 李根 孫鶴源 漢漴林
摘 要:在大數據發展的背景下,智慧校園在發展建設的過程中結合物聯網與大數據,合理的將校園環境與教育教學資源發展為網絡化與數字化發展,并根據實際情況引進當代的可視化管理方向與理念。基于此,本文探索可視化管理信息的建設與實際應用的意義,將校園日常管理以及相應的教育活動提升為一種新高度發展,同時體現了智慧校園在發展過程中應用可視化管理信息系統對學生學習以及生活的影響與作用,筆者根據自身經驗提出相應的建議與意見。
關鍵詞:可視化管理;智慧校園;大數據
伴隨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合理的開展智慧校園的建設,促使學校信息化水平以及教學效率不斷的提高。其中可視化管理系統得到廣泛的應用,并且逐漸融入到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以及其他方面。可視化管理系統作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創新發展與提高的先進手段,進而為智慧校園的建設與發展帶來了眾多的幫助與支撐。據實際觀察,為了能夠促進智慧校園的發展,眾多的研究人員高度關注可視化管理的應用與建設。
一 智慧校園的概述
智慧校園建設的理念出自于智慧地球。其發展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改善當代校園的不足,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缺陷,并且其發展建設是由數字校園升華而形成的。智慧校園的發展與應用已經遠遠超過數字校園的發展,充分的將智慧的理念體現。
(一)智慧校園的發展背景
大數據時代的發展的過程中承載的大量的數據,而且數據信息能夠以最快速度傳播。伴隨互聯網與手機廣泛的普及,人們在醫療水平、教育、交通、工作積極日常生活中更加便捷。大數據思維凌駕于人的思維之上,其能夠將大量的數據整合分析,進而實現其應用的價值。
在人們實際生活與工作中,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不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發揮有效的作用,其中校園作為教學重要的場所,在大數據的背景下發生重大的改革與創新。傳統的數字化校園已經無法滿足當今時代的發展,進而限制了學生的發展與教師的教學效率,因此,即將面臨重大的轉型與發展。大數據相關的技術能夠高效的對數據信息進行實時監控并迅速處理,將有價值的信息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建設智慧校園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及時的反饋,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為智能化管理校園帶來一定的支撐。
(二)智慧校園的內涵
智慧校園在發展的過程中,對其含義有眾多的理解,歸根結底智慧校園的發展屬于創新能夠將傳統校園的缺陷彌補,為學生的發展帶來眾多的幫助。首先,智慧校園在發展服務的過程中主要以師生或相應的群體為目標,并且會根據實際情況與周邊環境,自行識別學習的情景與相關特征,進而為廣大師生提供優質的通信網絡。其次,智慧校園在應用的過程中具有高速處理信息并傳播信息的技術,合理的借助這一技術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發展,同時能夠有效的將校內外業務與知識貫通。
二 智慧校園與大數據之間的關系
智慧校園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應用眾多的智能物聯傳感設備,并且能夠實時的將大量的數據整理應用到校園當中。智慧校園所應用的圖書資源以及數字化資源都來源與大數據。由此可見,智慧校園在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科研還是教學都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大數據的發展能夠為智慧校園建設提供眾多的幫助與技術,同時也是智慧校園發展建設的核心。
三 智慧校園與可視化管理信息系統
(一)可視化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特點
1、基于大數據分析,展現形式多樣
智慧校園在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在使用相應的業務數據交換的過程中都來源于數據的中心以及大部分規范化的標準數據,而且在實施發展的過程中其主要發展核心與數據中心數據相輔相成的關系,有效的體現規范化的建設理念。由于社會發展與智慧校園建設的需要,集群化信息平臺理念的實施與推進,不僅增加的數據庫的容量,同時數據的密度與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大。可視化管理信息系統在應用的過程中,為了能夠使其應用模塊更加豐富的展現在智慧校園當中,則需要高速融合的云計算與高密度的大數據作為支撐。
2、數據以可視化為媒介展現
由于智慧校園在發展的過程中會應用相應的物聯網與各種類型的傳感器,其運行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最基本的存儲格式只要由非結構化數據與結構化數據組成。在大數據初步計算與分析可視化信息系統平臺的時,需要對其開展二次計算與分析,使其能夠更加直觀、將可視化媒體結果展現。
(二)可視化管理信息系統的作用
1、實現智慧校園可視化管理
物聯網終端在智慧校園應用的過程中能夠實現互通共享,并且能夠全方面分析與獲取校園的最新的數據信息,合理的運用可視化管理信息系統將出現問題的環節查找,根據實際情況分析發生問題的原因,應對其開展實時遠程監控,將其信息反饋。智慧校園在管理的過程中可視化管理信息系統能夠為其提供眾多的服務,促使校園管理更加人性化與智能化。
2、推動可視化教學環境的構建
伴隨網絡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大部分校園都在應用小視頻或課件的手段進行教學。合理的利用互聯網技術,將這種虛擬的教學方式與真實的教學相結合,進而能夠有效的將數字空間與物理空間互通共享。學生在虛擬的網絡課堂中能夠感受真實的場景,不僅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同時能夠將單向網絡交流的模式改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
3、延伸教學空間,實現教學均衡發展
智慧校園在應用可視化管理信息使用時,在實驗教學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進而有效的將傳統的學習空間延伸發展。在為學生展示相關教授的教學視頻時,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與思維。與此同時,還能夠利用這種系統將企業與校園聯系互通,避免在教學發展的過程中與實際脫節。
結語:
總而言之,智慧校園在大數據背景下建設與發展,并且合理的應用可視化管理信息系統,促使校園生活升價智能化與科學化。可視化管理信息系統在指揮校園應用的過程中能夠合理的將醫療、學習、后勤等相關事項銜接,進而建設綜合的管理平臺,為智慧校園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然而,智慧校園在建設的過程中應用可視化管理信息系統并不能一朝一夕完成的,而需要不斷的探究與創新,同時需要正確的認識智慧校園與大數據兩者之間的關系,合理的將其不足彌補,使其高效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宇玲. 大數據時代智慧校園中的教學改革[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03):235-236.
[2] 吉涵宇,席濤. 大數據時代智慧校園的信息可視化設計應用研究[J]. 包裝工程,2017,38(14):95-100.
[3] 蔣達央,姚琪.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智慧校園的可視化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J]. 常州工學院學報,2016,29(01):73-76.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林省級課題 :課題名稱:基于“互聯網+”背景下構建智慧課程生態系統研究 編號:JGJX2018C78
作者簡介:
赫玲河(1968.2—)男,吉林白城人,漢族,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軟件工程
楊海曼(1983.6—)男,吉林白城人,漢族,學士,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李 ?根 (1980.9—) 男,吉林省白城市人,漢族,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軟件研發
孫鶴源(1986.3—)男, 吉林白城人 ,漢族,碩士,高級網絡工程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技術
漢漴林 (1986.7—)男,吉林白城人,漢族,本科,干事,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