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財務機器人誕生的背景出發,在此背景下,對將來培養的財務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則對于未來培養財務人員的高校會計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會計教育面臨的挑戰,再分析目前高校會計教師隊伍的現狀,最后提出高校會計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教師隊伍建設;財務機器人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財務機器人不斷的更新換代,目前財務機器人能夠替代財務流程中的手工操作,管理和監控各自動化財務流程,錄入信息,合并數據,匯總統計,根據既定的業務邏輯進行判斷。人工智能化的成長異常敏捷,對未來的財務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為培養未來的財務人員的高校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財務機器人背景下會計教育面臨新的挑戰
(1)會計教育理念轉變
高校培養的人才是目標是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在沒有財務機器人的年代,我們需要培養會做賬、登賬、記賬和編制財務報表等會計核算類的技能型人才,而這種會計人員的日常機械工作已完全能夠被財務機器人所替代,光教會學生的技能的會計教育理念必須轉變。
(2)培養偏價值管理型的復合型財務技能
人工智能目前并不會完全替代傳統會計人員的工作,企業所需的預算、成本控制,企業合理避稅,財務分析與預測,財務戰略規劃,資本市場運作,風險控制和績效管理等工作仍需專業財會人員,培養會計核算向價值管理的復合型財務技能轉變,靠人類大腦自主抉擇的財務技能將越來越吃香,會計的含金量也會越來越高。
(3)做財務機器人的主人
毫無疑問,財務機器人走進企業對整個行業的沖擊非常大,特別對于基層會計人員來說,財務機器人似乎是競爭者,但是換個角度,機器永遠只是機器,如果出現錯誤,不是專業的財務人員是無法判斷的,所以,我們需要將財務機器人視為工作,我們不僅需要識別它的異常,還能夠二次開發,為企業更好提供定制性服務,真正做財務機器人的主人。
二、高校會計教師隊伍的現狀
(1)教學資源的缺乏
一是教學實踐軟件的缺乏。在云計算的出現后,ERP軟件的更新快速,而很多高校的為了迎合會計技能大賽,還是用的用友老版本軟件,同時,很多特殊業務處理都沒有教,比如價格促銷,成本核算等。二是教師培訓機會缺乏。互聯網+人工智能+財務管理的時代發展,教師的教學書籍跟不上實踐操作,同時,也沒有教師這方面的培訓機會,使得財務機器人方面的知識也缺乏。
(2)管理會計知識缺乏
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中,基本上中級會計職稱,高級會計以及注冊會計師比較少,而中級會計的考試內容偏向于會計核算類,對于財務分析與預測,企業合理避稅,資本市場運作等內容的學習,只能依靠教師的個人能動力,沒有職稱等動力的引導,導致教師隊伍缺乏管理會計知識與資金運作知識。
(3)計算機編程知識的缺乏
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中,基本上是會計專業教師,少數金融專業教師,很少有計算機編程的學習與接觸,那么在ERP軟件操作中受到很大的屏障。
(4)缺少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的意識
目前高校的教師隊伍實踐能力比較差,照本宣科的還是居多,沒有在職場中磨練過的教師,就不會明白綜合能力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比簡單的知識技能要重要得多。比如自主學習能力。在這個迅速發展的時代,在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特殊業務,并且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有特定的ERP操作軟件,不可能全部都能教到,教師的目標是教會學生能夠根據核心的理論知識,自主學習,才能夠學以致用。
三、高職院校會計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
(1)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
從財務機器人看似流程嚴密的背后,教會學生懂得有關交易或事項的確認、計量、報告本質上都隱藏著相關經濟、管理、法律、文化等背景。從會計技術性的表面看到其內部隱含的基本原理。從會計準則的學習中,進一步了解規則產生的緣由,從加大會計職業道德的學習力度中,體會到道德是長期的熏陶、修養的結果,學會識別道德風險點及其控制,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信念、做人做事信條。從財務機器人的編程邏輯,推測出它的原理,并進一步熟練的運用它。切實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和“以教材為中心”的觀念,以教其永恒不變的原理才是硬道理。
從教學觀念的改變后,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和學生考核方式,來順應改變后的教學理念,來培養一批能夠獨立思考的會計人員,培養綜合能力強的會計人員,而不單單只是會進行業務流程的會計核算。
(2)會計課程體系的改革
在財務機器人背景下,需要培養培養偏價值管理型的復合型財務技能型人才,課程中需要在縮減理論知識的教學課時,增強其他方面的內容。本人建議除了財務會計的內容,首先應該增加《業務流程管控》,這部內容是學習企業管理的基礎,是學習會計的基礎,是ERP管理的基礎,最后也是學生可以了解企業內部結構的一個視窗。其次,有關會計學原理、會計電算化等基礎課程應弱化,應強化難以被取代的管理會計類課程。應該增加管理會計的內容,包括《財務報告、規劃與控制》、《財務決策》、《資本運作》。最后強化計算機及網絡技術能力培養。應該增加計算機編程方面的知識,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編程》,應將財會專業的教育與人工智能教育結合起來,完善財會類大學生的計算機課程設置,使學生更加深入學習并精通計算機編程語言,學會利用編程工具去解決財務管理中出現有關預測和決策相關的信息處理問題,推動財會人員實現職業變革,朝著高端的技能技術人才方向發展。
(3)增加會計技能型職稱考核
目前對于會計類的只有初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和高級會計師,以及注冊會計師,對于高級會計師需要實踐經驗的考評結合,注冊會計師的難度很大,對于高校教師的動力也就只有中級會計師,而中級會計師的知識量遠遠不夠,所以,會計教師的技能學習缺乏動力。可以將會計電算化的技能,ERP開發的技能,針對于會計教師來設置一定的技能職稱,與榮譽和工資掛鉤,那么對于高校會計教師有學習的激勵作用,這樣教師就會積極的學習綜合性的知識,更加了解互聯網+的前沿產品。
(4)增加企業實踐培訓
目前倡導校企合作,而會計專業的企業合作對象比較單一,基本上是會計事務所,而會計事務所并不能夠接觸到大型工業業務核算,零售業業務核算,只是簡單的小企業的會計核算,對于高校會計教師遠遠不夠。真正的教師企業實踐培訓需要政府教育機構出頭進行聯系,而不是高校出面或者單純的教師自己尋找,因為財務部門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心臟部門,也是有嚴格保密的要求的部門,一般的教師根本都不能到企業的財務部門進行頂崗實習,這也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
(5)增加會計教學設備
很多高校的會計教學軟件設備落后,首先,學生學習不到前沿的會計業務處理,比如用友U810.0,很多價格促銷模式沒有,成本核算的功能比較復雜又容易出錯等。其次,對于教師學習新的知識就缺乏動力,因為教師學習的新的知識并不能夠學以致用,企業實踐培訓就起不到最終的教學目的。最后,會計教學設備的落后,很多創新的教學方式,實踐的考核方式就不能夠落實。
四、總結
在財務機器人誕生的背景下,互聯網+人工智能+財務管理的時代發展,對未來財務人員提出了新要求,同時對于培養財務人員的高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所以,高校會計教師隊伍建設需要不斷的跟進。
參考文獻
[1]鄒文航等.基于財務機器人大背景下應用型本科財會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發展研究[J].智庫時代,2019(3)
[2]傅萌.財務機器人背景下獨立學院會計教育課程體系的重構[J].教育經濟,2019(6)
作者簡介:陳思嫻(1987-),碩士,常德職業技術學院,助教,會計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