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摘要:物理是趣味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學科,我們在以往的教學中過多的體現了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要想物理課堂教學有效,就要從創新教學設計開始,教學活動圍繞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展開,讓學生知識和能力同時得到提高。面對班上參差不齊的學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所提高。探究式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
物理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它既充滿了趣味性,也具有實踐性。新課程改革以來,課堂教學一直強調要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課堂模式也多是教師一人講解占用更多的時間,課堂上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課堂學習氣氛不夠輕松活躍,時間久了學生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因此,教師一定要改變自己課堂上的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在課堂上起到主導的作用。只有教師的教學觀念轉變了,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學習態度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對物理學科逐步提高學習興趣,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下面我就來談一談對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看法。
一、創新課堂教學設計,使學生知識與技能雙提高
傳統的課堂教學設計只關注學生的知識傳授和習題的強化訓練,課堂上的一切都是為學生考試做準備,教師在課堂上生怕有知識點上的疏漏,這種教學必然導致的了“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課堂容量的加大有時候學生都不能吸收消化當堂的知識。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要設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從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來全面設計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活動。對于教學內容的構思,要以課程標準中的相關條目為依據,以所用教材的相關內容為參照。在“知識與技能”維度,不僅要關注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關注物理學的歷史進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對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影響。在“過程與方法”維度,要注意把物理規律的探究過程、物理探究的重要意義、物理學發現并提出問題的獨特角度和物理學思考并解決問題的典型思路等納人教學的內容。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要把揭示大自然的奇妙與和諧、關注身邊的物理現象和與物理學相關的熱點問題等納入教學內容中,激發他們參與科技活動的熱情,鼓勵他們主動與他人合作,并通過合作學習來培養學生敢于堅持真理、勇于創新。
二、課堂教學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造成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一樣,教師很自然的就把學生分為好、中、差三個層次。面多參差不齊的學生,大部分教師采取以全班平均水平為基礎,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學內容的制定都是以中等生的學習水平來制定的,這就造成班級有的學生“吃不了”,有的學生“吃不飽”的學習現象,這完全違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損害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阻礙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的發展。新課程改革所遵循的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到學生不是單純的認知體,而是富有朝氣和生命活力的完整的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要求教師應當立足于每一位學生當前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全面把握學生成長的各個要素,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指導策略,科學而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揚長避短,力求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良好氛圍,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景,著眼于使全體學生通過教學活動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三、開展探究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
正確合理的學習方法能讓學生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提高學習效率。探究式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小組進行討論,對問題進行猜想和假設,進行實驗和分析,小組和小組之間還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討論中去,在探究過程中做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提出問題是整個探究的基礎。如果學生提不出問題,探究很難進行下去,為了讓學生能提出問題,我們可以合理地創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從日常生活、自然現象或實驗觀察中提出有關物理問題,并且要貼近科學探究活動的主題,避免學生出現跑題現象。課堂教學中探究的問題是教材內容決定的,到什么時候應該探究什么問題,都是由教材或教師提出的,學生在這方面很少有鍛煉的機會。因此,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生活中發現和提出一些有意義的物理問題。合理啟發,適時設問,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對問題的原因提出大膽的猜想,并要求說出這樣猜的理由,以防胡亂猜。這種課堂模式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
總之,物理課堂的教學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其中教師對課堂教學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課堂上要師生配合默契,使教學產生“共振”。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教學規律,改進教學方法,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因材施教,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上活躍起來,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去發現科學的奧秘。課堂的有效教學不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我們要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始終把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放在教學的首位,讓課堂教學不再是應試教育的載體。
參考文獻:
[1]唐建遜.初中物理習題課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數理化教學,2018(12).
[2]梁雨梅.探究初中物理教學策略[J].教學理論,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