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它影響著人們對人生目的堅守和人生價值的評判。新時代大學生要塑造正確的人生態度,需要從幾下幾個方面努力:認真負責是前提腳;踏實地是基礎;樂觀向上是動力;積極進取是境界。
【關鍵詞】 新時代 大學生 人生態度
青春是寶貴的,因為它一去不復返;青春是美好的,因為它有無限可能。新時代的大學生在最寶貴的青春時光里,如何創造出無限種美好可能,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就需要有正確的人生態度的引導。我們在實現人生追求的過程中,會遇到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委屈、困難、挫折、選擇等問題。新時代大學生出生和成長在一個好的時代,比起上個世紀的大學生物質生活相對豐富,加上當今網絡技術的發達,一些大學生沒有什么生活壓力,容易沉迷網絡,會出現生活沒有目標,責任感降低,眼高手低,空談理想,受挫能力差等現象。這些表現正是錯誤人生態度的表現。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人生態度,即使再崇高的追求都難以實現。因為人生態度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它影響著人們對人生目的堅守和人生價值的評判。正確的人生態度會讓人們堅定和追逐正確的人生追求,并且懂得人生價值的意義首先在于奉獻。錯誤的人生態度很容易讓我們喪失對人生的正確追求,把人生價值的選擇首先認為是索取,使理想變成空想,無法實現,甚至誤入歧途。新時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需要從幾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認真負責是前提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青年一代是我們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主力軍。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一定要有認真負責的人生態度。首先,要認真負責就要有科學的的人生追求。人類富有理想信念,是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之一。新時代的大學生首先要有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的科學人生追求,這樣一個人的生活才不會空虛、無聊,才不會虛度光陰,人生才會過的有意義。因此,新時代大學生要明確自己肩上的責任,處理好個人和他人、個人和社會的關系。一方面,要對自己負責,應該為創造更大的人生價值而努力。另一方面,要對他人、社會負責。每個人在家庭、職業、社會中都承擔著不同角色,在不同角色中我們都應該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以楊波為例,在20歲時以高分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學,由于被網癮所束縛,長期玩網絡游戲,導致大學四年最終沒有領到畢業證。直到29歲重新參加高考,考入了華中師范大學,才擺脫了網癮的束縛。在校期間多次獲得“三好學生”稱號,還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并用自己的經歷警示大學生認真生活,拒絕網癮。從玩樂到學習,從虛無到充實,從傷痛到幸福,他付出了太多代價,也獲得了太多人生體悟。可見,一個人要首先對自我負責,讓自己強大起來,我們才能對他人和社會負起更大的責任。新時代大學生不僅要承擔個人成人成長成才的責任,還要勇于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并努力實現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的統一。以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棄文從理”的事件為例,出于急切的抗日救國需要,他果斷放棄了考了滿分的中文和歷史,選擇了只考了五分的物理,最后竟成為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既報效了國家又成就了自我。
其次,要認真負責就要從小處著眼,關注細節。在根本性、關鍵性的事物上,細節往往關系到事物發展的命運。魔鬼存在于細節之中,很多事故就出在不被人關注的細節之中。如1994年6月6日的“西安六六空難”,導致160人死亡的原因是兩個插頭被相互錯插。1996年10月的秘魯航空603號航班空難,一塊膠布導致70人死亡。兩起事故背后共同的原因就是相關工作人員工作不負責任、敷衍了事,在具體細節上出現重大失誤。
二、腳踏實地是基礎
一個國家的成就是奮斗出來的,一個人的成功也是實干出來的。我們國家建國70周年,這即是
一個偉大的歷程,也是一個偉大的飛躍,是一代代志士仁人努力奮斗的結果。一個人的成功、幸福也是通過自己的奮斗得來的。 “藍圖不可能一蹴而就,夢想不可能一夜成真,人間萬事出艱辛,越是美好的未來,越需要我們付出艱辛努力。”①新時代大學生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和對社會認識不深,再加上實踐經驗不足,對困難和挫折認識不足,往往容易表現出年輕氣盛和心高氣傲的特點。具體表現在:追求理想好高騖遠,做事情急于求成,力求立竿見影、盼望一步登天,缺乏一種“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態度和精神。被稱為“英語神廚”的張立勇,由于家庭貧困,高中畢業后輟學,在清華大學當廚師期間,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強有力的自律精神,用了八年時間自學英語,以高分通過了托福考試并收到了美國多所學校全額獎學金的留學機會,還接收到了多個外企高薪的聘請,但他最終選擇從事公益事業。因此,新時代的大學生要防止空談理想、眼高手低,要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行動力,持之以恒的態度和水滴石穿的精神實現自己人生夢想。
三、樂觀向上是動力
實現理想的過程必定不會一帆風順,會遇到很多困難、挫折。這時對待困難、挫折的態度直接影響了理想的實現與否。著名文學家茅盾曾經講過:“青年人如果有青年的精神,這精神就是樂觀”。如果我們面對困難、挫折選擇了消極悲觀、逃避畏縮的態度,我們的理想就遙不可及。如果我們選擇了樂觀向上的態度,我們的理想就有可能實現。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時,能及時調整心態,化消極為積極,化悲觀為樂觀。英國著名的宗教家馬太.亨利在一次傳教的途中遭遇了歹徒的搶劫,他不僅沒有感到悲傷,反而覺得是一件慶幸的事。他認為一是自己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二是歹徒只是搶劫了自己的隨身財物,三是并沒有危及自己的生命,四是他并沒有搶劫別人,而是別人搶劫了自己。阿里巴巴全球十大網商崔萬志,因為出生時腦部缺氧,成為了一個殘疾人。面對上高中沒人要,找工作沒人要的困境,他悲傷、痛苦過,但是他一再告誡自己:抱怨沒有用,一切靠自己。其次,我們要勇于面對現實,接受現實,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崔萬志經營過書店、超市、網吧、網店和電子商務公司,但是均以失敗告終。但就是這樣艱難,他還是選擇了勇敢面對,并最終創業成功,其經營的旗袍業務位居天貓旗袍銷售量第一名。2011年崔萬志被評為安徽年度十大新聞人物,2012年被評為阿里巴巴全球十大網商。同樣,2018年以707分考入北大的河北女孩王心儀,在2017年寒假期間寫了一篇關于感謝貧窮文章,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她認為貧窮雖然給她帶來了痛苦,但是又讓她看到了知識的力量。因此正是因為貧窮讓她有強大的動力去努力讀書,相信在未來通過知識可以改變自己和更多人的命運。這就是樂觀向上帶給她的強大動力。
四、積極進取是境界
人的一生比較短暫,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和厚度。“自我超越是人生成長的動力源。”②只有具備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我們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勞的精神、創新創造的精神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達到人生的新境界。“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從不等待不思進取、坐享其成者。”③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人生最不容易戰勝的也是自己。一個人要想不斷進步就要不斷戰勝自己的負向思維、負面表現,克服自己的弱點與不足,改正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澳大利亞的青年勵志演說家尼克.胡哲,天生沒有四肢,是個重度殘疾人。他曾經因為自己的殘缺而極度悲傷、痛苦、自卑,甚至想過自殺。但是后來,他逐漸認識到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沒有生存的希望。于是,他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終于擁有兩個大學學位,做到企業總監,擔任某國際公益組織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做過1500多場勵志演講,更于2005年獲得“杰出澳洲青年獎”。東北“最帥大爺”王德順,49歲開始研究形體啞劇,51歲時將中國的啞劇帶上世界啞劇舞臺,67歲時成為影視演員。“王德順的造型啞劇”載入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其藝術創造載入了“圖片中國百年史”,并載入了美國傳記協會出版的“世界名人表”。王德順說,人的潛能是可以無限挖掘的,當你說太晚的時候,你一定要謹慎,它可能是你要退卻的借口。可見,每一個人都有無限潛能,只是需要去挖掘、需要去不斷挑戰自我。新時代的大學生正處在最美好的青春時期,不應該安于現狀、貪圖享受,應該自強不息、敢為人先,不斷挑戰,讓自己的生命更加有價值有意義。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 ,2013-04-29(2).
[2] 劉洪儒:《成功人生的九商修煉》[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209.
[3]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創新傳播研究”(項目編號:18SKSJ08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曹雪峰(1974-),男,山西太原人,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思想道德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