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王羅軒 周文迪
摘 要:公交車司機與乘客的矛盾日益突出,這已成為當代社會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但由于社會大眾的誤解、公交公司制度不完善等,公交車司機逐漸成為一個“三夾板”群體。本文以上海為例,通過發放問卷、走訪調研等方式,探究公交車司機工作現狀及其原因。經過調查訪問及研究探討,本組提出幾個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其中包含設計專門的公交車軟件、開發電子乘務員APP系統、設立“安慰獎”、與職業學校合作招收公交車司機培訓學員等,以達到緩解突出社會矛盾、優化社會資源配置、減少公共交通安全隱患等目的。
關鍵詞:公交車司機;乘客;公司制度;安全隱患;政策建議
1 背景
2018年一名公交乘客與該線路公交司機發生爭執,重慶市萬州區長江二橋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至此,公交車司機工作現狀再次成為社會熱點,一時引起公眾密切關注。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我黨明確提出追求“美好生活”、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不僅是經濟,在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多個層面,進行“制度設計”“制度銜接”“制度保障”……全方位、深層次的制度創新,保障人民的發展權。近年,上海公交事件也是層出不窮。
2 調查目的與設計
調查旨在重視司乘矛盾,預防隱患,同時尋求提升公交車司機工作滿意度的方案,優化社會資源配置。調查利用SPSS定量分析,歸納出公共安全事件的影響因子,前后設計三份問卷上海各個區的公交樞紐,即多路公交車的終點站或始發站進行實地問卷發放,主要調查對象為公交車司機,輔助調查對象為乘客、調度員以及乘務員,發放問卷達到3000余份。
在調查的過程中,著重于深入探究初次調查發現的問題,對司機健康、維權途徑、福利待遇等方面進行了較全面的調查。另外,在分析數據的過程中,我們還根據不同年齡段的調查對象進行了單獨的數據分析。
3 調研分析與解讀
3.1 上海市公交車司機工作現狀及存在的隱患
3.1.1 工作環境有待改善
如今公交車司機的工作環境有待改善,現有的護欄不能很好地阻止一些不理智的乘客的惡意行為。另外,司機所要擔心的不僅是來自車上的安全隱患,還要警惕橫穿馬路、阻礙交通的路人。此外,由于發車時間是固定的,司機因客觀原因晚到終點站,意味著司機僅有的十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被縮短。因此,司機面臨身體上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
3.1.2 工作待遇參差不齊
各家公司福利待遇參差不齊,政府雖有補貼但相關機構對此監管力度不夠,再加上之前社會對此的關注度偏少,使得公交車司機的薪資待遇長時間沒有規范。
3.1.3 行業現狀不樂觀
公交車司機行業面臨青黃不接的問題,現在的公交車司機群體普遍年齡偏大。公眾對公交車司機這一職業的了解度和關注度不夠,對其的尊重程度也還需要提高。
3.2 造成上海市公交車司機工作現狀的原因分析
3.2.1 司機工作安全與行車環境的矛盾及沖突
(1)乘客對司機的影響較大。首先,乘客與司機交流頻繁。從我們得到的調查數據來看,97%乘客會本能地會與司機進行交談。無論這些交談是否有必要,都會分散司機的注意力,可能致使交通事故發生。其次,公交車司機工作環境嘈雜。部分乘客會在公交車上外放音樂視頻,大聲喧嘩有時候聲音過大會混雜報站器的聲音,給下車的乘客造成不便,也會使司機分心。
(2)乘務員配備不均。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上海只有部分公交車配備乘務員(充當人工售票、監督刷卡、咨詢回復、提醒讓座的角色),而沒有乘務員會加重司機的工作量。
3.2.2 宏觀、微觀角度下的公司制度
(1)宏觀分析。
(a)司機的勞動強度大。通過調查,大多數公交車司機工作時長在12小時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4小時,對比全國高工時的職業(如圖1),公交車司機的周平均工作時間在48-60小時位居前列,由此看出公交車司機也應屬于高工時群體的一員。
(b)司機福利待遇。工作時長越長,工資越高。在公司的默許下,司機加班來提高績效與收入,許多司機存在超時工作的現象,甚至有部分司機的工作時長達到16小時/日。大多司機工作線路m是由公司分配線路,不同的線路和路況導致工作時長有所差異,福利待遇卻相差不大,這種制度顯然對于工作強度較大的公車司機并不公平,同時也讓司機對其工作滿意度不高。
下面是對公司的滿意度量表的總分進行分析。由于平均值低于一般水平(9*一般滿意=27),對其進行單樣本的t檢驗(P=0*0.5=0<0.05),最后得出結論:司機總體對公司滿意度平均值顯著低于一般水平。由表 2 得知,年紀較大的司機對政策的了解較少,而對政策了解較多的司機有更高的滿意度。
(2)微觀分析。
(a)獎懲制度。由于上海的公交網絡比較繁雜,公交公司數量很多,無法在制度上形成統一,因而公交車駕駛員獎懲制度因公司而異,沒有完整的獎懲體系。大多數公司的規章都為懲罰措施,少有激勵政策,導致司機工作不積極。此外司機投訴反饋不佳,如果發生司乘矛盾時,公司一般采取冷處理的方法,沒有慰問司機等行為。通過調度員向上反映情況而已,但公司有關部門并沒有及時有效的解決問題。
(b)休息設施不完善。很多公交樞紐并沒有配置司機專門的休息室,通常司機都是坐在公交車駕駛座位上或者在狹小的調度室休息五分鐘左右。同時,由于休息時間過短或休息室離發車點過遠的原因,司機通常放棄到休息室休息,以確保準時發車。
3.2.3 從全國出發探究行業環境現狀
(1)年齡斷層現象嚴重。調查發現,公交車司機的普遍年齡在四十歲以上,少部分司機在 30-40 歲這個年齡段,而在 20-30 歲的司機僅占3%左右。另外,相當一部分的司機都是步入中年后從別的職業轉業而來,造成年齡斷層。我們用當代動機理論分析其原因:
由目標設置理論可知,首先,努力實現某一目標的意愿是工作動機的一個重要來源。現在的青少年大多是高成就需求者,其整體工資水平及社會地位并不能滿足當代青年對自己未來發展的需求。其次,公交車司機高強度的工作,每天必須完成的固定目標是求職者望而卻步。
強化理論表示通過組織獎勵對個人績效的強化作用而有所體現。而對于達不到期望的行為,管理者應該忽略而不是懲罰。絕大多數公司并沒有這樣的獎勵機制,只有嚴懲措施,長此以往極有可能導致老司機辭職,新司機另外擇業。
根據公平理論,員工首先將從工作中所得和投入進行比較,然后將自己付出的-所得比與其他人員進行比較,一旦發現比率較低,員工就會認為自己報酬過低,感到不公。
(2)公共交通資源分配不均衡。大部分公交公司配車時,忽視了客流量的需求。而上海公交線路改革對諸多線路進行合并的同時,卻忽視了客流的大量增加,更是加重了已存在的客流問題。除此之外還有車輛分配的不均、10米和12米的公交車并不完全依據需求合理分配等問題。 一是增加了公交司機的駕駛難度,安全系數大大降低,極易造成事故;二是相對應的資源閑置也會嚴重加劇公交資源的緊缺,導致惡性循環。
4 維護公共安全改善上海市公交車司機工作現狀的政策建議
4.1 針對公共安全隱患的建議
4.1.1 增加設置隔離間
新加設的司機封閉隔離艙門有兩道鎖,第二道鎖可由駕駛員控制并在內部鎖死,形成“兩道保險”。隔離間已有部分公交線路開始設置,建議增加。
4.1.2 開發電子乘務員APP系統
結合當代互聯網時代發展背景,手機應用市場也逐漸完善,大多數城市居民都能夠熟練操作APP系統。因此開發電子乘務員APP系統可以減輕公交車司機駕駛負擔,降低外部因素對司機的干擾所造成的安全事故頻率,同時便利乘客獲取乘車信息,緩解司機與乘客的矛盾。設想的電子乘務員APP系統使用流程如圖2所示。
4.2 針對公司管理制度的建議
4.2.1 增強公共安全宣傳教育
制作公共安全宣傳片。有效地利用公交車上的小電視等基本設施進行宣傳,通過播放公共安全宣傳片介紹乘客安全須知,隔5-10分鐘循環播放一次進行宣傳。
擴充站牌內容,利用app進行宣傳。在公交車椅背后與站點的站牌增加宣傳內容,注釋站點附近的地標式建筑或者重點換車路線圖。同時,可以利用手機軟件進行宣傳,比如在手機乘車碼區域,設計付款時設置明顯的標語,警示我們應該文明乘車。基于乘車碼付款這一功能,設計在乘車碼的付款時設置明顯的標語,警示我們應該文明乘車。
4.2.2 公交車后備人才的引進
政府相關部門與職業學校合作招收公交車司機培訓學員,為其開設一門公交車司機培訓的課程,為期兩年左右。實行優秀生先入崗的匹配機制,建立完備的實習體系。公司可以設置一些小的獎勵如“安慰獎”,安慰在上班過程中受乘客刁難的司機,適當給予司機鼓勵和慰籍。
4.3 針對國家公共安全政策的建議
4.3.1 加強法制建設
進一步明確乘客傷人責任條款,明確不同行為下的處罰量刑。經公交司機投訴、其他乘客舉報以及公交車內攝像頭多方認證后,處罰應自罰款、拘留,情節嚴重判刑等不同程度實施保,以障公交車司機正當的權益
4.3.2 進行流量監控,調配不同車長的公交
流量監控流程圖如圖3所示:
4.3.3 引進快速公交系統(BRT)
對于公交司機而言,專道專用能改善他們行駛過程中需要分心關注車況的現象,進一步減輕了工作強度。調查數據顯示快速公交系統比較受到公交司機們的青睞。因此,我們建議可以實行BRT計劃。
參考文獻:
[1]馮樹民,白仕硯,慈玉生.城市公共交通[M]. 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
[2] 程芳.公交車司機職業健康現狀調查[J].安全與健康,2015(02):1671-4636.
[3]交通運輸部道路運輸司.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概論[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4] 林潔. 公交車司乘沖突誘因調查[J].湖南安全與防災,2018,(12):1007-9947.
[5] 程芳.公交車司機職業健康現狀調查[J].安全與健康,2015(02):1671-4636.
[6]我國交通運輸部2018年11月9日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公共汽車和電車運行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交辦運〔2018〕140號).
[7]劉志強.現代道路交通安全技術叢書.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2.
[8] 高飛,趙蓉蓉,林婷婷.公交車司機情緒智力和情緒勞動與工作滿意度的關系[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8(01):1000-6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