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蘊 竹懷林


摘? 要:我國農村經濟相比于城市經濟要落后許多,農村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生態自然條件。長期以來,人為經濟活動的影響,導致生態環境被破壞。日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嚴重遏制了我國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提出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研究。通過構建協調程度分析模型,確定綜合分析方法,實現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程度分析。量化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狀態,確定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的路徑,實現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完成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
關鍵詞:農村經濟? 生態環境? 環境治理? 協調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0(a)-0044-02
以資源消耗為基礎的經濟快速發展,導致自然條件變惡劣,生態系統變脆弱[1]。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為了保證加速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治理生態環境,提出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研究。利用資源檢測設備、網絡服務器、綜合分析計算機、數據庫服務器以及防火墻服務器構建協調程度分析模型,結合綜合分析方法,實現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程度分析。基于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程度分析結果,結合克爾莫哥洛夫系數為Γ,對協調發展狀態進行量化,依托量化結果確定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的路徑,從而完成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研究。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途徑。
1? 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程度分析
1.1 構建協調程度分析模型
生態環境隨著時間、空間發展而不斷變化,因此需要采用動態的觀點對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程度進行分析。生態環境治理大體從3個方面出發,分別是水體污染治理、水資源污染治理以及空氣污染治理。協調程度分析模型由資源檢測設備、網絡服務器、綜合分析計算機、數據庫服務器以及防火墻服務器這幾個重要硬件構成[1]。資源檢測設備負責收集生態環境治理情況參數;綜合分析計算機用于分析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程度;數據庫服務器用于儲備生態環境治理情況參數;防火墻服務器用于保證模型的安全性。建立的構建協調程度分析模型示意圖如圖1所示。
依托網絡技術建立的協調程度分析模型,其軟件構成大體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現場系統、中間系統以及分析系統。現場系統由資源檢測設備、網絡服務器構成;中間系統由數據庫放服務器、防火墻構成;分析系統由分析計算機以及生態環境相關治理人員構成。現場系統將獲取的環境治理各項數據,經過簡單處理后,通過網中間系統,輸送給分析系統。分析系統是環境治理管理人員實現遠程協調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的唯一路徑,通過各個系統層層傳遞實現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情況分析。
1.2 確定綜合分析方法
構建協調程度分析模型,目的在于利用協調度,分析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狀況好壞。因此通過客觀賦權的方法,獲取協調度參數。
首先,通過獲取相關資料,確定農村經濟各指標的統計值,利用各指標的統計值組建原始數據矩陣。其次,根據各指標對生態環境治理的影響程度,分別賦予信息熵和權重。最后,利用綜合分析計算機,結合協調程度分析模型獲取的生態環境治理情況參數,對協調度進行計算。根據計算結果,結合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判別標準,對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程度進行分析[2]。
利用資源檢測設備、網絡服務器、綜合分析計算機、數據庫服務器以及防火墻服務器構建協調程度分析模型,結合綜合分析方法,實現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程度分析,為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研究奠定基礎。
2? 量化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狀態
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狀態的量化,主要是指對某一時域內描述經濟與環境狀態的變化情況,進而實現協調發展狀態的量化。
設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狀態為k,依托離散數列,將協調發展狀態k,轉化為農村經濟狀態k1,生態環境治理狀態k2,產生的轉換偏差為A[3]。結合克爾莫哥洛夫系數為Γ,完成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狀態量化計算,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1)
經過狀態量化后,依據生態環境資源科學治理理論,針對目前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選擇科學可持續協調發展的路徑。
3? 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的路徑分析
依托量化結果確定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的路徑,能夠保證不同農村地區都有針對性的生態環境治理方法,更好地響應可持續發展號召。
針對目前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首先應堅決摒棄傳統發展觀念的束縛,不顧生態環境承受力,一味破壞資源發展經濟,無異于自取滅亡。其次,大力發展農村循環經濟,利用先進科學技術,將廢棄物綜合利用,最大程度地減少環境資源的使用。通過建立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及有機農業,積極利用友好型農業發展模式來緩解生態環境的污染。然后加大廢水和固體廢物處理研究力度,加快環境治理速度。避免使用化肥、農藥,合理利用科技服務推廣站的技術指導,治理環境的同時提高農村經濟。最后,多措并舉加大環境執法力度,扎實開展環境保護法制宣傳。將各級環境保護部門的職能最大化發揮,健全生態環境治理的法律法規,強化問責機制,運用法治思維,加深環境治理意識。最終讓農民意識到生態環境治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
基于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程度分析結果,結合克爾莫哥洛夫系數為Γ,對協調發展狀態進行量化,依托量化結果確定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的路徑,從而完成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研究。
4? 結語
該文提出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研究,通過構建協調程度分析模型,確定綜合分析方法,實現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程度分析。基于分析結果,量化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狀態,確定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的路徑,實現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完成提出的研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治理是農村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底線。
參考文獻
[1] 趙小雨,王學軍,郭群.區域創新能力、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關系研究——省級面板數據空間計量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8(7):35-42.
[2] 常玉苗.水資源環境與農業經濟的系統耦合及協調發展[J].水電能源科學,2017(11):121-124.
[3] 梁靜.我國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探究[J].農業經濟,2018(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