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
摘 ? 要:自然環境對于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當前的生態環境保護情況不容樂觀,各地盡管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取得了一定的生態保護效果,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資金投入力度不夠、人們思想觀念不夠重視以及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等問題。為了切實的解決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問題,本文簡單介紹了幾種提高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效果的措施,以便于更好的開展林業資源的開發工作,實現其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自然保護區 ?林業資源 ?保護利用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S759.9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7(c)-0134-02
我國近年來對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不斷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來保護脆弱的生態環境,例如在各地適當的地方建立了自然保護區,這些自然保護區分布在我國各個地方,在這些保護區內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例如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等,為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做出了突出貢獻。在這些自然保護區內,珍惜野生動植物生存的基礎就是保護區內的豐富林業資源,因此,為了更好的提高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效益,我們必須要采取措施來加強對保護區內林業資源的建設和保護工作,保證保護內豐富的動植物種類,以便于維持保護區內的生態平衡,使得保護區內的生物能夠獲得充足的生存資源,使得整個保護區能夠獲得可持續的發展,提高其生態和經濟社會效益。
1 ?各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現狀分析
1.1 自然保護區建設資金投入不足
自然保護區的管理維護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高投入的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生態效果,必須要加大對其投入力度,但是目前,各自然保護區在進行建設和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資金缺口,一些自然保護區甚至連基本的工作單位保護站的管理維護經費都不足,還有一些地區由于缺少經費支持,致使保護區內的管理體系不健全,辦公條件較差,致使許多的管理維護工作難以開展開來;另外,一些保護區由于經費短缺,導致保護內的基礎的生活設施不完善,如一些地區生產生活用水大多是就地取材,采用山間流水,缺少必要的消毒手段、設施,這就使得員工的基本生活條件得不到保障;還有,自然保護區內缺少救治設施以及疫情檢驗設備,并且為了節約管理費用,各地普遍采取將不同種類動物集中進行管理的措施,這就導致一旦某種動物發生疫情,就會很快傳染給其他種類的生物,使得疫情迅速蔓延,給后續的疫情源定位帶來困難,不利于疫情的控制,甚至還會嚴重危及這些珍稀生物的生命安全。
1.2 林業資源過度開發利用
受制于管理經費短缺的弊端,一些自然保護區開始探索對一些林業自然資源的商業開發活動,這些保護區與企業合作開發一些優質景點、打造特色旅游項目等,以緩解資金短缺的問題。
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保護區開展相應工作時的資金短缺問題,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例如保護區為了獲得較高的資金回報,往往以較高的價格將一些景點外包給旅游開發公司,但是,卻未制定相應的約束條款,使得這些企業為了賺取最大化的經濟利益,盡快的回籠資金,往往對這些資源進行過度的開發利用,而忽視了對其保護,缺少必要的資源保護設施和投入,致使這些資源受到毀滅性的破壞,例如缺少對景區內旅游線路的合理規劃以及道路設施不完善,使得一些植被受到人為的破壞,影響了該地區的生態完整性。
另外,由于保護區的管理監督工作存在漏洞,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開發資源的幌子,實質上卻干著獵殺珍稀動物來牟取暴利不法勾當,使得一些本就處于瀕危狀態的珍稀動物,面臨更加嚴峻的生存挑戰。自然保護區內的開發亂象,嚴重的削弱了保護區的本職功能,使得保護區內的生態環境受到不可逆的損害,嚴重制約了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
1.3 林業資源缺少有效地管理,管理機制不健全
在我國對林業資源擁有管理權限的部門,涉及林業、農業以及國土等部門,但是這些部門之間卻缺少聯動機制,缺少統一的管理標準,因而在具體的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當中,往往會存在多頭管理的問題,再加上設置管理單位時,缺少統一、科學的制度標準,往往使得管理機構的設置,存在職能、權責交叉現象 , 致使這些單位的具體執行力較差,一旦出現問題,還會存在推諉扯皮現象,制約了管理效率的提升。因而,要想使得自然保護區中的林業資源能夠得到高效的、可持續的發展和保護,我們有必要來采取措施加強對林業資源管理制度的建設,明晰權責關系,統一標準設置管理機構,提高保護區各類機構的工作效率,促進保護區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1]。
2 ?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保護利用及可持續發展對策
2.1 增加保護區資金投入,完善政策保障
針對我國日趨嚴峻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我們國家加大了對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保護力度,制定了各項政策措施以及大量的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工作,陸續為各自然保護區投入先進的各類保護設備,并且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保護制度。各自然保護區也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對保護內的林業資源的重視程度,開展了一系列的保護工作,促進了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
一是加強對自然保護區內林業資源的監管維護工作。建立完善的巡監工作制度,組織專門的人手成立巡監小組,定期對保護區內林業資源進行巡視,有助于及時的阻止各種違法行為的發生,使得保護區內的林業資源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加大對保護區內的林業資源的防火工作力度,制定嚴格的防火規章制度,建立高效的林業資源防火應急預案,并且加強防火演練工作,使得每個工作人員熟悉防火流程和各自責任,提高防火工作效率,同時利用各種媒體宣傳手段,加大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力度,提高了相關人員的防火意識,有效的降低了保護區火情發生概率。
二是出臺完善保護林業資源的各項法規政策。針對保護內資源開發管理混亂的現象,出臺相應的管理制度,規范各旅游公司的開發行為,明確了其相關的開發與保護責任,落實對相關林業資源的保護責任,為相關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建立了可遵循的規章制度,以便對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進行可持續的經營管理。同時,加大了對危害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落實相關的責任主體,提高了自覺遵守相關規章制的自覺性,有效提高了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管理效率[2]。
2.2 提高對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
采取措施加大宣傳力度,重點宣傳開展保護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工作的重要意義,可以借助當前先進的三微一端等多媒體平臺,將相關的知識,以動漫等多種簡單易懂的方式,對相關人員進行普及,切實提升相關人員的環保意識,使其了解開展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對于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及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同時,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邀請相關的專家學者定期開展培訓工作,提高其開展專項保護工作的技術能力;明確崗位職責,清晰相關工作人員的權力和責任,突出保護工作的重點內容,明確保護重點,并且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保證相關的工作要求能夠得到切實的落實執行,嚴厲查處消極怠工人員,提高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和端正工作態度。
2.3 制定科學的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實現可持續發展
為了提高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保護效果,一方面要制定規范的規章制度和措施,來加強對現有資源的保護力度;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在保護好這些林業資源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提高對林業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促進林業資源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條,進一步發掘林業資源的價值,使其在發揮自身生態效益的同時,能夠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以此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為當地脫貧工作貢獻力量。
因此,我們需要對林業資源的開發,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優化相關產業的經營發展模式,如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拓寬林業產業的發展內容,提高其經濟產出。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開展林業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住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平衡點,使其能夠在得到有效保護的基礎上,來為我們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3]。
3 ?結語
林業資源是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基礎,對于維持保護區的生態平衡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還可以提高林業資源的經濟產出,反哺保護區的保護工作,實現保護與發展的雙贏。因此,我們在開展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中,我們必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提高有關人員的重視度,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加大相關的資金投入和開發力度,提升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不斷探索新型的林業資源的產業經營模式,在實現林業資源維持生態平衡功能的情況下,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林業資源的經濟價值,實現自然保護區的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紅琴.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J].現 代園藝,2014(14):216-217.
[2] 楊兆萍,張小雷.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與可持續發展——以哈納斯自然保護區為例[J].地理科學,20l4,20(5):450-455.
[3] 阮方佑,楊勁松.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資源保護與利用對策[J].林業調查規劃,2013,28(3):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