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躍清
摘 ?要:進入新時期后,煤礦狀態安全管理日益受到了更多的煤礦企業關注。煤礦安全生產如果未能達到最佳的安全生產狀態,則會導致突發性的煤礦安全事故。在情況嚴重時,欠缺煤礦安全管理還會造成傷害井下操作人員自身安全的后果,并且帶來規模較大的井下安全事故。由此可見,煤礦狀態安全管理應當被置于煤礦生產中的首要位置。并且,作為煤礦企業也要著眼于改進現有的煤礦安全狀態,確保創建安全性更強的煤礦井下生產環境。
關鍵詞:煤礦狀態安全管理 ?現狀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TD79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7(b)-0197-02
煤礦安全生產在客觀上必須依賴優良的礦井環境,對于潛在的井下操作風險應當予以全面的消除。但是從當前的現狀來看,煤礦狀態安全管理并未能真正達到最為完善的程度,其中仍然體現為多種安全漏洞以及安全缺陷[1]。為了能做到在根源上杜絕潛在的煤礦安全隱患,那么核心措施就要落實于強化監管煤礦安全。作為煤礦企業目前需要做到格外關注煤礦狀態安全,并且按照因地制宜的思路來推行煤礦狀態的安全管理[2]。
1 ?全面開展煤礦狀態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
在目前的現狀下,煤礦資源仍然構成了各個領域當前生產中的關鍵資源種類。然而實際上,煤礦井下開采包含了較多的不可確定因素,因此體現為較高程度的礦井安全風險。作為煤礦開采的具體負責企業來講,企業如果忽視煤礦狀態的潛在隱患,則會存在較大可能導致突然出現礦井安全事故[3]。并且,欠缺煤礦狀態監管的礦井生產無法保證達到最佳的煤礦生產效果,進而造成煤礦企業本身承受了較多的煤礦生產損失。
進入新時期后,煤礦狀態安全逐漸受到較多企業的重視,并且相應的安全監管舉措也日益表現為完善性。但是從整體角度來講,煤礦生產領域截至目前并未能真正達到安全生產的狀態,因此無法根除潛在的礦井安全隱患。探究其中的根源,主要在于煤礦企業內部的生產操作人員以及企業管理者本身欠缺最根本的礦井安全認識,對于煤礦狀態無法做到實時性的監管。為了改進礦井生產現有的狀態,那么目前亟待運用合理與科學的舉措來推行煤礦狀態安全監管。
2 ?煤礦狀態安全管理的現狀
首先是欠缺健全的井下作業設備。礦井生產如果欠缺齊全的井下作業設施,或者礦井現有的各種作業設施已經趨向于老化,則很難保證體現最佳的礦井作業效果。在嚴重的情況下,老化或者欠缺基本性能的礦井作業設施還會造成突發性的礦井生產事故,進而威脅到操作人員本身的安全。但是從現狀來看,目前仍有很多的煤礦企業并未能做到全面關注礦井設備安全,并且忽視經常性的礦井設備檢驗。直到真正出現了礦井生產事故,煤礦企業才會運用相應措施來進行彌補。
其次是忽視協調的煤礦生產管理。煤礦安全生產必須建立于全面推進煤礦狀態安全監管的基礎之上。反之如果忽視了煤礦生產監管,那么煤礦企業很易遺漏關鍵性的煤礦生產環節,甚至導致煤礦企業本身承受突顯的礦井生產損失。從現狀來看,某些煤礦企業由于未能做到協調企業現有的各個專業領域以及生產部門,因此將會造成程度較為明顯的礦井安全威脅。此外,各個部門彼此欠缺最佳的協調程度,忽視明確的部門職責分配,導致煤礦企業無法真正著眼于煤礦狀態的實時監管。
再次是煤礦企業缺乏煤礦狀態的安全管理機制。煤礦企業能否保證最大化的礦井生產效益,其在根本上決定于煤礦安全監管的成效性。然而截至目前,很多煤礦企業針對煤礦狀態監管仍然表現出忽視的心態,企業對于現有的礦井安全監管機制也未能做到逐步予以改進,目前的煤礦狀態監管仍然暴露了很多的安全漏洞。煤礦企業如果要切實保障礦井的生產安全,那么前提就要落實在健全礦井的安全管控制度。
3 探析改進策略
煤礦生產能否達到最佳的安全生產程度,其直接關乎礦井安全的整體狀態。作為煤礦企業本身來講,企業不應局限于關注煤礦生產利潤,而是需要做到全面關注礦井安全。這是由于,煤礦生產狀態在根本上決定著煤礦企業具備的生產利潤與效益,并且還能決定礦井操作人員自身的安全。具體在推行煤礦安全監管中,作為煤礦生產企業有必要關注如下的安全管理要點。
3.1 強化監管煤礦生產設施的力度
礦井生產操作能否保證最根本的煤礦生產安全,其直接決定于企業現有的礦井開采設施。因此從現狀來看,煤礦企業針對現有的各種煤礦生產設施都要全面予以修繕,并且針對其中的老化設施予以及時的更換。近些年來,信息科技手段已經能夠作用于全過程的煤礦井下生產,進而改進了企業原有的井下生產設施。在此基礎上,煤礦企業針對礦井安全必須給予應有的關注,切實提升煤礦企業自身具備的井下生產監管認識。
并且,煤礦企業還要開展定期性的礦井安全監管,定期檢修并且查看現有的煤礦生產設施。煤礦企業一旦察覺到現有的礦井開采設施已經表現出老化趨勢,那么應當立即對其予以更換。企業通過推行定期性的煤礦設施檢修,應當能在根源上達到杜絕礦井安全事故的目標,避免礦井頻繁出現各類的煤礦生產事故。作為煤礦企業需要投入相應的資金用于修繕現有的礦井生產設施,進而提供了全方位的設備安全保障。
3.2 對于煤礦企業現有的安全生產流程予以規范
截至目前,很多煤礦企業并未能具備完整與健全的礦井安全機制,進而造成了礦井生產流程欠缺應有的規范性。這是由于,煤礦生產狀態直接決定于煤礦企業現有的安全操作規程,因此必須著眼于規范煤礦企業現有的安全操作流程。煤礦生產包含了較多的生產操作流程,煤礦企業目前擬定的安全生產流程必須能夠涵蓋以上的各項操作要點,避免遺漏關鍵的煤礦井下操作要點。
作為企業操作人員以及煤礦企業的管理者都應當實現自身認識的轉型,并且應當逐步健全企業現有的安全生產機制。作為各個職責部門來講,應當認識到自身具備的礦井監管職責,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都要著眼于開展密切的溝通。
3.3 健全煤礦狀態安全監管的機制
煤礦狀態安全監管的側重點應當在于監測現階段的煤礦生產狀態,進而達到及時察覺礦井安全漏洞的目的,切實保障礦井開采的操作人員安全。從現狀來看,煤礦企業應當運用體系化的視角來看待煤礦生產監管,并且通過推行綜合性的煤礦生產監管機制來體現最大化的煤礦生產效益。同時,作為煤礦企業也要善于借助信息科技手段用于推行全面性的煤礦安全監管,確保做到將煤礦生產監管的舉措貫穿于整個的煤礦生產過程。
由此可見,煤礦狀態安全監管涵蓋了較多的安全監管重點。作為礦井開采的具體操作人員來講,煤礦作業人員需要具備相對較強的安全防控意識,確保在進入操作流程之前應當配備特定的安全防控設備,避免傷害到自身的安全。煤礦企業通過推行全面的煤礦安全監管,應當能夠切實防控煤礦生產事故。
4 ?結語
經過分析可見,煤礦生產如果要得以順利開展,那么必須切實推行煤礦狀態管理,從而達到保障煤礦井下安全的宗旨與目標。在目前的現狀下,煤礦井下生產仍然呈現較多的安全生產漏洞,其中典型的煤礦安全漏洞主要體現在欠缺協調的生產管理機制以及健全的煤礦安全監管體制。為了能做到轉變現有的煤礦生產管理狀態,那么現階段的煤礦企業就是要全面著眼于監管煤礦生產狀態,確保將煤礦安全監管的舉措貫穿于整個的礦井生產過程。
參考文獻
[1] 李銀文.煤礦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及應對策略[J].西部探礦工程,2019,31(5):189-190.
[2] 石凱,曾援,李慶偉.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模式及管理策略探析[J].中外企業家,2019(9):114.
[3] 甘建軍.煤礦一通三防的安全管理問題及風險規避策略[J].低碳世界,2018(9):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