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敏
摘 ? 要:近年來,嘉策鐵路為酒鋼輸入煤炭資源量逐年增大,運量已達550萬t/年,與此同時,全線行車指揮人員年齡結構老化、安全技能和意識偏弱、安全管理難度較大等現實問題,與全線目前須安全高效運輸的管理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結合嘉策鐵路行車組織特點,通過探索實施調度集中的列車運輸組織方式,以設備的信息化和集中控制逐步撤減、優化車站行車指揮人員,實現彌補減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做法勢在必行。
關鍵詞:嘉策鐵路 ?調度集中 ?應用
中圖分類號:U29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7(c)-0196-02
1 ?嘉策鐵路運營現狀
1.1 概況
嘉策鐵路是酒鋼集團公司從策克口岸外購煤炭資源的重要運輸通道,為企業自建自營單線鐵路,全長約458km,全線已開通車站12座,南起酒鋼冶金廠區嘉興站,北至策克口岸策克站,目前列車通過能力為6對/d。全線列車運行采用計軸自動站間閉塞方式運行。
1.2 運營人員配置
1.2.1 行車指揮結構
嘉興、策克、葫蘆山、額濟納和生地灣五站由酒鋼運輸部職工負責,其余車站由外協員工負責,采用兩周換班一次的作業方式,一般中間站每班配置3名行車人員,全線每班行車指揮人員41人(正式員工20人,外協員工21人,不含嘉興站)。設備運行維護方面,全線每班配有工務正式員工2人、電務4人及各工區(車站)配有10人左右的線路維保人員。
1.2.2 人員特點
因嘉策鐵路運輸組織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相對較小,沿線行車指揮人員多為即將退休或身體條件不足以勝任廠內行車作業的人員,具有工作經驗豐富、年齡結構偏大的特點,同時由于作業地點遠離本部,存在部分作業人員安全生產意識不強的現象。
1.3 行車組織方式
嘉興站作為全線運輸組織的中心車站,其調度員在運輸部調度的統一領導下管理沿線行車工作,傳遞、下達行車有關指令;微機聯鎖設備操控、列車進路和區間閉塞辦理等由各車站值班員負責。
1.4 信號和微機聯鎖設備
隨著全線運量逐年提升,部分預留車站陸續被建成開通,部分后建車站與既有站微機聯鎖系統非同一廠家生產(分別采用了和利時和康吉森設備),給信號聯鎖系統整合造成一定難度。
2 ?調度集中的應用現狀
2.1 調度集中概述
調度集中作為鐵路運輸組織方式的一種,已在鐵路運輸發展中長期存在,在國內外的應用狀況有所不同。我國鐵路采用調度集中也有較長歷史,但受客貨列車在同一區段運行速度不同、車站作業零散和區段內各站調車作業較多等因素影響,頻繁發生調度中心集中控制權的收放,導致調度集中指揮的優勢功能未有效發揮,“無人站”推進不夠理想,雖采用了調度集中系統但減員增效不明顯[1]。隨著客運專線建設數量增加和計算機網絡、智能控制、通訊等技術的突破發展,調度集中系統的作用和優勢還在不斷提升,功能也更加強大[2]。
2.2 調度集中在專用鐵路的應用
為提高鐵路調度指揮效率和企業勞動生產率,我國專用鐵路、地方鐵路企業對調度集中的探索實踐一直在進行。寧東鐵路采用基于區域聯鎖的調度集中模式,對其管轄的大棗線5個中間站實施調度集中管控,減員37人,年節省人力成本720萬元[3];武鋼運輸部于2012年與有關企業合作研發“標準分散自律調度集中(CTC)系統”,開始實施將5個作業區整合為2大作業片[4];酒鋼運輸部也在2017年通過將煉鐵站、渣場、鑄鐵區三個區域的信號聯鎖系統進行整合,以區域聯鎖方式在煉鐵站調度室對既有三個場區的“調度集中”管理。
3 ?調度集中在嘉策鐵路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1)運輸組織特點:嘉策鐵路目前除每周開行1對客運列車外(兼沿線通勤及生活補給),其余均為貨物列車(日均5~6對),且調車作業主要集中在嘉興、策克和葫蘆山站,其余各站調車作業極少,列車與調車作業沖突對調度集中的影響小,且各站每日接發列車作業量相對較小,與國鐵調度區段內各站調車作業多的現狀相比,在嘉策線列車運行采用調度集中方式有自身的顯著優勢。
(2)調度集中的必要性:實施調度集中能夠促進嘉策線運輸成本的大幅下降和信息化建設水平提升,并從設備安全性、高效性方面降低行車指揮人員的勞動強度,符合國家和企業對物流運輸的長期發展方向。
(3)既有通訊信號設備對實施調度集中的影響:既有信號聯鎖系統及設備不統一,不能直接滿足調度集中系統改造需要,將在一定程度增加調度集中改造的經濟投入。由于地處戈壁,沿線無線通訊還不能可靠全覆蓋,調度中心與列車間各項指令、信息的傳遞在個別區段存在“盲區”,為全線建設可靠、及時的無線通訊是實現調度集中的前提。
(4)實施調度集中后現場應急保障要求:“無人站”應急值守人員擔當行車應急指揮或設備故障處理任務,應急值守人員可對運輸生產期間設備故障進行臨時處理或手動操縱設備,確保將設備故障對列車運行的影響降至最低,但應急值守人員業務能力須通過一定時期較系統的培訓教育才能逐步提高。
4 ?調度集中在嘉策鐵路應用的預期效果
4.1 主要優點
(1)節省人力成本,提升作業效率和勞動生產率:目前全線直接參與運輸生產的車務作業人員98人(嘉策作業區職工56人,外協值班員40人,調車員2人),實施調度集中后暫按嘉興、策克、葫蘆山保留行車人員組織生產,各站節省行車指揮人員6人計,全線9站可減少車務定員54人,年人力成本可減少約500萬元(按10萬元/人年計)。
(2)改善勞動條件,顯著降低職工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目前在沿線工作的車務職工絕大部分為年齡偏大、即將退休人員,整體人員的健康狀況較差,正式職工平均年齡51歲,外協車務和列檢人員平均年齡56歲,調度集中后職工因突發疾病不能最及時救治等帶來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可大幅降低。
(3)提高全線行車組織管理效率:采用調度集中控制,既可提升運輸組織的整體作業效率,又有助于改善全線車務運行安全管理,減少沿線生活補給工作量,避免目前作業區和班組遠程安全管理中的問題。
4.2 需要解決的問題和不足
4.2.1 沿線無線通訊條件還不能滿足調度集中要求
調度集中控制列車的前提,需要中心調度員與沿線各列車司機的可靠無線通訊,如果不能滿足這一條件,調度集中在嘉策線的實施會有一定局限性,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4.2.2 對駐站應急值守人員業務能力要求提升
沿線各站應急值守人員,除須具備本工種要求的技能外,還應掌握一定行車組織知識,具備設備故障處置、非正常情況接發列車及調車作業等技能;尤其需提升嘉興、葫蘆山和策克站的值守人員能力,以便對區段內設備故障及異常情況及時處置,降低對列車運行的影響。
4.2.3 需增加對“無人”車站環境、設備數據遠程監控
嘉策線所處自然環境異常多變,風沙、水害對列車安全運行影響較大,需將沿線風力、氣溫、降雨雪及計軸器、軸溫探測等行車設備數據監測結果實時接入調度中心,為調度員調整列車運行、下達作業指令提供可靠依據。
4.2.4 調度集中后設備故障的處理難度加大
須重點完善設備故障和異常情況的作業制度,合理權衡值守人員數量和故障處理效率。
4.2.5 重新建立并完善全線運輸組織和后勤保障制度
建立并完善值守人員職責、接發列車作業程序、設備檢查維修和施工、異常情況處置、應急預案等制度。
5 ?結語
對于企業專用鐵路運營而言,進行設備和生產工藝的優化更新,更加關注投資與回報,隨著網絡、通訊及工業技術的不斷進步,調度集中在鐵路運輸組織中的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從長遠看,只要嘉策鐵路作為酒鋼煤炭資源輸入的重要戰略通道地位不變,提升全線能力和效率的工作就有必要持續進行,調度集中的實施,將大幅提升其運輸效益。
參考文獻
[1] 高琪.我國鐵路CTC系統的應用現狀研究分析[J].區域治理,2018(22):238.
[2] 辛軍.我國鐵路CTC系統的應用現狀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2):18-19.
[3] 柏青.基于區域聯鎖的地方鐵路調度指揮信息管理系統[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3,35(1):45-50.
[4] 楊界文.淺談調度集中系統在武鋼廠內鐵路運輸中的應用與發展[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1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