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甫
[摘 要] 一所學校,一個班級,學生總會有差異的。作為德育校長,既要關心“優生”,又要關心“后進生”。關心“優生”往往并不難,但“后進生”則不然。有些后進生,不僅學習成績差,而且生活習慣、個人性格都有與眾不同之處。多關注后進生,讓他們也更陽光,更自信。也許,他們從此就會摘掉“后進生”的頭銜。
[關鍵詞] 后進生;指點;進步;顯著
一、善于捕捉閃光點
再好的學生難免也有不足之處,再差的學生身上也有自己的優點,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進行因勢利導,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從而以點帶面促使學生全面進步。這是我們做老師至關重要的一環。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便會激起追求無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因此,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增強學習的信心。人都喜歡被表揚。優等生需要表揚,后進生更需要表揚。其實后進生身上也存在著許多優點,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挖掘。作為德育校長,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要善于給他們以信任,引導他們有意識地去發揚優點,克服缺點,揚長避短,從而向好的方面發展。
下面是我與一個“問題學生”的真實教育故事:小澤同學小學一年級至五年級原來在一所名牌學校里讀書,由于小澤厭惡學習,作業一直不做,成績差,甚至經常打架、逃學,鬧得學校的教師沒辦法管他了,結果被“勸退學”的。一天,他的爸爸來到我們學校找我給他的孩子說插班讀書的事。當時,我疑惑不解,你家孩子在“名牌學校”偏不讀,而跑到我們農村學校里上學。其父向我道出了實情:原來是孩子表現差、成績差,那所學校不要他了。聽這么一說,我被弄懵了,人家不要了,到我們學校怎么辦啊!他的父親見我猶豫,就用哀求的目光看著我說:“校長,我跑了很多學校都沒辦法插進去,現在只有求你啦!”當時,我心一軟,也不知怎樣就答應了。
小澤同學一開始插到班里表現還勉強算可以,但不到一個星期,他的“真面目”就露了出來。好在他有一絲絲尊重教師的心,我的“好言相勸”教育,他總算答應保證自己改正缺點。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努力尋找小澤身上的優點,如他因平時喜歡電腦,打字速度快。我就在班上學生面前夸小澤同學是打字能手,以后我們班里需要打一些資料字就請小澤同學幫忙。后來,我聽小澤同學跟我說:“老師,是你第一次在同學前面夸獎我,我以后改正缺點,做個好學生。”從那以后,小澤真的變了個樣。從剛插班第一次語文單元考試只考43分,后來到畢業考試時得了87分,我為他高興!
從小澤身上,我體會到:“其實每一個學生都有潛力可以挖,你認為他行,他就力爭行;你認為他有問題,他就會出問題”。
在教育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到理解學生,有利于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有助于更好地服務于學生,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和諧地發展。尊重學生的平等人格,原諒學生的缺點,關心學生,信任學生,理解學生才是成功的關鍵,也就是對學生深深的愛和滿腔熱忱的責任感。
二、要寬容學生
作為德育校長,我想尊重理解學生并不是掛在嘴上,寫在紙上的總結,而應該銘記在我們心中,體現在我們教育教學的每一件小事上。在日常生活中或處理突發事件時,我們絕不能因一時沖動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反思我們的教育,真的有點后怕。學生犯了錯事時,有的教師采取一些責問、訓斥、罰站等做法。這樣的做法學生根本不會有安全感,設想一下,沒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會有效呢?難怪很多教師在教育學生之后,沒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時,也多半覺得委屈,“好心沒好報”。其實,這樣的大動肝火,不如寬容、諒解和體貼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切記,教育行為開始之前一定要換位思考。教師無論面對什么樣的教育問題,都要有尋求“完美答案”的精神。只要我們這樣做了,或許教育效果不一定好,至少不會傷害學生。只要我們這樣做了,或許我們不一定會成為好教師,起碼我們不會平庸。
三、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
在教育教學和班級的管理實踐中,有時候我們教師對待學生,還要來個“昧著良心說好話”。初聽這句話,覺得有些偏激,但只要你細想想,如果出于愛,出于從心底里的賞識,有意識地夸贊一個孩子,夸到他“燦爛發光”,有時真的能奏奇效。我班里的一名學生總是不交作業,有一次,我特意叫他上黑板寫字,結果寫得還不錯。于是,我在全班同學面前鼓勵他,哎呀,他那高興勁就別提了,從那以后每次他都認真完成作業,在不斷地鼓勵、贊美中他們也更加愛學了。我也用同樣的方法去贊美其他孩子,效果很好的,孩子們每天都面帶笑容,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應吝惜表揚,眼里有學生,心中有學生。若學生一見著你就緊張,就老遠地躲著你,怕進入你的課堂,怕你來上課,何言教育,何言關愛。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學生總會有進步的,只是在不同的方面,需要老師的捕捉和把握。誰都希望自己學習在愉悅中,生活在舒適里。打開自己的心窗,讓陽光照耀每個學生。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