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無疑有著重要的地位,更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沒有語文就沒有其他學科教育。從古至今,語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傳承著我們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明,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所以學好語文有著重要意義。要學好語文,課前預習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古人曾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講的就是課前預習的重要性。本人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就課前預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讓學生進行高效的預習展開論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課前預習;高年級語文;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精讀指導前,得先令學生預習。”這是我國著名教育教學家葉圣陶的經典之語,也反映了課前預習的重要性。一般來講,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些語文基礎,因此要著重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要做到課前預習。預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前奏曲,一定要指導學生用心“彈”好。學生課前預習,逐漸熟悉新的學習內容,對于一知半解的內容,課堂上便能用心聽,從而主動學習。作為語文教師,應當主動掌握學生心理,努力加強課前的預習指導,并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樣在課堂上才可以呈現出高效的課堂。
一、課前預習的重要性
(一)預習可以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不得不承認,預習是使得教學難度降低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學生的有效預習,可以讓教師保持高質量的教學狀態,并提高知識點的傳輸速度。據調查顯示,能做到課前有效預習的學生,往往自學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要強于他人,而一些主動思維較強的學生,甚至在課前預習中就能自行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全面地掌握知識點,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授課時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帶領學生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思考,而教學質量也會因此而大大提升。
(二)預習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并不僅限于學習成績的高低,而是更多注重自主思考能力的高低,而這種能力,需要從小培養。對于小學高年級語文來說,教師要做的就是更多地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索知識。預習習慣的培養,就可以很好地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從小就對事物產生好奇心,進而增強獨立探索的精神,這種良好的品質很可能會讓他們受用一生。
(三)預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一個人的語文素養至少包括他的語文能力、語言積累、語文知識、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認知能力、人文素養等。語文素養很重要的一方面體現就是讓學生在學習方式上要有所轉變,選擇一種更加適合自己也適合新課標的學習方式。而預習作為反映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成了衡量學生語文素養多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提高學生的課前預習能力對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語文與我們的正常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預習可以成為連接課本和生活的紐帶,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通過預習來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驚喜,增加實踐能力,在開闊視野的同時擴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而經常感受到這種驚喜的學生會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跟緊語文老師的步伐,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學習。
二、課前預習面臨的問題
(一)家長對學生預習不夠關注
孩子的教育,除了教師和自身的努力之外,家長的參與也是必不可少的。可是據不完全統計,僅有40%左右的家長表示會經常督促孩子課前預習,而更多的家長更側重于讓孩子自己預習。對此,我們可以看出,家長對于預習的態度不夠重視,關注度也達不到標準,而離開了家長的督促,天性好動的孩子們很難自主完成預習目標,往往應付了事,這使得預習的作用大大降低,既浪費了孩子的時間,也沒有完成預期的目標,所以家長的關注顯得尤為重要。而且有很多的孩子家庭預習環境也不夠理想,很多家長的休閑娛樂活動都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對此,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盡量減少玩手機、打游戲的時間,給孩子創造良好的預習環境。
(二)學生對預習的興趣和能力的不足
在培養學生預習習慣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現一種狀況,就是教師布置了預習任務后,學生雖然也做了相應的預習,但是仔細提問就可以發現,學生完全是在以完成作業的形式應付,而這種心理,很難達到真正的預習目的。很多學生對預習帶著抗拒的心理,認為預習是一種沒有用的方式,進而影響了預習效果。而且就目前的高年級語文來講,預習還是停留在圈生字、畫詞語、標自然段、概括課文內容等基礎階段。而這種現象幾乎與教師的預習要求有一定關系,雖然教師的本意是要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但是由于學生對預習的興趣以及自身能力的不足,很難達到教師的要求,進而進一步失去興趣,形成惡性循環。
三、如何做到有效性預習
(一)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學習范圍
老師每天課上能夠傳授給孩子多少知識都是有數的,畢竟一堂課四十五分鐘時間有限,孩子的精力也有限,孩子能夠集中起的精力更有限。所以在預習時,我們要能預測出老師課上會講到哪里,然后根據這個范圍,我們根據課本的內容,提取出知識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預習范圍大了,浪費了時間,第三天就忘了,還得再來一遍。預習范圍小了,有些知識點就會被漏掉,上課時依然會很被動。
(二)其次,我們需要理清知識結構
小學教材還是很詳細的,通常也很好理解,知識點也寫得都很明白。根據這些內容,我們需要挑出知識脈絡里的重點內容,在腦海里形成一張網絡,或者動手畫個思維導圖,這樣更容易理解課堂內容。前邊的任務完成,我們就大體了解了第二天上課的內容,心里就有底兒了。但是,預習的過程不需要也沒必要把知識點都理解透,如果做到這個程度,那就不叫預習,而叫自學了。我們預習的目的是要在預習完成后,理清知識脈絡,并存留一些疑點。將這些疑點標注出來,這些才是我們聽課時的重點。等到老師講解到這些知識點時,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著重聽了。一句話,我們通過預習可以帶著問題聽課。這個過程提高了我們聽課的目的性,有那么一點求索的意味,不能“過度”預習,也不能浮皮潦草完事兒,適度最重要,這個過程有的時候也需要家長參與。但是他們要怎么做呢?他們做些引導性的工作就可以了,具體的內容還是需要孩子自己完成。比如在孩子剛剛開始進行預習時,他們可以適當引導孩子如何理清知識結構,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孩子,而不需要過多投入精力,替孩子預習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孩子領會了預習的方法是高效學習的第一步。
(三)后說一點,學習是一個閉環,不光需要預習、聽課,復習也很重要
我們需要將這幾方面結合起來,學習效果才是最明顯的。預習做好了,聽課聽好了,但是課后不及時復習,知識點沒有鞏固起來,那么長期的效果就是,這位同學平時表現得很好,但是考試卻總是不行。根據艾斯浩賓記憶曲線,我們接收了新知識,就需要及時復習,那樣記憶才會持久、牢固,后面的定期復習則使我們的短期記憶轉成長期記憶。我們課后及時復習,相當于做了第一次知識點鞏固,這非常重要。同時這樣做也是強化知識點的理解與應用。所以我建議的高效學習模式是這樣的:適度課堂預習+帶問題聽課+主動思考+及時解惑+定期鞏固。這個閉環訓練好了,終身受益。
四、結語
綜上所述,預習可以說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讓他們掌握了一項重要的學習方法。所以作為教師,應當重視課前預習帶來的良好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葉明德.演奏好“課前預習”前奏曲——小學高年級語文預習有效性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19).
[2]段艾娜.小學語文高年級預習活動的探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沈媛惠,女,1981年生,福建省壽寧縣人,小學一級語文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高年級語文預習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