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鷹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被認為是21世紀公路運輸業的主導技術。對于傳統的公路運輸業來說,要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必須依靠現代信息技術。在公路工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對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進步發揮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現代信息技術在新興的公路產業中的吸收和廣泛應用,必將使生產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關鍵詞: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
一、我國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現狀
1、 通行收費系統現狀――統一的聯網收費系統基本建立
由于我國高速公路一般由省級單位組織建設,在收費管理中形成了省級結算中心、區間結算中心、收費站三級網絡管理模式。收費站是收費的第一條線路,人工半自動收費是收費站的主要收費方式,有條件的地區增加ETC自動收費和其他不停車收費方式。收取費用時,可以多次使用的IC卡作為車輛憑證。在高速公路入口設置人工發放卡等自動車道,為本部門乘客收集IC卡磁卡。出口結算時,收費依據是車輛類型和行駛里程數。無論是人工發卡費還是自助收卡費等,我國現行的公路收費系統在省級范圍內實現統一的聯網收費,目前正在試點京深高速公路、京津冀高速公路環線等省際聯網收費。等等。總之,這種出口統一結算的網絡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道路交通的效率,節省了乘客的時間。
2、安全監控系統現狀――監控調度體系基本建成
高速公路狀態監測室和安全監測室是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高速公路安全監測系統一般由高速公路上的數據采集、傳輸、顯示和分發設備以及高速公路管理中心的數據采集、傳輸、顯示和分發設備組成。通過安裝在高速公路網絡上的大量監控攝像機,可以充分了解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流量、車速和車道利用率,為高速公路匝道控制提供依據。道路上的溫度、風雪、水和能見度可以為高速公路上的綜合信息發布提供數據,如攝像頭。實時了解橋梁、隧道及重要地段的交通安全狀況。
3、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現狀――處于建立系統的起步階段
高速公路綜合信息管理是精細化管理的新內容。主要包括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管理、道路管理信息管理、路況信息發布、客服中心建設、道路養護系統建設。作為一種新型的綜合管理系統,我國公路綜合信息系統的建設只是設計的雛形。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補充。
二、我國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
隨著高速公路里程的延長、路網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提高,高速公路的有效管理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高速公路的運營管理越來越依賴信息技術作為支撐,通過信息技術實現網絡化收費、網絡化監測、構建區域管理模式、提高社會信息服務水平的目標。從施工階段到精細化管理階段。然而,高速公路信息化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遠。由于歷史原因,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缺乏統一的數據集:缺乏統一字段格式、元數據集、描述語言及格式,相同數據在不同的信息系統中無法讀取、識別,造成了極大數據冗余和浪費。
2、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存在基于B/S結構、C/S結構、B/S和C/S混合結構,數據基于數據庫、文本、數據流,語言有V C++、VB、XML,內部層級有集中式、分布式、層次式,耦合程度有緊耦合、松耦合等,客觀上加大了信息共享的難度。
3、信息共享程度低:由于上述原因,數據在收費、監控以及養護、路政、規劃發展、計劃統計、財務、辦公、信息服務等業務系統之間數據流轉程度低。造成各業務系統之間的信息孤島,單個系統信息不全,整個系統信息冗余,無法充分發揮信息價值。信息系統對管理貢獻程度低:由于沒有很好把握管理需求,業務管理沒有實現電子化、流程化,沒有把管理流程嵌入信息系統,管理對系統依賴性不強,因而信息系統無法為營運管理發揮支撐作用。
4、缺乏隨需應變的技術平臺:機電系統等信息系統的設計大多依賴于行政管理體制,其通信網絡、系統架構普遍缺乏靈活性,很難適應體制的調整、管理單元的重新劃分以及增減,管理需求的變化,升級改造量增大,增加投資,降低信息系統的價值倍增效益。
因而,需要以全新的視覺重構系統,來實現高速公路信息系統數據集成、業務集成,實現業務的電子化、流程化,整合信息,優化業務,形成高速公路綜合化的信息系統
三、推進我國高速公路信息化的對策建議
1、樹立總體觀念,推進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中國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公路網。這種高速路網的完整性需要統一、高效的管理。目前,基于省的高速公路建設原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速公路網的統一管理和功能,也給高速公路網的指揮和協調帶來了障礙。同時,由于缺乏統一的指揮調度平臺,無法實現國家級高速公路狀況的檢測預警。因此,以下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應打破各省的限制,從整個高速公路網絡的角度設計系統管理系統,注重信息的交互共享和傳輸反饋,構建一個能夠適應高速公路信息化發展的藍圖。Xpressway基于整個信息網絡的可視化、可測量性和可控性。
2、夯實基礎注重基礎信息保障
隨著公路信息化的發展,公路管理需要越來越多的信息,需要收集越來越詳細的信息。因此,從各個方面提供數據已成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的工作。因此,在推進公路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信息的標準化,使信息共享更加便捷。充分發揮信息整體的有效性。
3、以點和面培育高速公路信息產業
公路信息化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設備和技術。因此,需要扶持和培育一批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設計企業。今后,要支持和鼓勵企業參與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關鍵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通過統一標準和規模化應用,為新技術、新產品的產業化提供市場。
4、建立敏感信息反饋系統
信息反饋是指及時發現計劃和決策執行中的偏差,有效控制和規范組織。如果執行過程中的偏差過慢,會在大量錯誤后發現,這會給工作帶來損失。因此,各單位必須把跟蹤、檢查、監督和反饋放在管理的重要位置,嚴格規定監督和反饋制度,定期對各種數據和信息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各種渠道建立快速、靈敏的信息反饋體系。
5、加強人才建設,以外匯為重點
高速公路信息系統的建設、維護和使用需要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因此,只有加強高速公路系統信息化人才的建設,才能保證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的穩步推進。此外,注重為現有高速公路管理團隊提供與其他國家交流的機會,培養高速公路管理系統團隊的信息技術掌握水平,不僅有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而且有利于提高團隊的整體素質。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社會發展需求的提高,高速公路的建設速度在不斷增速,高速公路管理的工作范圍在不斷擴大,管理的程度也在不斷細化。因此,提高對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質量,使其與高速公路和社會需求的提高保持同步,是擺在高速公路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艱巨且必要的任務。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就要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所以此時將數字信息化技術應用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就非常適宜。
參考文獻:
[1]李習彬.電子政務與政府管理創新.科學出版社,2014
[2]羅云錚,焦寶文.全球電子政府發展概況.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
[3]楊曉光,吳志周.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研究與實踐.同濟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