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亞妹
摘 要: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也是一種特殊性的社會性活動。游戲在幼兒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幼兒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天性,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本文從游戲和幼兒教學之間的關系出發,分析了游戲教學中的指導原則,并提出了幾點游戲化理念下加強幼兒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游戲理念;幼兒教學;策略
幼兒教育是人最早接受教育的階段,也是基礎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教育在人的成長教育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在幼兒教育中游戲已經被納入到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中,由于幼兒天生好動、好奇心強,教師要結合幼兒的特點安排恰當的游戲,利用游戲來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1 正確處理游戲與幼兒教學之間的關系
游戲教學并不是簡單的將游戲納入到幼兒教學中,而是要將游戲與學習結合起來,實現兩者的有效融合。想要充分發揮游戲教學的效果,需要正確處理游戲與幼兒教學之間的關系。
1.1 游戲與教學結果保持一致
游戲的設置不僅僅是為了讓幼兒做游戲,而是要讓幼兒能夠從游戲中有所收獲,游戲的設置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教師在游戲過程中主要是起引導作用,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教學的主人,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過程中。這就要求教師在設置游戲時,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游戲中,使幼兒從游戲中獲得較大的心理滿足感,進一步實現教學目標。
1.2 游戲的趣味性和幼兒內在需求保持一致
游戲教學雖然是由教師來安排,但教師必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這種才更容易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游戲中。教師在安排游戲教學時要加強游戲的趣味性,通過游戲的趣味性來提升幼兒的參與度,激發幼兒的內在動機,使幼兒在游戲中能夠充分利用玩具與教具,進一步表現自己的能力,在游戲中獲得樂趣。
1.3 游戲目標和教學目標保持一致
游戲的目的是為了使幼兒通過游戲提升自己的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游戲設置中需要保持教學目標和游戲目標的一致性,確保游戲的開展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對幼兒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以及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結合幼兒的情況設置游戲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從游戲環節中獲得相應的知識。例如,幼兒游戲中的搭積木以及插塑,這類游戲活動主要是為了培養幼兒的獨立動手能力、創作能力和想象力,在這類游戲中,教師可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自行創作,不要過多的指點【1】。
2 游戲教學中的指導原則
2.1 教育性
游戲教學的教育性是指游戲的開展并不是為了游戲而游戲,游戲教學的開展一定是圍繞教學目的來進行的,不能只注重活動的形式,而忽視了教學任務。游戲教學在整個幼兒教育中起輔助作用,利用游戲可以進一步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任何游戲的開展都要體現教育性。
2.2 趣味性
幼兒活躍好動,好奇心較重。在開展游戲教學中要注重游戲的趣味性,否則幼兒很難投入到游戲中,更無法從游戲中取得收獲。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保證在游戲內容、游戲形式等各個環節都具備較強的吸引力,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來設置游戲環節,從而保證游戲的趣味性,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喜歡游戲教學,從游戲教學中獲得較多的樂趣。
2.3 競爭性
游戲的競爭性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讓幼兒在游戲中積極主動的表現自己,從游戲中脫穎而出,取得游戲的勝利。但在遵循競爭原則的同時,教師需要適當的引導幼兒,游戲的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從游戲中有所收獲,提升游戲的價值,對學生進行良性的競爭引導,避免幼兒因最終結果產生負面情緒。
2.4 互動性
在游戲過程中要堅持幼兒的主體地位,幼兒之間要加強溝通合作,通過合作進而完成游戲任務。在合作過程中,能夠提升幼兒的交流和溝通,培養幼兒互幫互助的精神,提升完成任務的效率。
3 游戲理念下加強幼兒教學的策略
3.1 提升教師對幼兒游戲教學的正確認識
教師的游戲教學觀念,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兒游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因此,幼兒教師對游戲教學要有正確的認識。素質教育改革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幼兒教學中也例外,在游戲教學中要保障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游戲環節中,教師要認識到游戲教學的重要性,尊重幼兒的天性和成長規律,在游戲教學中要始終站在幼兒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對于游戲內容、游戲方式等方面的設置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的需求。由于幼兒的自制能力較差,在游戲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面對幼兒出現的問題,教師不要一味的指正干涉,這樣很容易喪失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接下來的游戲中產生畏難情緒。此外,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安全性的原則,在游戲過程中要保障幼兒的安全,對于一些存在潛在安全風險的游戲,教師要盡量避開。一些過于簡單無法激發學生興趣的游戲也要盡量避免。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完善教學方法。
3.2 保證適宜的游戲時間
游戲時間的長短將會直接影響游戲教學的效果。幼兒教師在設置游戲時,要保證游戲時間的合理性,只有在充足的時間內,幼兒才能更好的參與到游戲中,選擇合適的角色和游戲伙伴。如果游戲時間過短,幼兒剛熟練游戲規則和游戲方式,游戲就結束了,這樣幼兒很難從游戲中有所收獲,而且逐漸下去會喪失參與游戲的積極性。而游戲時間過長,幼兒則不認真對待,在游戲中消磨時間,也達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幼兒教師在設置游戲教學時,必須要保證游戲時間的合理性,根據游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安排游戲時間。例如,部分體育類的游戲時間較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的進行安排。而有些游戲則需要較長的時間,幼兒才能夠從游戲中有所收獲【2】。
3.3 教師適當參與,控制整個游戲過程
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占主體地位,而教師則起到引導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游戲過程中需要適時參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充分發揮幼兒的作用,提升游戲的價值。一般情況下,教師參與游戲的環節分為平行式、交叉式和垂直式三種形式,平行式的介入方式是指幼兒對新的游戲不感興趣或者只習慣某一類游戲而不參與其他的游戲,這時就需要幼兒教師引導幼兒參與到其他的游戲過程中,教師可在幼兒的附近,玩與幼兒不同的游戲,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參與到多元化的游戲中。交叉式的介入方式是指教師共同參與幼兒游戲,并在游戲中扮演相應的角色,通過角色之間的互動,可以增加幼兒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促進幼兒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垂直式的介入方式是指當幼兒在游戲中出現嚴重錯誤,違背了游戲的規則時,教師要及時指正學生的行為,但這種方式,容易給幼兒帶來不良的影響,在游戲教學中這種方式要盡量少用。
4 結語
總而言之,游戲教學對幼兒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游戲教學可以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幼兒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適當的開展游戲教學,嚴格遵守游戲教學的原則,確保適宜的游戲時間,要適當的參與到游戲過程中,對整個游戲過程進行控制,確保游戲教學的效果,通過游戲教學來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朱紅.幼兒游戲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摭談[J]. 好家長, 2018(24):19-19.
[2]林麗.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3):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