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晨
摘 要:接下來本文會從“互聯網+”給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帶來的影響、現階段課程設置問題、“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美工課程的體系構建三個層次,對“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美工課程的體系分析,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電子商務;美工課程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民眾購物方式越來越偏向于網購,這種方式方便快捷,售后服務比較迅速,一經出現迅速走紅。網絡技術的發展無疑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高職院校電子商務的相應課程設計也越來越豐富。但高職院校面對“互聯網+”時代到來,怎么及時作出反應,尋求電子商務專業美工課程體系的創新,滿足社會對人才相應素質需求,更好的為社會輸送更多電子商務人才成為各個高職院校不得面對的問題。
1 “互聯網+”帶來的影響
“互聯網+”時代具備自身獨特的特征,在這一時代下信息傳遞快高職院校聯系密切。“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將人類最豐富的知識在瞬息間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為高職院校教育的資源整合提供了便利條件,各高職院校之間的交流也變得越來越密切[1]。高職院校之間的交流也不在受制于地域,國內外交流越來越頻繁,從教學方式到教學內容,交流的領域也越來越寬泛。
“互聯網+”還為高職院校理想化教學途徑的實現創造了條件。當前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教學越來越趨向于“精英化”,精英化的教學離不開學校資源的整合。互聯網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將高職院校的優秀教師資源、校舍資源等資源科學整合。互聯網的開放性與遠程性還為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創新提供了必要條件。在“互聯網+”時代翻轉課、慕課等教學形式逐漸出現發展,豐富了教學方式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進一步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2 現階段課程設置問題
雖然“互聯網+”時代到來,但是不是每一所高職院校對互聯網的技術運用都十分嫻熟。傳統的高職院校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這些不足制約了高職院校教學目標的達成。在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美工課程體系方面主要表現在定位不清、專業特征課程開設不合理、實踐環節相對薄弱三個方面。
2.1 定位不清
電子商務課程是在互聯網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因運而生,這一專業的具體教學目標到底是傾向電子還是傾向商務,成為各大高職院校一直爭論不休的難題。而對于電子與商務這兩個主要方向的思考并不能說出孰對孰錯,本身這個專業就是交叉性的學科,在教學中內容的偏向應該兩方面都要顧及。因為,電子與商務的側重點一時間不能具體明確,導致很多高職院校在電子商務培養上定位也不夠明確。
2.2 專業特征不顯且課程開設不合理
電子商務本身是交叉性的學科,因此專業特征并不是很明顯,加之相關電子商務課程的開設并不是十分合理,成為當下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中日漸凸顯的問題之一。電子商務涵蓋的范圍很廣泛,知識的交叉性比較大,對學生技能要求也很多,特別是電子商務美工課程中除了必要的美工課程外,還需要學生學習商務相關的知識[2]。一小部分高職院校為了能夠更好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往往會只針對電子與商務中的某一方面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沒有與社會需要相結合,導致學生畢業之后就業十分困難。
2.3 實踐環節薄弱
電子商務雖然是一個新興的專業,但是目前小部分高職院校在課程教學中采用的內容比較陳舊,與社會需要崗位要求脫節,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相對不足,影響了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學生就業之后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但是當下部分院校的實訓、實驗等實踐性課程安排并不充足,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差。上述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理論知識很過關,但是實操卻差了很多,學生畢業后就業屢受打擊,失去就業與再學習的信心。
3 “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美工課程的體系構建
3.1 課程設置原則
“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美工課程的設置應該講究一定原則,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可以從創新、技術應用、細化崗位要求三方面入手。首先,需要高職院校創新電子商務美工課程的教學方式。高職院校美工課程教學要明確具體課程教學目標,按照目標選擇恰當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在美工課程教學中學生必備的專業技能,必須監督學生扎實掌握,切記渾水摸魚。其次,在電子商務美工課程教學中適當地技術投入不可或缺。在美工課程教學中可以引進先進網絡技術,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創造的優勢,完善相關網絡學習與教學平臺,加強師生交流。再次,電子商務專業美工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細化崗位要求。高職院校在美工課程教學之前要明確電子商務的具體定位,結合當前社會的需求與未來社會需求的趨勢,明確電子商務教學目標。在教學中要始終明確相關電子美工崗位的要求,把學生打造成具備電商知識、掌握更為科學營銷策略、能夠獨立拍攝產品并完成產品后期制作處理、具備良好的審美觀、熟練掌握PS(Photoshop 軟件簡稱)、DW(Dreamweaver 軟件簡稱)等技術的專業電子商務中的美工人才。
3.2 課程內容優化
“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美工課程的設置課程內容需要進一步優化,根據電子商務美工崗位職業能力需求,適當調整課程內容的安排,實現課程與社會需求接軌。高職院校美工課程的教學中可以構建模塊化課程、優化專業課程。第一,構建模塊化課程。在電子商務美工能力分析基礎上,根據電子商務所需要的職業能力素養的不同,構建更為科學的課程模塊,用以保障高職院校美工課程教學的科學性與學生美工能力培養。第二,難點課程詳細講解。在講解電子商務美工課程中的難點時,教師可以多次進行講解,加深學生印象,以求獲得不錯的教學效果。在難點講解中還可以利用模塊化講解方式,從簡單到復雜逐漸深入,方便學生理解與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美工實力。在講解中還要為學生提供相應實踐機會,精簡部分理論知識,讓學生有更多時間投入到實踐中去,在理論知識講解完畢后讓學生及時進行實訓,加深學生對課程理解,提高學生美工能力。
3.3 實踐環節拓展
“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美工課程的設置離不開適當地實踐。首先,適當增加專業美工課程實踐課程的課時,讓學生能夠全面了解整個電子商務美工工作中需要完成的具體工作內容,以及需要完成的程度與具體工作順序等。其次,實踐的課程需要與社會接軌[3]。在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美工課程設置中學校可以加強與校外企業的合作,讓學生利用假期的時間可以有機會到美工相關的企業實習,在實習中學生更容易掌握崗位的具體要求,調整自身的不足,進一步完善自身專業技能,更加適應社會需要。再次,高職院校可以完善相關的平臺。網絡平臺的完善可以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交流中不斷修正自身,進而塑造更加適應社會需要的自我。
4 總結
“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電子商務有了進一步發展,互聯網以其自身獨有的特征促進了高職院校美工專業的發展,同時為美工課程體系的創新提供了便利。而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美工課程的體系設計中一定要注重科學性與可行性,培養更多更優秀更適應社會需求的學生,為社會進步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雪麗.“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類課程設置研究——以江西省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32):102-108.
[2]馮劍英.“互聯網+”時代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視界,2018(2):104-105.
[3]曾玲.互聯網+時代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7(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