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平
摘 要:傳統的大學英語口語課堂仍然是教師教授語音知識或者提供話題供學生討論。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要么是機械式地模仿或者被動接收,遇到較難的話題或者平時接觸較少的話題,有的學生選擇沉默或者直接放棄課堂參與。多模態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過去沉悶的課堂氛圍,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課堂更具有生命力。學生對語言的認知,口語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學生積極動口,動腦的參與式學習使語言知識的內化進一步得到增強。
關鍵詞:多模態;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
目前我校實施兩周一次口語課,雖然是單班授課,但由于授課形式比較單一、學生課前準備不充分、教師上課信息輸入不太豐富等多重因素影響,我校口語教學學生滿意度和教師滿意度普遍較低。由于課時有限加上較重的教學任務,學生普遍反映在課堂上口語實踐的機會很少。針對課時問題以及學生的焦慮,教師可以嘗試線上和線下雙線教學模式,并設立相應的課內外監督機制,從而達到提高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效率的目標。在這種雙線教學模式下,教師應鼓勵學生課外學習和課堂學習相結合,課外以小組討論和學生準備相關教學任務為主,課堂以學生展示和總結反饋為主。這種教學模式既可以節約課堂時間,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大學生作為年輕的文化群體和知識群體,是新媒體使用者最前沿、最活躍的群體之一。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何利用好新媒體服務于我們的教學特別是互動性比較強的口語教學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1 多模態教學理論
20世紀80年代哈佛大學認知心理學家加德納(Howard Garner)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對我們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傳統智力理論認為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是以這兩者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種能力。而20世紀80年代哈佛大學認知心理學家加德納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定義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決問題并有所創造的能力。他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八種主要智能:語言智能、邏輯一數理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他提出了“智能本位評價”的理念,擴展了學生學習評估的基礎;他主張“情景化”評估,改正了以前教育評估的功能和方法。
20世紀90年代,多元智能理論傳到中國。無論是孫余彬,張洪波合著的《教育教學的重大理論貢獻-多元智能理論》,還是歐陽榮華,趙志毅合著的《美國教育理論的研究和發展》,鄧達森的《新的教育理念與基礎教育改革》等文章都提出一個共同的觀點: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的確是對教育教學理論的重大貢獻,是一種全新的符合社會發展的理論,對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也將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目前,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績斐然,有目共睹。大學英語課堂亦可以借助多元智能的豐富活動形式來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在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智能。
2 多模態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設計
本研究采用行動研究的方法從而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手段與模式及評估的多模態化的口語教學模式。
行動研究主要內容:
1)分組:根據對學生的多元智能傾向的調查,在開學初成立5-6人為單位的口語討論和學習多元智能合作學習小組。每個組員要根據教師提供的課前導學視頻或任務,積極參與小組討論,與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自己明確的不可推卸職責與角色。在實體課堂中,各學習小組必須完成指定的各種學習和口語交際活動,完成活動后,小組進行自評,互評和教師總評。以30人班為例, 可以分為6組, 每組5人。六個組的成員在智能傾向的選折上有明顯的一致性:有的是喜歡音樂的音樂小組,有的是擅長語言表達的語言小組,有的小組成員比較外向并且善于交際,有的小組極具表演才能,有的小組是可以接受任何挑戰的綜合性小組。各個智能小組任務的選折可以根據各自的智能特征確定。同時,在各組內部,每個組員也有各自的具體角色,不可推卸責任,要保證人人參與口語交際。
2)基于任務的課前導學:以電影(movie)話題為例,翻轉課前通過學生QQ 群或超星移動發布在教師中心錄制的微課教學資源和課件及導學單,并提供學生感興趣的經典動畫電影“獅子王”片段。供學生進行語音語素的學習,電影配音,片段表演和大學文化生活表演與練習。學生先根據微課和導學文件,獨立學習,聽音頻,看視頻,然后在期初組建的同質智能小組中進行討論,完成老師發布的符合各自小組智能傾向的任務。小組任務要具有個性化特征,及根據學生的智能傾向興趣或是學生的自愿來確定。如
音樂組:聽《獅子王》主題曲,填詞并標注出歌詞中不完全爆破與連讀現象,小組選擇一首勵志英文歌曲演唱表演。
語言組:觀看《獅子王》片段視頻,完成劇本聽寫與模擬配音。
表演組: 觀看《獅子王》片段視頻,背誦獅子王劇本并進行角色表演。
內省組: 介紹與電影片段相關的另外一部經典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父與子的一段對話,并志愿選擇歌曲演唱,電影配音。
交際組:自編一部展示代溝的微電影,要求現場展示或課前錄制好上傳到在線平臺,上課時大家欣賞并評論。
自然(綜合組): 可以選擇前五個小組中的任何一個表演活動。
3)課堂中,教師邀請各個智能小組就各自的任務進行展示,如,針對“movie”這個主題,讓音樂小組演唱“獅子王”的主題曲;讓語言小組對“獅子王”的劇本進行英文介紹并進行模擬配音;讓表演組對“獅子王”部分片段進行模擬表演;讓交際組進行微電影的表演或展示。這樣,學生在娛樂中可以提高語言素養和表達水平。當各個智能小組表演完畢之后,教師針對學生的語音,語言內容,交際技能三方面給予學生即時的形成性評估與反饋,讓學生評價出最佳表演組,并給出理由,提出建議,最佳表演組和最優小組成員可以得到一定物質和平時加分的獎勵。讓生生,師生之間全面互動。
3 結語
傳統的大學英語口語課堂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教授語音知識或者提供話題供學生討論。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要么是機械式地模仿或者被動接收,遇到較難的話題或者平時接觸較少的話題,有的學生選擇沉默或者直接放棄課堂參與。有了職責分工明確并且大家愛好興趣一致的學習小組之后,各成員之間相互約束,相互影響,相互幫助。在這種氛圍下,學生學習的熱情得到了很好的調動,主動學習的動機不斷增強。上課之前,各小組成員在線上,線下展開熱烈的討論,小組成員不時相互找到缺點并給出合理的改進措施。此外,如果課前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學生還可以與教師在線交流,獲得老師及時性的幫助。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也得到進一步增強。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融洽,所有這些都有利于良好教學效果的形成。
課堂上各小組展示自己豐富多彩的活動,并且各小組要選出一名同學對本小組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各小組展示完之后,各小組之間還應進行互評。最后教師對本班所有小組的表現進行總體評價。這種“自評-互評-教師整體評價”的教學模式不但提高了學生對課程的整體要求和口頭表達能力,而且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在這一過程中也得到進一步加強。多模態的課堂改變了過去沉悶的課堂氛圍,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課堂更具有生命力。學生對語言的認知,口語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學生積極動口,動腦的參與式學習使語言知識的內化進一步增強。
參考文獻
[1]胡壯麟.社會符號學研究中的多模態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1):P1-10.
[2]潘海燕.多模態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視頻材料的應用策略[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上):157-159.
[3]張德祿.多模態話語理論與媒體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教學,2009(4),P4-7.
[4]張慶宗.外語學與教的心理學原理[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11
張振新,吳慶麟.情境學習理論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5,01:125-127.
[5]曾慶敏.多模態視聽說教學模式對聽說能力發展的有效性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6):72-76.
[6]朱永生.多元讀寫能力研究及其對我國教學改革的啟示[J].江蘇外語教育,2008,(4):10-14.
[7]劉芹.教育生態環境下分層次遞進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究---以上海理工大學為例外語界[J]2013.5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8]焦建利,賈義敏.學習科學研究領域及其新進展——“學習科學新進展”系列論文引論[J].開放教育研究,2011,01:33-41.
[9]賈義敏,詹春青.情境學習:一種新的學習范式[J].開放教育研究,2011,05: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