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冬英
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四川 彭山 620860
當前高校法律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提高自己教學質量的發展。要培養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是當下的首要任務,只有學生對法律專業感興趣了,他們的法律知識水平才能不斷地提升,最后才會靈活地使用。作為老師需要給學生們提供好的平臺,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法律活動,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這樣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隨著教學手段的不斷增加,各科教學老師也在不斷提高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教師需要開展法律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自主學習法律的能力。此外,加強自身的修養和學識也是幫助學生提高法律意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為只有老師們的教學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學生們會順其自然地認可和喜愛老師,并以老師為榜樣學好法律知識運用法律知識。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加強同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理解法律的能力,增強學習興趣。
緊隨新媒體時代快速的步伐,也直接影響了高校大學生的生活和教育。學生們在使用新媒體的過程中不僅僅提供優質的服務,也逐漸暴露了一些問題,其顯著的問題主要是:
處于大學時期的大學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逐漸成熟,但是社會中的一些事物也會影響他們的三觀發展。尤其是在法律這方面,存在著很多的錯誤意識和錯誤指導,這個時間段的大學生對外界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很容易導致他們的三觀出現兩極分化的處境,良好的法律教育和良好的社會環境能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社會上有些不良的社會現象可能會使他們陷入沉迷和走錯方向,這就要求大學生要善于分辨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好壞。由于新媒體信息流動性高,所以社會上還有一些不良的社會輿論也會導致很多大學生的三觀被扭曲,從而也間接影響了他們法律意識被扭曲現象,這些不良的信息在滲透著大學生的生活,也慢慢侵蝕著學生們的三觀。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也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傳統教學方式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一方面傳統的教學方式面臨挑戰,另一方面,隨著網絡教育的普及,網絡教育固有的弊端也開始逐步顯現。
隨著新媒體教育的發展,和其自身所具有的便利性,很快得到同學們的廣泛接受和喜愛,對其依賴程度也不斷提高,高校也逐步開展多媒體教學的模式,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被廢棄,原來的法律教學模式難以展開。
教育模式的發展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法律教育的發展也不例外,應該與時俱進。學校需要積極主動地從各個方面構建基于新媒體的教育平臺。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加強同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大學生的生活,縮小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根據大學生接觸到的信息對大學生進行相應的法律教育,保證法律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新媒體教育的出現使法律教育更加有效和便捷,法律教育更加實時。
當學生們使用新媒體時代的平臺時,學校應該倡導并不斷引導他們,以防止學生的法律意識薄弱。學校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防止學生受到不良社會信息的干擾,導致學生生活價值觀的扭曲。這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許多高科技產品被用來輔助學生教育比如新媒體,新媒體的廣泛使用給學生帶來了很多新的機遇和挑戰,校方如果不能緊隨時代潮流,或者保持舊的傳統教學模式,學校在教育方面要取得巨大進步是非常困難的。學校只有利用好平臺,實現平臺之間的優勢互補,學校的教育才可以繼續發展,學生的學習才會進步,提供給學生們的教育也會不斷完善。
在學校開展大學生法律教育時,需要利用一些新媒體載體慢慢滲透到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中去,只有這樣,學校的法律教育才能在學生的生活中發揮出更好的作用,并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法律知識。學校可以采用相關交流軟件,取得與學生之間的聯系,使用當下流行的新媒體載體促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有利于老師對學生生活的理解,也能更好掌握學生法律意識教學的重點和切入點。
新時期高校應該抓住機遇利用好新媒體時代帶來的便利,創造更好更優越的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