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海紅 舒萍華
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萍鄉 337000
不管是對于大陸法系而言還是普通法系的國家而言,其大學法學的教育都是素質教育與職業化教育兩者進行結合的產物。因此在當前法學教育的改革應當以培養目標觀念為基礎,大體的說來便是法學教育不單單需要對其進行傳授相關的法律知識,并且也需要重點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于法學教育的改革方面,我們必須要將培養的目標作為改革的前提,也就是說,法學教育不僅要將傳授法律知識作為主要內容,而且還要對學生進行緊貼生活、聯系實際的培養和訓練。綜上所述,經濟法是法學四門核心課程其中一門課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經濟法的改革應該建立在經濟法的職業進教育以及職業思維培養的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對應的教學疑難的正確有效地引導,使學生對相關的教學資源和知識探索在自身獨立思考、分析、探索、實踐的過程中,能在自我意識主導的學習領域中,對相關的出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創新問題解決方案。在學習理念和學習方式的效果展示以及在不斷地實踐過程中,使相關的學習模式體系也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健全。
對于經濟法教學的改革而言應當從什么角度進行著手,這是當前我們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也是經濟法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之一,我們從表面的情況來看,應當需要對其進行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機制,但是在進行實施的過程當中,我們需要按照實際情況,使其不同的專業對于人才的培養方式應當采取不同的方法,只有對于調研報告來講,它既需要有著數量方面的要求,也有著質量方面的高標準,高要求,那么我們就可以看出,調研報告它是對人才的需求標準。
但是在當中,諸多的調研報告當中往往只有著對于方案的補充,并沒有其他的作用,其指導意義具有單一性。那么,我們便需要從學校的角度來進行思考,以事實為依據,科學預算出在未來的時間當中財經類學生的數量以及市場的需求,接著還需要重點的關注行業中的變化,使其教學的課程也能隨著市場的變化從而進行改變,緊隨時代發展“隨機應變”,而不是一層不變,讓其成為真正有現實指導意義的“活”的學科,同時,做到將企業課程和學校課程兩者進行結合,有效的開發出各個職業所對應的系統化課程,服務各個領域,為廣大社會推薦實用性人才。不僅如此,我們還需要注重培養從事經濟法職業方向所需的綜合應用能力,在最大的限度當中加強人才培養的效率,體現人才教育培養的多樣性和層次性,發揮人才教育培養的終極目標。經濟法教學更應該加強教學改革的實施,逐漸朝著統一化和模式化發展,向著向科學化、職業化轉型。另外經濟法教學改革必須要與相關教育部門協調。另外對于老師而言,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擔當著重要的角色,他不單單是學生的指導者,并且他還是教學方案實施的組織者,因此在當前進行經濟法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需要努力的擺正自身的位置。
(一)大力的進行培養頂層設計和整合資源能力的專業人士。想要在最大的限度當中使得經濟法教學能夠得到有效的實現,就需要老師的幫助以及配合。那么,首先我們需要在學習當中培養一批具有高素質高知識的頂層設計人員,在這一個選擇人才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注重老師的專業知識,另一個方面需要了解老師對于當前經濟法改革的看法,充分的了解老師的想法,從而納入專業的隊伍當中。
(二)提高經濟法教學改革實施中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想真正實現經濟法教學改革中職業技能教學與職業思維培養,還必須要提高經濟法教學改革實施中教師的教學水平,主要是因為老師在這一個過程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教師的專業水平程度如何,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因此想要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教師的水平,那么就需要大力的加強老師的專業素質以及知識,加強師德建設。想必對于經濟法教學改革中職業技能教學與職業思維培養,是非常有利的。
(三)構建一只完整的經濟法教學改革團隊。在院校當中應當積極的構建起一只高素質的教學團隊,使其能夠為經濟法教學改革打下穩定的基礎。另外,在院校當中還需要對于老師的數量進行掌控,在最大的限度當中保障老師與學生的比例能夠呈現出合理的狀態,不會出現較大的差距。總體的說來在當前對于老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了,需要得到整個院校的配合,因此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以及較多的精力來完成其建設的內容。
(一)組織相關的學者以及專家來進行講座。對于經濟法而言這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因此老師的實物操作經驗便顯得十分重要了,但是當前從事經濟法教學的老師往往都是理論性較強,而實踐呈現出較弱的情況。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學校教導出的學生往往只有理論方面的知識卻缺少實踐經驗,對于這樣的一種情況,院校應當聘請一些相關的人員來為學生傳授經驗,讓學生能夠通過他人的講解從而吸取經驗應用到實踐當中。
(二)班級中鼓勵學生采取模擬的方式。雖然法律實務課程中有著相應的模擬演習,但是卻受到了教學實踐的限制,使其不能合理的開展,因此在當前老師應當積極的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組織他們開展適當的自助模擬法庭演習。在演習的過程當中,老師只能做為一名旁觀者不能參與到其中影響學生的演習。在進行演習的時候,模擬開庭的案件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編造的,一切以開發學生潛能為主旨。
(三)充分的發揮出實習的作用。當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法律知識時候,老師應當設置一個讓學生了解不同法律專業的知識,并且使得學生能夠將自身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的過程當中,從而來檢驗學生的學習狀況。另外為了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部分法院將實習生視為不用花錢的免費勞力,讓他們從事一些與審判毫無聯系的工作之弊端,我們應當在學生參加實習前與相關的實習單位進行溝通,按照不同學生的能力,合理的安排到不同的崗位當中進行實習,從而在最大的限度當中充分的發揮出實習的作用。
經濟法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法學學科,經濟法教育中將提高學生的法律應用能力以及思維,技巧作為培養法律職業技能教學的主要內容。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對經濟法知識理論的理解,另一方面滿足了當下社會對經濟法學專業技能培養的需求。總體的說來,在當前的教學當中,為了能夠最大限度讓學生跟隨社會的步伐,使其所學的經濟法應用到實踐中,需要通過不斷的努力才能實現經濟法本身的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