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具有悠久歷史與文化,特別是音樂藝術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風格與形式。二胡是我國傳統民族樂器之一,漫長歲月發展進程中二胡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將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融入其中,有效彰顯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隨著社會發展與變化,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根本性改變,精神文化需求成為民眾需求的新重點。二胡演奏事業要在繼承傳統基礎上保持創新發展,積極借鑒其它樂器特點以實現二胡的跨越式發展,展現新時代的精神面貌與藝術形態,這也有助于保持二胡藝術旺盛生命力,推動我國音樂藝術與文化事業快速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對現當代二胡演奏技法的發展與創新展開研究。
【關鍵詞】二胡;演奏技法;發展;創新
【中圖分類號】J631.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二胡演奏發展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它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活、勞作及藝術創作中逐漸發展成型的,中國人的精神與思想的集中體現?,F當代二胡演奏進入了全新發展階段,二胡演奏者及教育者圍繞二胡演奏技巧展開了深度研究,二胡創作包含了人民對音樂的情感,思想表現力與藝術表現力均呈現出極大張力。
一、傳統二胡演奏技巧的繼承
中國具有幾千年歷史,音樂藝術在漫長歲月長河中誕生了大量精彩優質作品,傳統音樂在當前社會環境下依然具有強大吸引力,流傳下來的音樂作品及民族樂曲均具有鮮明的代表性,而這些作品之所以能夠在當下贏得人民的喜愛主要是因為藝術形象與藝術思想在當前依然影響并熏陶著我們。現當代二胡演奏是建立于傳統演奏基礎之上的發展與創新,優秀的傳統二胡演奏技巧是二胡發展的堅實基礎,繼承傳統能夠積極吸收二胡演奏的精髓與內涵。時代的發展推動了音樂藝術發展方向的轉變,二胡演奏技巧隨之發生變化,二胡演奏技巧創新與二胡演奏技法繼承之間相互補益。
回顧二胡近千年發展歷史,大量經典作品與優質曲目依然廣為流傳,代代相傳作品共同構成了二胡的藝術內涵,藝術情感的融入進一步激發了作品演奏的感染力。例如《二泉映月》是我國二胡樂曲的典型代表,這首作品是阿炳在長期流浪生活中不斷演繹、加工并創作而成的,動人的旋律與高亢的旋律通過二胡低音音色渲染得到很好表現。現當代二胡藝術家在傳統作品基礎上持續創新,二胡音樂的演奏技法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例如快速換把、快速換弦、快速兩手配合等等高難度技巧的創作與應用充分體現出二胡藝術在現當代的發展性與進取狀態。二胡演奏技法的創新推動了二胡音樂的可持續發展,優秀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充分繼承。二胡演奏技法的創新為傳統民族音樂藝術與傳統民族文虎發展增加了濃郁色彩,一脈相承的優秀作品繼承使得二胡呈現出獨特藝術魅力,二胡演奏與二胡作品在這個進程中保持更好的發展態勢,有效融入了中華民族人民的精神世界。
二、二胡演奏與中西方演奏技法的融合借鑒
二胡演奏要表現出作品與演奏者內心豐富的情感與思想,在運用傳統演奏技法的基礎上積極引入現代演奏技法能夠確保二胡演奏更好地實現表達需求。傳統與現代二胡演奏技法不僅僅借鑒了我國樂器,同時也融入了西洋樂器演奏技法與表達方式。現當代二胡演奏不僅僅表達出傳統作品豐富的情感內涵,利用全新演奏技法實現了藝術的移植與創作。中國二胡藝術家始終在保持著不斷創新與探索的積極態度,例如五四時期演奏家劉天華、民間音樂家華彥鈞等等都為二胡演奏技法的創新做出了大量貢獻,而且他們在二胡作品中積極融入時代思想??旃?、新把位、不同弦法等全新演奏技巧在建國后被創造并應用于二胡演奏之中,在朝氣蓬勃的八十年代,很多利用全新演奏技法創作的、迥異于傳統二胡音樂形式的作品涌現出來。改革開放后,西洋音樂開始大量進入我國,二胡藝術家積極將西洋樂器演奏手法移植到二胡演奏之中,這極大地拓展了二胡演奏技巧,二胡藝術的發展超出任何傳統時代,有效把握了時代脈搏,反映出當代中國人民對藝術和審美的追求。積極借鑒多重元素、保持二胡原有特色、實現二胡的融合發展,這是符合當前音樂藝術發展潮流的。在演奏技巧創新發展進程中要保證恰到其份的借鑒,避免失去了二胡本體或迷失在創新之中。
《光明行》是華彥鈞先生創作的二胡作品,他在這首作品中借鑒了大三和弦的琶音作為轉調方法;《改進操》中利用了我國古琴旋律特點,實現了不同民族樂器演奏方法的移植。又如《空山鳥語》在演奏技巧上借鑒了傳統民間技藝,通過模擬自然的方式提升了作品靈性,使得這首作品顯得更加活潑生動;《燭影搖紅》在創作過程中選擇了三拍子和變奏曲式結構,這使得作品在演奏過程中能夠體現出更為優美自然的旋律。近現代我國涌現出一大批二胡藝術家,他們對演奏技法的理解進入了嶄新階段,音樂與生活的關聯性不斷加強,二胡演奏過程中的表現空間得到了進一步拓展,豐富多樣的演奏技法使得聽眾更好地感受到二胡的創新性。二胡演奏技法在現當代對于中西方多種樂器的借鑒體現出二胡與時俱進的創造性,這也使得二胡演奏更加富于變化,這也為二胡作品的編曲創新提供了更有力支持。
三、二胡演奏技法創新發展方向展望
技法傳承與創新是二胡發展的根基,在繼承基礎上有序創新能夠開拓二胡發展的新局面,推動多種演奏風格的形成,實現二胡藝術的穩步健康發展。近年來二胡藝術呈現出可喜的蓬勃發展態勢,藝術院校紛紛開設了二胡相關專業,二胡愛好者數量持續增加,社會對于二胡音樂創作及藝術發展保持了高度熱情,多元化的演奏方式及演奏內容都得到二胡創新發展具備了現實條件與深遠潛力。藝術來源于生活,這并不是一句空話,二胡演奏技法的創新要充分參考并借鑒傳統技法特點,基于現代音樂發展潮流及人民欣賞需求展開有序創新,否則技法創新只能成為一句空談,很難將具有深刻內涵的藝術表演方式呈現在廣大觀眾面前。
傳統與現實在二胡發展過程中的交匯融合要求二胡學習者、演奏者和創造者必須保持嚴謹認真的態度,取其精華而去其糟粕。移植和改變是二胡演奏技法創新的兩種主要方式,通過借鑒中國樂器與西洋樂器演奏技法能夠極大地豐富二胡表達方式,利用二胡完成更為多樣且復雜的演奏。
現當代二胡演奏技法創新主要包括兩個方向,分別是一般性技巧拓展,另一種則是全新技法創造。前者已經取得了較為豐碩成果,例如右手慢長弓,演奏者逐漸改變了追求悅耳的傳統要求,轉而嘗試通過持續長音推動其向“噪音”狀態轉換,表達出悲涼的情感,滿足了某種特定情感表達需求。一般性技巧創新主要是為了滿足情感與思想表達的需求,而不僅僅是簡單地追求技藝多樣化,藝術表達形式與表達途徑均得到了有效拓展,敲擊弓、拍桶皮、彎柱法等等均可以歸為此類。全新技法創造則是在傳統演奏技法理解與研究基礎之上,結合二胡發展創造出來的全新研究技法,例如“雙簧演奏法”誕生于上世紀中期,但這種表達方式存在音量弱、速度慢的問題,而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技法的不斷成熟,這些問題逐漸得到了解決,技法得到有效推廣。隨著二胡樂曲內容與形式的改變、二胡應用范圍不斷拓展、音樂藝術持續發展等等條件的轉變,二胡演奏技巧也必將得到進一步創新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秋江.二胡演奏藝術傳統繼承與創新發展的思考[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S2):6-9.
[2]張曉娟.二胡移植、改編樂曲及其對二胡演奏藝術的影響[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9,23(3):42-44.
[3]汝藝.王建民二胡狂想曲創作與演奏分析——兼談當代二胡演奏技術的創新發展[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8(4):160-167.
作者簡介:郭悅(1990—),男,湖南省長沙市,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表演(二胡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