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引入中國以來,給中國的音樂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不僅在音樂教材、教育理念方面有所體現,還打開了音樂教學方法的新局面。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采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還能夠提高學生音樂素養。本文結合了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論述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國的發展及對中國音樂教育造成的影響。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國音樂教育;本土化
【中圖分類號】J60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奧爾夫音樂教育是由德國著名的兒童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先生提出的。這種教育理念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全世界音樂教育領域的關注。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我國教育學領域的相關專家和學者對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進行了研究,并結合我國的實際進行了融合與推廣,使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我國的音樂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國的引進和發展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基本思想形成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以“原本性”作為核心,倡導綜合性音樂教育理念。1950年,奧爾夫的5卷本《學校音樂》教材正式出版,奠定了他新穎、獨創的兒童音樂教育體系。
廖乃雄教授在1979年去德國考察時,首次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引入我國。經過眾多專家學者幾十年的辛勤研究、探索和發現,奧爾夫音樂教育法在我國開辟了音樂教學新天地。此后由施奈德夫人訪華、李坦娜成立奧爾夫音樂會等,使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日漸壯大,運用領域越來越廣,被引入幼兒園音樂教學的次數越來越多,也逐漸被他人所熟知,在我國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我國各大城市都開始建立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師資培訓機構,一些藝術類院校也開始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進行教學。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向前推進,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逐漸成為了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被廣泛運用于我國的音樂教育之中。
二、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的主要特征
(一)“原本性”
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認為,學習音樂的學生,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其身心都處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如果這段時期的孩子能夠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對其未來的發展和正確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的形成都有著非常大的積極影響。音樂教育的內容、教學手段都應該是綜合性,因此應該將音樂的諸多元素整合為一體來進行音樂教學,除此之外還能將音樂領域的知識和其他領域的知識相融合,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音樂能力積累體驗區。
(二)自己參與的音樂
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認為,在音樂中人不能僅僅只把自己當做聽眾,還應該把自己當成表演者參與到音樂中去。這也表明了,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們創造大量的音樂實踐的機會,例如音樂表演和音樂創作等。這樣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能夠更加充分的體驗音樂內容,以便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認知。在整個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僅只是作為一名聽眾,更要以演唱、律動、演奏等方式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
三、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影響
(一)教育理念上的轉變
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的不斷革新,傳統的教育模式難以適應時代發展。從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中可以看出,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應該注重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利用先進的教學工具、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進行“原本性”的綜合性音樂教育。隨著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引進,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在我國得到不斷的發展。在我國在音樂教育改革中引用了先進的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這種改革使中國的音樂教育逐漸擺脫了傳統教育的束縛,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綜合音樂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注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這種教育理念的轉變是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向著中國本土化文化轉變的體現。
(二)奧爾夫音樂教育實踐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影響
隨著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的傳播,各高校音樂課程的教學方法都開始逐漸加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尤其是學前兒童音樂教育運用更為廣泛。加之更多的學者和專家深入研究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并且有針對性的建立許多研究課題,使其能夠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思想與中國本土文化完美地融合起來,從而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教育模式。
四、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中國本土化的制約因素
在中國推廣和應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中國音樂教育的發展,還能夠促進中國音樂教學模式和課程的改革。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實現中國本土化也受到一些制約因素的影響。第一,民族文化的制約。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從原始社會至今,雖然教育的發展一直向前推進,但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縛,對學生采用傳統的強制性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難以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主張,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是互動的、在活動過程中應該解放學生天性。這種教學模式與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第二,音樂教育體制的制約。在中國的傳統教育體制背景下,老師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反而忽視了學生審美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因此,為了使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能夠實現中國本土化,就需要打破傳統教體制的束縛,進行變革;第三,受到了硬件條件的制約。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是由德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奧爾夫先生提出的,但是我國與德國的音樂教育環境和教育體制相差較大,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作為支撐,所以為了使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能夠實現中國的本土化,我國需要加強對中國音樂教育資源的投入。
五、結語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孩子學習音樂有著顯著的成效,是能夠促進孩子未來發展的一種教育方式。在中國引入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不僅可以加深我國人民對音樂教育的認識,還可以不斷豐富了音樂教育的教學模式。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為了使我國的音樂教育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我國應該將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做實做好本土化運用。
參考文獻
[1]張雷雙.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中國的傳播與實踐過程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06.
[2]柴麗沙.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我國推廣中的得與失探析[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5.
[3]吳明靜.變動不居與時偕行—奧爾夫音樂教育專家談奧爾夫教學法在中國的本土化實踐[J].中國音樂教育,2016(12):4-10.
[4]張香君.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國本土化的研究與分析[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0.
[5]王麗新.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本土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龔方圓(1983—),女,漢族,云南楚雄,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