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秋 李美澄
【摘要】鋼琴教學是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重點必修課,對學生音樂素養提升有著重要作用,還能讓學生正確認識音樂教育工作的意義。有鑒于此,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教師必須改變觀念,深入分析現階段高校鋼琴教育的不足之處,采取有力措施,不斷進行改革,提升高校鋼琴教學的整體水平,充分發揮鋼琴教學的作用。本文首先對我國當前高校鋼琴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分析,針對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進對策,希望為高校鋼琴教育的改革提供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高校鋼琴教學現狀
(一)學生專業素養整體水平不高
當前,國內高等院校招生的規模不斷擴大,學生數量也因此激增,使得生源質量水平有所下降,部分學生素質偏低。藝術院校在招生時,會對學生的素質提出一定的要求,大部分學生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從而奠定扎實的功底,但是這部分學生在文化課程方面投入的精力較少,導致其文化素養水平較低。最近幾年來,為了讓更多在專業方面具有天賦的學生進入藝術類高校就讀,教育部開始下調招生分數線,部分文化水平較低的學生在短時間內強化專業技巧,然后成功進入藝術類院校就讀。導致學生技能水平及職業素養不達標,同時也給高校鋼琴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
(二)師資匱乏,難以滿足實際需求
高等院校音樂專業招生規模擴大的同時,教師的工作負擔也越來越重,傳統的“一對一”模式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導致教師工作負荷增大。此外,部分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難以適應高校的教育形勢。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一對一”模式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鋼琴教育事業的進步,這一教學模式本身也符合鋼琴藝術的規律。但是,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導致高校出現師資匱乏的現象,使得在具體的實踐中,鋼琴教學實踐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
(三)教材的選擇不合理
初入院校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成長環境不同,基礎水平參差不齊,導致音樂教學的目的性及教學曲目的針對性有所下降。部分學生的鋼琴基礎較為扎實,學習時喜歡一些難度較大的作品,十分注重技術方面的訓練;而部分學生基礎較為薄弱,甚至從未接觸過鋼琴,在演奏時不何該如何著手,無法獨立地完成作品。現階段,高校鋼琴教材明顯缺乏科學性,鋼琴教師所采用的教材并不統一,沒有形成相應的體系,導致教出的學生能力和素質不匹配。
(四)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就現階段的高校鋼琴教學而言,教師所采用的模式仍然以口傳心授為主,很少有意識地融入高科技,也未能發揮技術的作用,導致鋼琴教學水平難以有效提升。此外,部分教師更為注重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技巧,卻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部分教師在教學時重點強調大小調音階的練習,只關注學生彈奏水平的提升,卻忽略了引導學生把握及理解作品的風格及情感表現,也沒有重視培養學生的伴奏能力及實際應用能力。
二、提升高校鋼琴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一)合理優化鋼琴教材
科學系統的教材是保障教學質量的基礎,教師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在充分考慮學生能力的情況下制訂一套完善的、真正適合學生的鋼琴教材。第一,鋼琴教材必須要突出鋼琴的藝術性和技能性。學生只有在掌握技巧的前提下才能演奏好鋼琴,因此,教師必須要加大技巧訓練的難度和強度,要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練習增強手部的靈活性,掌握不同音階的演奏技巧。第二,確保教材必須真正發揮作用。教師可以將部分伴奏作品納入鋼琴教材之中,比如歌曲伴奏或者是即興伴奏等,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伴奏能力,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第三,要重視教材的協作性。為了不斷增強學生的演奏能力,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合作性的曲目并將其編入教材中,通過學習有效提升學生的協奏能力。
(二)創新教學模式
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的模式以“一對一”為主,但是這一模式本身存在局限性,已經難以滿足高校鋼琴教育的需求。因此,為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不斷提升學生的鋼琴素養水平,教師必須對教學模式及方法作出調整及創新。在教學時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時有選擇性地采取恰當的模式,常見的有小組課、音樂會等幾類。小組課也即教師專門針對部分學生進行的教學活動。采用這一形式需要結合教學的內容及學生基礎,以及教學目標,將學生分成一個個小組,針對不同小組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形式,較為常見的有討論課、觀摩課和實踐課等。集體課是一種全員參與的教育活動,全班學生可共同參與,具體包括欣賞課、鋼琴理論課等。在對學生基礎進行全面分析的同時,有區別地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從而加快學生的學習速度,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水平。
(三)合理運用現代技術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技術使人們的生活及工作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為提升鋼琴教學效率,教師必須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功能,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從不同的渠道及平臺搜集鋼琴資料,比如,與鋼琴相關的視頻或者樂譜,將所有資料制作成電腦文件并妥善保存,建立完善有關鋼琴藝術的信息數據庫,為所有學習者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料,方便學生隨時進行查閱和學習。同時,要基于互聯網完成資料共享,確保學生能夠自由地獲取自己想要的資料,自主積極地進行學習,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能力。
(四)培養和提高學生即興伴奏的能力
高校鋼琴教師不僅要注重技巧方面的傳授,同時還必須采取有效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必須通過自學提升能力,掌握不同的教學方法,具體包括教學研究及教學的基本內容。教師必須要全面掌握鋼琴教學的方法,熟悉鋼琴教學模式、內容及原則,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教學的水平。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訓練。即興伴奏是實踐與理論相互結合的產物,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練習夯實基礎。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將伴奏實踐及基礎課程緊密地相互結合,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優秀的作品來提升自己的伴奏能力。此外,音樂教師還應當多鼓勵學生積極地從事音樂作品的創作,使學生通過大量的實踐提升自己的素養水平。此外,教師還要提供大量的機會引導學生進行藝術實踐,例如,讓學生主動登臺演奏,通過伴奏實踐豐富自身的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伴奏技巧,增強伴奏能力。學校還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習機會,確保學生通過實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職業素養。
三、結語
總之,現階段,高校鋼琴教育教學仍然存在相當多的不足,比如教材編制科學性低、教學理念及方法過于陳舊、缺乏專業的教育人才、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等。以上問題使得鋼琴教學質量水平難以得到提升,導致學生素養無法提高。因此,必須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比如創新及優化教學模式及方法、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舞臺實踐機會等。唯有如此,才能不斷加深高校鋼琴教育改革的程度,通過音樂教學顯著地提升學生素養,為社會培養大批具有較高音樂素養的優秀人才,在有效促進高校鋼琴教育事業發展的同時,引導學生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真正在社會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參考文獻
[1]孫韻.高校鋼琴教學的問題與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黃河之聲,2017(9).
[2]李禎玉.鋼琴教學創新模式的構建與思考[J].音樂時空,2012(12).
[3]章為.淺析高校鋼琴教學現狀以及策略[J].戲劇之家,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