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霄
摘 ? ?要: 本文從高職院校“黨建帶團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展開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注重政治領導,推動團的思想政治建設;完善基層團組織,為黨組織輸送人才;注重考核與培養,推動團干部隊伍建設等措施。高職院校在對廣大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要貫徹黨的發展理念,做好“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有效提升大學生的道德素養,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 ?高職院校 ? ?黨建帶團建
1.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黨建工作不斷深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新形勢背景下,要從根本上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團組織就要發揮作用,務必保證團建工作依靠黨建工作開展,并為黨建工作服務。在高職院校黨建工作開展過程中,相關教育人員不僅要對共青團的問題進行探究,還要積極為團建工作提供幫助,引導大學生認真學習,更加積極地參與黨建工作,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逐漸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2.高職院校“黨建帶團建”工作的重要意義
(1)黨建帶團建是由兩者的特殊政治關系決定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中有明確的規定:青年團是由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組織,是黨的后備軍[1]。基于此背景,高職院校應當對共青團進行領導,結合大學生的基本需求與特點,創新工作機制,拉近黨與青年團之間的關系。采取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黨對青年工作者的要求,是在組織建設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在落實黨建工作的同時,應當帶動團的建設,強化對學生的管理,不僅能夠增強青年團的凝聚力,還能夠為黨建工作做好鋪墊。
(2)黨建帶團建能夠保證共青團發展方向的正確性。因為建立共青團的基礎目標是利用有效的工作,對黨建建設進行協助,實現黨的發展目標。這種方式決定了青年團的基本工作方向應當與黨建設立一致的發展目標。高職院校應當積極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遵循黨的教育方針,結合學生的特點,將團建融入黨建當中,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只有堅持采取這種方式,將黨的要求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最大限度地發揮團建工作的優勢。最后,通過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及為黨服務的意識,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壯大黨組織。
3.當前高職院校黨建帶團建工作存在的常見問題
強化高職院校中黨組織對團組織的領導與建設工作,是當前推動高校團組織建設的有效路徑。通過黨建帶團建,有助于把黨的需求直接落實到團組織中,使團員明確我黨要求,并將其作為規范自我行為的標準,為共青團的新時期發展指出明確的方向。但當前高職院校的黨建及團建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有效開展,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機制不夠完善。目前一些高職院校沒有充分意識到黨建帶團建的作用及重要性,正因如此,學校沒有專門構建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機制。黨支部應當和團組織聯合起來,構建如例會制度、黨支部和團組織的意見交流、團工作匯報等,才有利于有效開展黨建帶團建工作。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一些高職院校并沒有組織這些工作。即使組織了,也因為缺乏重視,導致工作流于形式,沒有有效的監督考核機制,不能確保工作的有效開展,影響黨建帶團建的有效落實。
(2)對黨建帶團建工作缺乏明確的工作要求。學校黨組織需要對團建工作定期開展有效的深入指導,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高職院校黨支部雖然會對團組織的工作開展指導,但沒有真正結合新一代學生的實際特點,沒有從全局出發,指導不夠深入。一些黨組織片面地認為,只要搞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沒有統籌考量其在團組織建設中的作用,對于團組織的指導工作不夠積極主動。團組織方面,也不主動上報團建情況,如果黨組織無法全面、真實地了解團組織的工作情況,就無從開展深入指導。上述問題都對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有效開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4.做好高職院校“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1)注重政治領導,構建完善的黨建帶團建制度。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應當立足于“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逐步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團員的思政工作。在黨的建設過程中,應當將“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內容,結合高職院校的特點與育人的理念,在抓好思想建設工作的同時,落實“黨建帶團建”的工作[2]。通過對團組織的領導,制定明確的發展目標,黨委干部可以為學生上黨課,并根據學校黨委的要求開展思想政治建設。
①首先,黨委提出了設置問題學習與結合實際學生的重要理念,并結合大學生的情況傳達思想政治教育與理論知識。通過建立健全的學習制度,安排團員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增強實踐能力。在實際工作中,團干部及黨員應當以身作則,引導校園的風氣,給予大學生足夠的幫助,以點帶面。其次,將高職院校開展的學習教育活動與社會熱點相結合,可以讓團組織在校園內組建論壇,并對黨的任務、自身的發展目標及國家的形式進行探討與分析。另外,還應當向大學生傳達愛黨精神。黨的干部應當以重要節日為基礎,使青年團員能了解自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最后,應當注重團員的素質拓展,在開展大型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以辯論賽、演講賽等形式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②高職院校黨委應當立足于實際情況,開展體系化的教學,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工作。團委應當根據黨委提出的要求,逐步完善機制、堅持發展方向。通過創新主題活動的方式,承載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無形中對團員進行引導,為黨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團組織應當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形成新穎的育人體系,對大學生的素質及情操進行培養[3]。另外,黨委應當建立素質拓展體系,圍繞大學生的發展需求,設計合理的環節。例如,可以在高職院校內部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可以從外部聘請專門的講師,為大學生播放心理疏導的視頻,讓學生對職業生涯進行合理的規劃。黨委干部應當意識到模范人物的影響力,不僅能夠對團員起到教育作用,還能夠促進黨與團之間的交流。團委組織應當發揮優勢,對整個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評選,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進而營造出良好的氛圍。
(2)完善基層團組織,為黨組織輸送人才。高職院校的團委應當從完善基層組織入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基層的創造精神,對組織體系及制度進行建設與創新。團委應當積極與黨委進行合作,形成聯動機制。由于大學生群體特點的變化,團委不斷擴展組織生活的領域,以大學生的意識為主線,摒除傳統的組織模式。通過創新基礎組織設置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團員的靈活性,實現黨建帶團建的基礎發展目標,增強組織的凝聚力。
與此同時,應當將優秀的團員推薦給黨,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拉近黨建與團建支架的關系,還能夠體現出團組織對黨組織的信任程度,為黨的建設提供豐富的后備人才。做好推送優秀團員的工作,應當從加強新生入學教育入手。利用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動,了解學生的理想,并有心向團組織與黨組織培養[4]。例如,相關教育人員應當及時解決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政政治問題,增加實踐經驗,對其進行重點培養。在為黨組織輸送人才的過程中,高職院校的團組織應當更加慎重,消除推薦中不正常的因素,對人才的推舉進行嚴格控制。
(3)注重考核與培養,推動團干部隊伍建設。高職院校的黨委在建設工作中應當從自身做起,逐步提高綜合素養與能力。對青年團干部進行專項培訓,保證其能夠理解“三個代表”思想的重要含義。通過定期展開座談會及交流會的方式,研究全新的工作路徑。團委應當加強與黨委干部之間的交流,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對青年團的工作有深刻的認識。通過加大培養與考核力度的方式,完善整體工作框架,注重團干部隊伍的建設工作,集中青少年的力量,為黨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5]。另外,基于“互聯網+”背景,采取黨建帶團建的方式,可以搭建完善的微信互動平臺,不僅能夠促進黨委、團委及大學生之間的交流,還能夠傳達黨的基礎理論,使團員能夠在平臺中對正能量的信息進行探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并結合黨組織的實際需求,開展重點調研工作,推動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黨建網絡互動氛圍。通過對各級平臺的整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黨建帶團建的思想覆蓋整個高職院校,促進上下線之間的聯動,為黨建及團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宣傳工作,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對青年團員進行嚴格監督。
5.結語
黨建帶團建是黨的優良傳統,能夠逐步加強對青年工作的指導。在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利用黨建帶團建的方式,不僅能為青年團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還能夠創新工作形式,保證黨建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團組織應當盡快適應教育體制改革,落實黨建建設的基本要求,明確黨建帶團建的重心思想,不斷進取,開辟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推動高職院校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李馥芬.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現狀調查報告及保障體系探析——以廣東某高職院校為例[J].才智,2019(15):156,158.
[2]吳明義.黨建帶團建工作創新及其實現途徑研究——以安徽大學計算機學院黨建帶團建工作為例[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09):126-127.
[3]何鳳梅.高校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品牌化研究——以廣東海洋大學工程學院為例[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4):46-48.
[4]雷大甫.構建高職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5,25(30):282.
[5]高敏,寇家慶,袁源.加強高校“黨建帶團建”,提高黨團支部共建工作實效性[J].文教資料,2015(11):118-119.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2017年黨建與思政研究課題,課題編號: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