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輝
摘 要:隨著手機電腦的出現,電子書的流行,對于傳統的紙質圖書館造成巨大沖擊。為了提高圖書館的競爭力,在進行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時,管理人員應該注意迎合時代發展對圖書館總分館進行信息化建設。基于此,本篇文章將研究如何進行圖書館總分館的信息化建設,僅供參考。
關鍵詞:圖書館總分館;信息化建設;管理;策略
1 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概述
美國圖書館協會對圖書館總分館體系的定義是:總館是整個圖書館系統中的主要藏書場所和文獻集中加工場所,是整個系統中獨立建制的圖書館,并且作為系統的管理中心;分館是總館業務的延伸,是總館的附屬館,擁有基本館藏、常規人員及固定開放時間。這個定義明確了總館和分館在總分館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圖書館總分館體系源于西方國家,已有百年實踐的歷史。最初在公共圖書館施行,后來延伸至大學和研究圖書館中。如哈佛大學擁有70多個分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學術圖書館系統;斯坦福大學擁有以格林圖書館為總館的24個圖書館。實踐證明,圖書館實行總分館制可通過一體化和專業化管理,實現系統內各圖書館之間資源、設施和服務的共享,使圖書館系統的管理和運行更加高效。
1.1 現狀
1)傳統公共圖書館管理體系不全面。傳統的公共圖書館對于檔案管理并沒有足夠的重視,不論是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方法還是管理制度,都存在著很多不足。除此之外也沒有明確的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標準、規范,大多數的圖書館對于檔案的管理都較為隨意,檔案沒有進行明確歸檔,標記也不夠準確,而圖書館制定的標準規范也不夠嚴格,再加上負責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缺少專業性,對檔案管理不夠全面,這也使得圖書館的檔案常常出現斷檔現象,而這些問題也嚴重影響了我國圖書館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進程。2)圖書館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不足。在很多公共圖書館的檔案管理中,并沒有固定的專職管理人員,很多都是由負責其他職位的工作人員兼任完成的,而這些工作人員在檔案管理方面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學習和培訓,對于檔案管理的知識和技能了解的程度也不足,在進行檔案管理的過程中,他們只是進行簡單地收集、歸類整理以及立卷。而且大多數公共圖書館都是由年紀偏大的工作人員來負責檔案管理工作的,學歷也并不高,對于工作,他們都是根據自身以往的經驗開展的,這對于我國圖書館開展的檔案管理工作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3)落后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傳統的公共圖書館的檔案信息化建設十分落后。很多檔案資料,尤其是歷史較為久遠的資料他們采用的依然是以紙質的形式進行存檔,這也導致那些使用紙質存檔的檔案資料容易出現損壞的現象。雖然很多公共圖書館也已經進行了檔案信息化管理,但是相較來看并不夠系統、完善。比如對資料的收集并不全面、對于檔案的管理也不夠細致、檔案資料存檔的時間也不夠詳細等等。
2 圖書館實行總分館制的重要意義
2.1 總分館制是圖書館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領域的必然要求
現代公共圖書館在做好免費開放和陣地服務的同時,還應不斷拓展服務項目和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更好地發揮社會功能。圖書館總分館制能夠充分發揮總館的資源優勢和業務優勢,通過開展流動服務、技術指導,強化對鎮鄉村圖書室的資源供給和業務輔導,在提高鎮鄉村圖書室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的同時,也充分的履行了社會教育的功能,實現了服務方式的創新和服務領域的拓展。
2.2 總分館制是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的有力手段
鎮鄉、村圖書室存在著圖書資源相對不足、種類單一、更新慢、等問題,圖書報刊資源存在著城鄉不均衡,資源的閑置、利用率不高、重復購買和資源浪費。圖書館總分館制實現總分館間資源的充分流通,有利于打破城鄉圖書資源不均衡,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
2.3 總分館制是推廣全民閱讀、營造書香社會的有效方式
長期以來,城鄉圖書資源的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村群眾閱讀積極性,全國各地農村群眾的閱讀率普遍不高。圖書館總分館制通過對分館的資源補給和業務指導,合理調配圖書資源,從而實現總分館間的通借通還,大大地增加了基層群眾讀書的便捷性,有利于培養其閱讀習慣,推廣全民閱讀,營造書香社會。
3 圖書館總分館信息化建設的策略
3.1 做強圖書館總館,發揮總館的龍頭帶動作用
為突出總館的核心地位和帶動作用,強化總館設施設備建設,應適當添置自助辦證機和自助借還機等自動化設備,實現自助借還和自助辦證。開通移動圖書館,實現手機終端閱讀。購買中國知網和萬方數據平臺的數字資源,開通館外訪問系統,實現了數字資源的館外實時訪問。通過一系列措施提升總館的服務效能,使總館真正成為各鎮鄉分館的資源補給庫和技術集散地。
3.2 充分整合資源,建設圖書館分館
文化站圖書室在原有圖書資源的基礎上,充分整合轄區內書屋的圖書資源,除城市規劃保留村和老、邊、窮地區保留農家書屋外,其余圖書納入所屬圖書館分館,提高書屋資源的利用率。在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實現圖書的區域集合。總館視各分館的圖書流通情況實行館際圖書調撥,分館讀者也可以通過預約的方式,借閱總館和其他分館的圖書。總館按照各分館的預約,利用圖書流動服務車定期向各圖書館分館配送(回收)圖書,總分館間實現圖書通借通還和全市圖書的大流通。
3.3 進行圖書館檔案管理信息化
根據現在的公共圖書館檔案管理工作來看,就是把館內現有的資料文獻由紙質的形式轉化成數字、電子的形式。總結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點:1)檔案信息源庫的建立。檔案信息源庫的建立對于圖書館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十分的重要,檔案信息源庫就是對那些已經做過信息化,數字化處理的資料文獻等進行存儲,可以是以光盤的形式存儲,也可以是以硬盤的形式進行存儲,并對其進行歸納分類。經過以上處理過的檔案信息源庫為圖書館的運營和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2)業務管理檔案。圖書館的業務檔案可以分為幾種。其一,對文獻資料數據的采購,其中便包括紙質資料以及電子文檔采購的數量、合同、名稱及價格等。其二,對館藏數據的管理,其中包括公共圖書館不同類別閱覽室的資料名稱、館藏地點、數量以及采購量等等。其三,對借閱數據的管理,其中包括借閱資料的種類、數量、結構以及時間等。其四,對讀者數據的管理,其中包括對讀者姓名、年齡、借閱偏好等。其五,參考咨詢服務資料,其中包括專題咨詢、查收查新等。3)完善檔案信息服務體系。伴隨社會前進的腳步逐漸加快,人們對于各行各業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圖書館檔案信息的服務建設也應日益完善,應當依托信息化的基礎,為本單位擬定合理的信息資源管理規章。面臨信息化的大背景,推進檔案管理的內容、標引的整體化建設迫在眉睫。完善檔案管理的制度籌建,可以推動檔案管理越來越規范和科學,加大信息化運行的投建和管理,切實發揮好其功能,讓信息化在檔案管理事務中發揮更大效用。與此同時,應相關部門的要求,應該對檔案體系的整體工作進行合理的包裝,使運行更加順暢,大眾也能更加方便地使用圖書館檔案信息。
4 結束語
在信息化不斷向前推進的歷史條件下,促進圖書館的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日益緊迫,這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圖書管理工作的效率,更有助于滿足圖書借閱者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必須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加強檔案管理工作者培訓或引進專業檔案管理人才,這樣才能提高圖書館檔案管理水平,增強圖書館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閻靜輝.影響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性因素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18):169-170.
[2]王聰聰. 淺析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建設[N]. 山西日報,2019-05-31(015).
[3]丁曉萍.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及改進[J].智庫時代,2019(2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