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文創作年代久遠,因此,學生如果不具備相應的歷史背景知識,沒有事先了解作者的人物生平和所處的時代背景特征,在理解與獲知文本主題和中心思想時會有較大障礙。鑒于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這些學習情況,完善教學方法,并且做有效的教學組織與創設。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文教學;有效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0-0039-02
引 ? ?言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古文是很有代表性的構成部分,同時也是一個絕對的教學難點。學生在學習這類文章時都會遇到各種障礙,首先是文章語言層面的障礙,要想將古文讀懂讀順,學生就要進行學習探究;其次是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理解與感受作者的文本主題和情感表達的障礙。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這些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化解學習中的這些障礙,讓學生更充分地理解文章,不僅將古文讀懂讀通,而且能夠受到作者情懷和思想的感染,這才是古文教學綜合目標的實現[1]。
一、構建良好的古文學習基礎
教師要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古文學習基礎,這是能夠最大限度掃清學生古文學習障礙,讓學生快速進入文本情境中,更好地形成對文章分析解讀的基礎。高中語文課本中選取的古文都十分經典,同時,很多文章在閱讀上也有很大的語言障礙。這些文本存在大量生字詞,學生在平時的閱讀或者語文學習中很少見到這些生字詞,對這些語言素材的含義也無從了解。對此,教師很有必要讓學生做充分的學習準備,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基礎。一般情況下,首先,教師應當先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前通讀文章,了解文章涉及的生字詞的讀音和含義。教師如果在課堂上完成這部分工作,會耗費大量教學時間。其次,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時就學生的預習狀況進行檢查,引導學生回顧課本中的重點生字詞,梳理這些內容的讀音,和學生分析這些字詞的含義。最后,教師可以利用一段教學時間組織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強化[2]。只有完成這部分工作,掃清最基本的語言障礙后,學生才能逐漸進入文本的分析解讀中,才能慢慢進入更深入的學習環境中,因此,古文學習的基礎一定要夯實。
以《滕王閣序》這篇文章的教學為例。這篇古文中涉及的生字詞很多,學生在學習時首先會遇到較大的語言障礙,因此,教師很有必要事先給大家安排預習任務,讓學生在課下通讀文章,將生字詞的讀音和含義做注解。正式教學前,首先,教師可以做簡單的背景資料介紹,讓學生基本了解作者的生平等。其次,教師在介紹完王勃這位大詩人之后,可以給學生4~5分鐘時間,讓學生瀏覽一下整篇課文,同時找出容易讀錯或者容易寫錯的字詞。在學生自由朗讀完后,教師可以安排7~8位學生進行課文朗讀,再一次讓學生找出容易讀錯或者容易寫錯的字詞。《滕王閣序》這篇文章中有很多學生不熟悉的生字詞,如“豫章”“衡”“襟”“蠻荊”“甌越”“墟”“徐孺”“都督”等,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對自己容易讀錯或者容易寫錯的字詞進行抄寫。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教學環節,只有首先掃清語言障礙,將文章讀通順,學生才能夠對文本內容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從而提升課堂的學習質量。
二、做好文本閱讀的有效梳理
當學生掃清了文本閱讀的語言障礙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梳理文章內容,要讓學生逐漸理解古文中核心句子的含義,并且能夠從整體上明確整篇文章講的內容和主題。這是古文教學的核心構成,通常需要耗費較多的課堂時間。教師可以將一些核心語句做重點分析,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與感受文章的內容主題。同時,教師要注重語言分析方法的闡述,要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更強的指向性,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慢慢將古文讀懂、讀順,逐漸從字面含義的理解進入文本主題和思想情感的領會上,從而提高學習效率[3]。
在《滕王閣序》一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找到一些核心語句,基于翻譯和解讀的過程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題意涵。例如,文章中重點句子的翻譯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該句話可以翻譯為“這是豫章故郡,現在是洪都新府。天上的方位屬于翼,軫兩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連接著衡山和廬山”。教師可以在分析解讀語句的過程中將學生逐漸引入文本描繪的情境中,加深學生的閱讀感受。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感受,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找到有效的指導策略。該文章之所以讀起來難度很大,主要原因在于這篇古文重點字詞及重點句式太多,導致學生記憶起來難度較大。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習難點進行適當分解,在語言層面的剖析上多注重方法的合理選擇,讓學生的文本分析技巧能夠有所提升。這樣學生在讀原文時會找到更好的切入點,分析解讀語言也會相對容易。
三、展開深入的文本分析解讀
當學生基本掃清了文章的語言障礙,理解了文章整體描繪的內容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文本分析與解讀。很多古文之所以能夠成為文學經典,不僅僅在于文章的語言精美、凝練且值得推敲,更重要的是古文中通常反映和呈現了作者的某種思想,并且滲透了作者的內在情懷和人生抱負。這些都是分析解讀時,需要學生用心理解和品味的內容,學生只有對這些內容有所感知,才能稱得上真正讀懂文章。因此,教師要逐漸將注意力放在這個教學要點上,要通過有效的分析解讀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創作背景,感知文章的思想主題,領會文章背后傳達的作者的人生態度等[4]。
仍然以《滕王閣序》的教學為例。在對文本進行更細致深入的分析與解讀時,教師可以豐富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帶給學生更多思維上的引導啟發。首先,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作者王勃寫這篇文章的背景是什么?”學生從作者寫作的時間進行分析,得知這首古文的背景應該是作者王勃看望父親,在路過南昌時寫的一首古文。其次,在這個問題解決之后,教師提出其他問題,如“全文寫了什么內容”“本文采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內心怎樣的思想情感”等,結合這幾個提問,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加以解答。學生在溝通交互的過程中,對文章的剖析會慢慢深入,學生的不同理解與感受在碰撞的過程中也能加深其對文章的理解程度。這種教學模式才是課堂教學更為提倡的,也是幫助學生深入解讀文意,從古文學習中獲得更多知識的教學組織方法。
結 ? ?語
總之,在高中語文古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善于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古文學習基礎,做好文本閱讀的有效梳理,展開深入的文本分析解讀,以便于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張婷.探究高中語文古文教學的幾點方法[J].高考,2019(26):16.
張立.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0):96.
鄧令. 高中語文文言文有效教學策略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25):62-63.
王旭川.注重核心素養,走出高中古文教學常規模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3):68.
作者簡介:苗紅艷(1976.11—),女,江蘇射陽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