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桂芹
聊城高級工程職業學校,山東 聊城 252000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教師在思想政治課程上直接為學生灌輸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的原因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目標并非只是要求學生被動地接受課程知識,而是要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思想、言行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教育。因此,作為班級管理者的班主任應當明確,班級文化作為一種隱形的教育力量,不僅僅是一種流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喊口號,而是要在建設班級文化的過程中不動聲色地熏陶、影響、改變著學生。這樣一來,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也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得以落實。因此,班主任首先應當明確班級文化建設也是立德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環,只有在這一大前提之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凸顯出來,學生也能在班級文化感受、領悟到積極的人生態度、思想觀念、職業素養。
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職學校中要充分發揮班級文化育人的作用,必然離不開班級物質文化與班級精神文化的影響與感染。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在班級物質文化建設中凸顯思政教育:
1.教室環境體現思想政治教育氛圍
精心布置教室環境,讓教室成為思政教育的重要陣地;從班訓上來說,班訓能夠對學生提出要求、警示,因此每個班集體根據自身的專業要求以及職業理想,來確定一個具有本班級專業特色、簡潔凝練的班訓,不僅能體現出學生的專業特色,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激勵學生;從環境布置上來說,座位的排列、墻壁的裝扮、宣傳欄的設置,都能夠為班集體營造各具特色的學習氛圍,從而形成積極的班級文化,來增加學生對班級的熱愛。例如,可以使用的教室環境標語有“今日,我以祖國為傲;明日,祖國以我為榮”,“知識改變命運,現在決定未來”;“不忘初心,奮斗始終”等;還可以在教室懸掛大國工匠高鳳林,李萬軍,王進等人物傳記,激發學生對專業的熱愛,激發學生為祖國強盛而奮斗。
2.寢室文化充滿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用心設計寢室環境,建設良好的寢室文化,從而形成良好的寢室風氣,為學生提供一個充滿特色、樂趣的學習、休息場所。并且在寢室環境的布置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由學生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點以及興趣愛好來設計不同的寢室名稱、裝飾。不僅能夠增強寢室之間的凝聚力,也能提高他們對專業的熱愛與歸屬感。
可以從這些方面在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實施思想政治教育:
1.發揮班主任的指導作用與班干部的模范作用
首先,在中職學生組成一個班級時,班主任應當充分地認識與了解每個學生,可以通過建立學生個人檔案的方式來實現。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情況制定相應的班級規則,力求能夠建立能夠凝聚學生的班級精神,并且通過班主任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不僅自覺地認同班級文化,也能夠逐漸地使之成為他們的行為準則,從而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凝聚力。其次,選擇建立一支有能力、有責任感的班干部隊伍,班干部在認真履行職責的同時,也能起到先鋒模范的帶頭作用,使大部分學生能夠服從班級管理工作,從而更加團結。
2.開展積極向上形式多樣的班級活動
內容廣泛、形式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凝聚力與集體榮譽感,從而促進班級精神深入每一個學生的內心。因此,班主任可以通過組織各種班級活動,諸如主題班會、知識競賽、運動會、辯論會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活動,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視野得以打開,思想素養得以提升,從而也產生了求知欲,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可以開展“恪守職業操守,提高職業素養”“大國工匠鑄就巍巍中華”主題班會等。還可以開展“中職生學習與兼職哪個更重要”的辯論會,能夠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理解,也在活動得到促進,加深了彼此之間的價值觀碰撞,從而能夠凝聚為班級精神文化,也能夠使學生在辯論地過程中學會辨別是非。也可以帶領中職生去企業觀摩,實地感受企業文化和氛圍,通過研學參觀活動,培養學生誠實守信以及團結協作的職業意識等。
3.加強班級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文化建設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指出,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班級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層單位,要關注學生心理成長,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動力,培育和挖掘學生積極品質,增強學生幸福感。在積極心理學理念指導下的班級文化建設,要培養學生個體積極人格,尋找學生自我發展成長點,創建溫馨班級環境。中職班干部、班級輔導員可以開設班級微博或微信公眾號,利用自身知識或經驗優勢,爭做平臺“意見領袖”,傳播“心”知識,傳遞“心”能量。也可以巧用心理規律“共生效應”,共建班級“共生圈”,還可以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傳遞正向期待,激發學生潛能。也可以利用“鯰魚競爭效應”激活班級生機活力,自覺避免負面心理作用,如“暈圈效應”等,幫助學生構建陽光心理。總之,要使每個學生都有主人翁意識,參與班級管理。班主任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管理的活動中,使學生能夠在參與管理的過程中,自覺地建立其班級的精神文化,并且受到熏陶、感染,要使所有學生都樂于參與其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職班級制度文化的建設是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后一道保障。班級的制度文化主要是通過專業化的班級管理制度來體現的。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建立一個健全的班級規章制度,通過規范的規章制度來對班級進行科學的管理,并且也能為中職生提供在班級中的學習、活動的行為準則,創造良好的班風、學風。比如流動紅旗評比制度、衛生小組輪流負責的制度、班級紀律管理制度、以及師徒結對互助制度等,這些都是班級制度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們能夠通過規則實現學生對班級的自主管理,從而能創造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
尤為重要的是,中職班級的規章制度不能僅僅停留在制度層面,而要切切實實地落實。班級規章制度的意義與目的就在于落實,只有在執行之后,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才能得到驗證。因此,班主任在建立好健全的班級規章制度后,要督促學生嚴格執行、落實,賞罰分明。學生的行為也在班級規章制度的規范下受到影響,不文明的行為也逐漸收斂,班級氛圍也在制度的執行中得到改善,班級的制度文化也由此建立起來,慢慢地內化到了每一個學生的心中,成為了他們行為的標準。
簡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立德樹人,中職班級文化建設作為學校教育最基礎的一環,必然也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來培養學生的思想、人文素養。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提高中職生職業素養。班級文化建設必須關注班級物質文化建設、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以及班級制度文化建設等,作為中職班主任必須面面俱到,從班級環境、精神文化以及班級規章制度的方面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能夠在班級文化中得到思想的熏陶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