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春
(福建連城縣實驗小學,福建 連城 366200)
即興伴奏是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常用方法,也是課堂活動的重要內容。即興伴奏要求教師能夠在短時間內能夠創作并演奏出合適的旋律。即興伴奏強調即時性和隨機性,要求教師具備較好的運用能力與反應能力,對于音樂課堂教學具有積極影響。因此,文章主要針對即興伴奏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展開探討。
歌唱教學是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每一位教師需要思考的部分。即興伴奏對于教師的彈奏能力和應變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是教師調動學生積極性、創造和諧教學氛圍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演奏的感染來活躍課堂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即興伴奏不但能夠把握音調,同時能夠訓練學生的聽感,便于學生掌握節奏和小節,讓學生熟悉旋律。在歌唱教學中,即興伴奏不但需要突出歌曲的旋律,同時需要把握高音和節奏,利用和弦的轉換突出高潮部分,從而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情感。在歌唱教學過程中,即興伴奏在發聲練習、示范、鞏固練習等多個環節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靈活運用伴奏方式,但是不能使用過多次數,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確定具體演奏方式。
抒情音樂作品的特點在于節奏、旋律、節拍以及和弦選擇都較為自由,情感細膩且富有詩意,速度相對較慢。例如《搖籃曲》就是比較典型的抒情作品。目前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多為簡單易懂的抒情曲,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對抒情曲目中特點的旋律反復演奏,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此時歌曲伴奏織體的選擇就非常重要,筆者主要分析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常見伴奏織體:①半分解和弦織體:此類織體主要應用于不帶旋律的伴奏中,通常應用于緩慢的歌曲中,例如《搖籃曲》中可以采用半分解和弦織體,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和抒情曲目的特點。②分解和弦織體:其主要是將同時出現的弦音變為先后出現,然后利用和聲的方式連接和弦。例如《賣報歌》中可以將伴奏與弦音先后出現,能夠突出作品中的苦澀之情。③琶音式織體:琶音通常用來表現水波與流水,彈奏時可以用來烘托情緒。
歡快歌曲的情緒活潑,節奏感強烈,強弱對比突出,節奏較快,是中小學生比較喜歡的類型。而在演奏時可以使用三和弦,適當增加副和弦,從而烘托輕快的情緒。歡快歌曲通常為半分解和弦和柱式和弦,在高潮部分主要是采用半音階、反行音階或琶音來烘托情緒。同時視時可以采用震音、和弦反復彈奏來制造高潮。
創新思維的培養是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主要是通過分析、想象和系統認知的過程,從感性認知升華至理性認知,這與音樂教育的目標一致。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創造性演奏展示作品的藝術魅力,這種基礎教育內容的創造性表演能夠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即興伴奏需要在扎實的理論基礎上,通過創新的態度,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結合即興伴奏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聯想,從而積極的探索新的知識。隨著教師的即興創作,打破傳統固態思維,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提高課堂教育的效率。教師需要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為基礎,創新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即興伴奏的表現力都是非常精彩的,若學生在即興伴奏的同時能夠跟著節拍一起演唱,能夠加深對作品的理解,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具有重大的影響。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從作品出發,抓住曲風、情感的特色,采取不同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能夠更好的實現教育目標,提高中小學音樂教學的效率。
音樂教學的最大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這需要學生的高度參與,不僅僅需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還需要重視實踐教育。即興伴奏為課堂實踐提供了條件,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氛圍的變化調整節奏,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活躍課堂氛圍,能夠讓學生跟隨者教師的節奏學習,將不同的音樂要素連接起來,通過即興伴奏的方式引出作品的主體,從而銜接整個作品,突出高潮部分與轉折部分,在樂曲結束之前能夠將作品的全部情感展現出來,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即興伴奏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跟著即興伴奏來演唱,從而參與教學活動,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好合作。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演奏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體驗。
在中小學歌唱教學中如何運用即興伴奏,是每位中小學音樂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即興伴奏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藝術,是音樂教師組織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用即興伴奏來演奏歌曲使歌曲具有感染力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從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即興伴奏對于教師的彈奏能力和應變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是教師調動學生積極性、創造和諧教學氛圍的重要方法之一。即興伴奏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明確即興伴奏的作用,并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提高即興伴奏的應用效果,確保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