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艷
(江西藝術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手腕對于控制鋼琴演奏有著重要的幫助,支配腕部運動的肌肉集中在前臂,手腕在彈斷奏、跳音、連跳音、和弦,八度及部分連奏時手腕作上下運動。彈音階、琶音、震音時手腕作旋轉運動。因此對于現代的鋼琴學習者來說,尤其是初學者手腕演奏技巧的訓練是不容忽視的,更是要認真對待的。
對于鋼琴演奏技巧的訓練來說,有人說手指的訓練是最為重要的,因為鋼琴是通過手指運動作為第一發聲器的,手指的訓練也就是變成人們日常訓練中的主流方向,但是除了手指以外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便是手腕演奏的訓練,手腕演奏技巧屬于鋼琴的基本功之一,對于很多初學者來說手腕技巧的訓練也是一樣重要的。
無論是手指還是手腕的技巧性訓練都是需要不斷去練習的,正所謂熟能生巧便是這個道理了。同時在手腕演奏技巧練習的過程中初學者要明白自身需要掌握的幾種正確的訓練方法,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鋼琴訓練。鋼琴的發聲原理是演奏者演奏時手指與手腕的作用,手指接觸按鍵之間就會發生摩擦,從而將聲音從按鍵處傳到發聲器,進而聲音被擴大而發出悅耳的聲音。一般演奏的時候會有兩股力量,一股是手指的自然力,另一股是演奏者手腕的控制力,在這兩種力量同時作用下,控制好了手腕才可以使鋼琴發出悅耳的聲音。利用手腕的控制力的,手指必須處于放松狀態,不能有任何其他的控制它的力量,而是用手指輕輕地撫摸琴鍵,用手指和手腕的動力去帶動整個演奏運動。應當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手腕上翹的話就會影響手指的發揮,所以應當保持手腕處于平穩狀態。鋼琴演奏的過程中,手指和手腕都不能分開作用,而是應當相互配合的,這樣才可以讓手指和手腕之間產生一種向下的壓力,這種壓力會在彈奏的過程中利用手腕對手指的靈活度和力度進行控制,從而發出高低不一,輕重緩急,時多時少的曲調。影響演奏力度是這些因素當中最重要的,這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對手腕技巧的運用了。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當中,必須是根據演奏的需要來控制演奏力度和聲音。比如說,在《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的演奏時,要使用中強和強這兩種力度來表現出一種熱情奔放的態度和激動的心情以及堅定的信念,在演奏斯卡拉蒂《G小調奏鳴曲》的時候,強,很強與最強這三種力度的綜合運用,能夠抒發作者的情懷和感情,再比如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一章伴奏部分,使用弱和很弱的力度的同時,在某個比較特別的地方采用最弱,來表達出作者對自由寧靜的向往和溫柔淡然的心態。
手腕的橫向運動主要應用于音階、琶音、刮奏和跳躍彈奏中,在彈奏音階、琶音的時,手指必須要有手腕和手臂的配合,而手腕的橫向運動具體體現是跨指和穿指。音節的訓練過程中手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手指是通過手腕進行移動的,所以手腕移動的穩定與快慢之間影響到手指的彈奏速度和準確度,并且在手腕變化中還需要保持手指的穩定平緩。例如刮奏的時候,要時刻把握好手腕的技巧,要讓手腕處于靈活穩健的狀態,并且控制住手指來處理指甲蓋觸鍵,使得手腕處于彈性狀態下。這就要去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把橫向練習作為第一步驟,練習手腕在移動中的穩定性。豎向運動練則與它的訓練是相反的,不過豎向訓練要更加有難度往往都是有一定基礎的學生才能完成練習。
很多鋼琴演奏家都喜歡采用圓形的弧度來彈奏,一方面是圓形的弧度對于人體的消耗是最小的,另外一方面手腕、是指處于圓形狀態可以更好的便于交叉變化位置,這也是符合現代人的生理習慣,并且大量的圓形練習使得演奏中表演者的氣場形成一個圓形,有利于身體的展現與演奏聲音的表達,同時這種圓形練習的方式也是將手腕的橫向運動與豎向運動結合起來的綜合運動,并在很多歌曲的演奏中被廣泛利用。
在手腕演奏技巧的訓練中,有很多種方式,但是無論哪種技巧都是需要長久訓練的,但是這些訓練最終還需要融合到一起。簡單來說就是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往往要完成的出色是需要多種技巧方式的結合,并不采用單一的一種方式,而是需要以上多種技巧綜合應用到演奏。因此在手腕的訓練中不能僅僅依靠單一的方式訓練,還需要采用多種形式的組合。把多種方式融合到一起來演奏,只有這樣才能在訓練中取得好的效果。
總而言之,對于鋼琴演奏來說,要想演奏的好,要想在舞臺上大放異彩,那么就需要下苦功夫去訓練基礎技巧,尤其是手腕技巧的訓練更是要下大的功夫才行,只有自身擁有充足的技巧才能真正的鍛煉出自身的能力來。所以對于現代的鋼琴演奏者來說:“要想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要想技術好,手腕演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