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禹霞 劉國濤 黑河學院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的高校都開設了動畫專業,這部分高校可以被分為三個類型:綜合類高校、綜合類藝術院校以及專業類院校。綜合類院校辦學規模相對較大,專業也相對齊全;而綜合類藝術院校,同其他類院校相比,在電影方面以及動畫產業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在國內動畫專業領域占據領先地位;而專業類院校則注重培養動畫應用型專業人才,注重動畫相關軟件的教學。在動畫課程結構進行設置的過程中,綜合類高校的動畫專業,在一、二年級,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理論知識,在三、四年級才開始相關動畫軟件的學習創作。
雖然我國大部分的高校都開展了動畫專業,但是培養的人才仍然不能充分滿足行業的需求。首先,動畫專業人才數量相對較少,不能滿足社會對動畫人才的需求。其次,培養的學生的質量相對較低,不能充分滿足企業對動畫人才的需求,不論是技能型人才還是應用型人才,仍然達不到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因此,針對此種情況,首先,各院校就需要加強對動畫課程結構的調整,使動畫人才能夠充分滿足社會的需求。其次,各高校應加大對動畫技能型人才培訓的力度,積極引導動畫專業人才趨向于高端方向發展,為動畫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進而合理提高我國動漫產業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優勢,推動我國動漫領域的進步。
在高校中,動畫專業普遍被設置為文科專業,因此,在招收學生的過程中,就會面向文科生。相較于理科生,文科生的感性思維能力相對較強,因此,在動畫編輯或者文案策劃的過程中,文科生具有較大的優勢,但是理科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習動畫相關的軟件過程中,通常思維較為敏捷,相較于文科生更具優勢。另外,計算機軟件編程、網絡動畫程序等課程內容,同理科具有較為密切的關聯。基于此,在對動畫專業進行課程設置的過程中,相關教師應注重文理科的滲透,不能偏向文科。從客觀角度來講,動畫專業培養的學生,需要既懂得如何進行優秀的藝術設計,又具備設計程序的能力。在動畫課程設置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增加基礎物理課程、計算機軟件課程等同動畫專業相關的理工科課程,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動畫軟件的應用能力,促進動畫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其充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大部分高校在培養動畫專業學生時,都較為重視學生應用能力以及專業技能的培養,更加注重培養技能型應用人才,因此,在對動畫專業課程進行設置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結構的合理化,加強理論同實踐的結合,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理論的學習就是為了更好地進行實踐,動畫專業也是如此,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展開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理解理論知識,從而使學生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都能夠得到合理提升。在動畫專業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動畫同理論的實踐結合,可以對動畫專業的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動畫制作,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促進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得到合理提升,為學生步入社會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動畫專業的課程涉及多個方面的內容,不僅包含美術課程,還包含藝術設計類的課程,因此,動畫課程結構較為分散,其中有部分知識內容出現重復的情況。例如,圖案設計與平面設計兩門課程,其中內容較為相似,且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地將這兩門課程進行有效的整合,這不僅能增強動畫專業課程的綜合性,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合理拓寬動畫專業課程覆蓋面,最大限度地提升動畫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
動畫產業發展時間相對較短,但發展速度相對較快,發展前景良好。為了能夠充分滿足社會對動畫型人才的需求,我國的高校就需要注重對課程結構進行合理的完善和優化,根據我國市場環境以及專業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進,從而促進我國動畫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