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東 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近年來,在社會全面發展大背景下,城市文化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其不僅是當前城市發展的重點內容,更是一個城市實現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城市發展與城市文化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城市雕塑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城市文化的重要體現形式,但是怎樣將城市雕塑融合在城市文化中,也是當前需要我們研究和關注的重點問題。
著名的城市規劃師劉易斯 芒福德曾經提到,城市的標志主要體現在一些豐富的社會構造中,城市在實際發展中可以最大限度地體現自然環境中的人性化特征,實現人類文化遺產中自然化特征與其融合的可能性[1]。概括來說,城市文化的主要內涵就是指人們在城市變化與發展中將所創造出來的精神物質與財富實現統一,滿足城市群眾生存需求、發展需求、心理特征和城市風貌的一致性。
城市文化在實際發展中往往需要聯系眾多因素,學術界為了在工作中對城市文化進行更有效的研究,往往需要降低城市發展中復雜性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統一發展。
所謂城市雕塑指的就是被放在城市公共空間的雕塑藝術品,通常這些藝術品會被放在城市廣場、風景區或是城市標志區等場所。雖然很多雕塑一直以來都被用于建筑裝飾或是城市空間發展中,但是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城市雕塑發展速度較快,城市雕塑在城市中發揮的作用也越發深遠,所以對其進行研究也是一項十分必要的工作[2]。
受傳統發展理念的限制,我國在城市建設中對城市雕塑的要求仍然缺乏嚴格性,這也使我國當前城市雕塑地位沒有受到充分關注。在群眾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背景下,我國未來城市雕塑要求也將逐漸提高,當前歐美等先進國家城市雕塑水平已經發展得較為完善,所以我們也要增強對先進經驗的學習。通過研究發現,城市雕塑可以被分為多種類型:其一是標志性城市雕塑,這類雕塑的出現往往可以體現整個城市的精神文明,外來人員看到此種城市雕塑,可以對這座城市產生更為直觀的感受。其二是具有紀念意義的城市雕塑,這種雕塑在我國各大城市之間都有,具備較為顯著的紀念意義。比如,北京天安門廣場中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重慶解放碑等,都是對當時社會觀念的重要表現,對這類雕塑構建的意義就是激勵人們銘記歷史,不忘初心[3]。其三,主題城市雕塑,主要展現的是時代發展潮流,人們在生活中所形成的理想和愿望,可以借助形象或是道德手法進行展現。比如,美國的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就是法國在1876年為紀念美國獨立戰爭勝利一百周年建造的贈送給美國的一個著名雕塑作品。自由女神身穿古希臘服裝,頭戴光芒四射的桂冠,上面的七道光芒象征世界七大洲。女神的右手高舉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鏈和鎖鏈,象征著專制壓迫和暴政被摧毀,象征著自由與和平。其四,功能性城市雕塑,這種雕塑可以發揮更為顯著的實用價值,有著較為顯著的功能性優勢,如兒童娛樂設施等。其五,大型藝術綜合體城市雕塑,這種雕塑屬于大型藝術雕塑,需要借助建筑、園林、文學等多種形式對其藝術優勢進行表達,能體現較為顯著的啟迪作用[4]。
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全新社會背景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城市雕塑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本身就是一個地域廣闊的國家,已經逐漸成為當前擁有城市雕塑最多的國家。但是在城市雕塑發展過程中,受一些特殊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往往會出現設計盲目性或是滯后性,甚至會對城市雕塑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城市雕塑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應該在對城市雕塑發展過程中加強其與城市文化的緊密結合,保證雕塑自身發展力的全面提升[5]。在二者和諧發展中,優秀的城市雕塑往往可以更為直觀地展現城市精神面貌,對于城市環境的整體美感有著較強的提升作用,而城市文化也對雕塑產生著直接影響,特別是城市發展中的各項物質資源極大程度地豐富了城市雕塑,在城市文化中,非物質文化也對城市雕塑的發展起到了有效的定位作用,所以在城市發展中要想實現對雕塑的有效創造,就要充分加強對文化因素的考慮。
在對城市文化與雕塑的關系研究中可以發現,城市雕塑與城市文化之間存在緊密相連的關系,通常情況下,城市文化在雕塑中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1.物質文化在城市雕塑中的表現
在城市雕塑的創造過程中,物質文化對雕塑和環境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由于不同環境背景具備不同地域特色,因此在對城市雕塑進行制作的環節中也要充分滿足城市發展的實際風格,根據先后順序進行工作,也就是在充分研究城市發展要求的基礎上開展必要的雕塑創作。著名教育學家黑格爾曾經提出,藝術家不能事先將雕塑作品全部完成后再分析其應該放在什么位置上,而是應該在雕塑藝術創作初期就要對其所處的環境問題進行研究。所以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不管是天然環境還是加工后的人文環境,在對城市雕塑進行創作的過程中,要和一般雕塑有所差別,要注重對城市性因素的發揮。比如,加強對城市經濟、政治、行為方式等人工環境因素進行關注,加強對地質、水文、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分析等。當前很多高校在對雕塑進行創作過程中往往會在顏色搭配上采用大膽的創新方式,這種設計方式不僅能降低鋼筋水泥的沉重感,同時還能發揮高校獨特的發展氛圍。
2.非物質文化在城市雕塑中的表現
物質文化屬于有形的文化,受到地理因素、空間因素的影響,可以采用不同形式表現在城市雕塑上,但是非物質文化往往是無形的,我們常說無形勝有形,非物質文化在城市雕塑發展過程中更能發揮其精神文化優勢。一個城市的發展和壯大需要很長時間,在長時間的歷史發展背景下,早已形成了自身發展獨特的精神樣貌。因此,文化精神也是城市發展中文化內容的重要沉淀與積累,需要在城市發展中發揮不同優勢。比如,我國著名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其周邊城市因為具備較為突出的歷史性特征,所以城市雕塑所體現的精神也多是具備紀念意義的雕塑。這些不同的城市精神被有效地體現在城市雕塑中,其不僅實現了城市雕塑創造性優勢,同時還能幫助市民在無形中感受到更為完善的精神文化,對于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相處將起到顯著的作用。
一個優秀的城市往往和發達的藝術體系存在緊密聯系。因此,加強對城市塑造工作的有效開展,就要制訂更為完善的文化藝術氛圍,積極引導和動員群眾、專家和學者的力量,對城市發展中具備文化優勢的雕塑進行整理與開發,只有這樣才能為雕塑藝術家的創作提供更為健全的資料和信息。在這一工作中,媒體也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作用,不斷宣傳和發揚城市雕塑的優勢信息,鼓勵與保護雕塑藝術家的創作熱情。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開展最美城市雕塑評選活動,通過這種方式提升群眾保護城市雕塑的積極性。
在對城市雕塑精品進行創作過程中,城市管理者應該放棄短期發展行為,而是對城市雕塑的客觀發展規律進行分析,站在長遠角度上開展相應管理工作。在這一環節中,應該制訂更為全面和詳細的設計計劃,遇到問題或爭議時要著重進行研究和分析,尊重優勝劣汰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雕塑作品的藝術性得到最大的發展。此外,還要加強對雕塑家作用的關注,構建起具備城市雕塑設計意識和資格的藝術家資料庫。在實際發展和設計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對其人文屬性進行關注,在實際工作中全面發揮和調動雕塑家的主觀能動性,確保雕塑家在設計工作中體現出更獨特的設計意識。
城市雕塑包含了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在雕塑內容上應該確保雕塑具備顯著積極性和獨特性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城市的文化藝術品位。比如,廈門鼓浪嶼的鄭成功像就是城市發展歷史的一種重要見證。所以在今后城市建設與發展中,更要加強對這類雕塑的重視,在不斷對其進行宣傳的過程中,讓群眾認識到雕塑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雖然我國社會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帶動了城市雕塑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比如,在不同地域,群眾的審美方式和藝術追求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雖然城市雕塑不斷增加,但是存在很多粗俗濫造。這種問題的出現不僅會對城市精神建設產生負面影響,同時還將嚴重影響和限制城市經濟發展。這也要求城市雕塑創造者在實際發展中要注意提升自身的審美情趣,在承擔自身責任的同時,實現對優秀作品的創造,這樣才能為城市精神文化建設和發展提供有效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