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晨 天津美術學院
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是意大利表現主義畫派代表藝術家之一,他的繪畫以人物肖像為主,其運用優美的線條勾勒出人物的輪廓,再賦予豐富的顏色,使畫面變得極具有個人特色。莫迪利亞尼在其繪畫中經常運用曲線,這使他的作品形成了獨特的氣質,也正是那些精致的線條、協調的顏色確立了他在美術史上獨樹一幟的風格。
19世紀末,莫迪利亞尼出生在意大利里窩那,20世紀初他到巴黎發展。1861年意大利王國建立,但是其經濟狀況落后于其他西歐國家,社會非常動蕩,這時候表現主義便開始流行。莫迪利亞尼的繪畫作品具有明顯的表現主義特點,他的作品富含豐富的個人情感,蘊含著傳統的意大利文化,其中線條的運用直接反映其內心與心境的變化,這種變化是莫迪利亞尼的生活經歷直接影響的結果。
19世紀初,意大利里窩那的猶太文化吸引了許多猶太人,其中就包括莫迪利亞尼的祖父伊薩克,伊薩克因生意失利精神嚴重崩潰,飽受被迫害妄想癥的折磨,以至于影響了他的兩個女兒,也就是莫迪利亞尼的姨媽們。莫迪利亞尼就是在潛藏著瘋癲傾向的家族中出生的,而這個家庭的財富在他還未出生時,就因為他父親的管理不當而喪失殆盡。母親的教育對莫迪利亞尼的影響很大,母親培養他長大,并非常關心他的教育問題,將他送到了里窩那的一位畫家的畫室里學習傳統的繪畫技法,他的流利線條繼承了古典的傳統素描。
來到巴黎后,莫迪住在一間又一間破敗陰暗的屋子里,獨自面對著背井離鄉的孤獨與寂寥。莫迪利亞尼在巴黎面對著各種繪畫風格跟流派,但是他一直很執著于自己的風格,在這種矛盾的狀態中,莫迪愈發的迷茫和不安。在莫迪利亞尼1908年創作的《年輕女人肖像》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創作手法較為傳統,同時也受到了羅特列克的影響,畫中的女人穿著高領衣服,拘謹看著前方,莫迪用粗獷的褐色線條勾勒出女人的五官和輪廓,用塊面來塑造出臉上的體積,注重結構與比例。在1909年,莫迪認識了雕刻家布朗庫西,由于自身的迷茫和對雕刻的熱愛,莫迪在接下來的四、五年都專心于雕刻的創作,這一時期對他的藝術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從事雕刻的經驗對他的繪畫影響很大,自此以后,莫迪的繪畫呈現出一種堅固的雕刻感覺。
1914年之前,莫迪尼亞尼的繪畫有著向雕塑方面發展的趨勢,但是在1914年后,他的繪畫也終于像他的雕塑那樣,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有了一定的連續性。1914年到1916年間,他的畫呈現出夸張的鴨蛋形或圓形面孔,柱子般細長的脖頸,弧狀的眉,核桃形眼睛,櫻桃小嘴,莫迪利亞尼一直在努力探求一種高度凝練的表現手法,他在畫中運用的曲線沒有抖動,基本都是一筆到底,那些簡練而流暢的弧線將人物塑造得表情沮喪、柔弱哀怨。在莫迪利亞尼的裸體畫中,勻稱的線條緩緩地引導著觀者的目光環繞著身體的各個部位進行移動,在骨盆附近筆墨的力量突然加重,節奏變化得起伏有序,這點在他肖像畫中不多見,肖像畫中線條強調表現眼睛跟脖頸,裸體畫中的線條連貫讓女人身體曲線畢露,起伏迷人,突出了女人的性感。后期莫迪利亞尼將曲線運用得更加爐火純青,1918年的《棕發女郎》就明顯的體現出了他后期的繪畫風格,臉被畫得愈加得窄,勾勒人物的那些線條簡潔而靈動,在限制了形的同時又解放了形。
莫迪利亞尼的作品經常使用曲線,一切變化具有弧度的線條都可稱作曲線。莫迪利亞尼早期的作品具有意大利傳統風格,那個時候的線條繼承了古希臘以來至文藝復興的素描傳統,但其到巴黎之后就開始發展自己的風格,即優美的曲線運用。從其所畫的人像我們可看出強烈的主觀變形,其對人像的五官以及脖頸采取了“特點擴張”的觀察方法。他巧妙地運用線條,從肩到腿的線條都是優美的弧線,勾勒的人像表情大多都是悲傷沮喪的,畫面非常壓抑,他試圖透過外表,用象征手法表現人物內在的悲劇性。莫迪利亞尼從意大利的文藝青年轉變成了巴黎的貧困吸毒藝術家,他的內心充滿了矛盾,這種矛盾通過他作品中的曲線表現了出來,我們更能體會莫迪利亞尼筆下那些人物的憂傷,這種憂傷也映射了他內心沖突不堪重負的自我體驗與憐憫,他既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與感情生活,又處在令人絕望的孤獨里。
線條是畫家用來表達他們內心情感的手段之一,畫家對線條有意識地創作,通過線條把情感傳達給觀眾,可以讓作品呈現出獨特的氣質,所以線條的使用變得尤為重要。我們能從莫迪利亞尼作品的線條語言中,感受到壓抑、憂傷和迷茫的情緒,他的線條語言在賦予作品獨特氣質的同時,也造就了他在表現主義畫派中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