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冬 廊坊職業技術學院
改革開放在我國已經走過40年,文化的復興隨著中國夢理念的提出日益走向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國的傳統文化在繼承與發展的道路中不斷尋求創新,現如今的現代藝術設計擴大了對民間裝飾元素的應用程度,這一發展為我們文化的傳承迎來新的春天,也為現代藝術設計增添了文化底蘊與內涵,本文針對民間裝飾元素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進行深入的探究與分析。
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加快了城市的生活節奏,更多的人開始追求復古,追求傳統,以期在傳統中尋求沉淀。民間裝飾元素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囊括了56個民族的社會生活特色與文化特色。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博大精深,形式多種多樣,在民間的應用中也有多種特點。(1)色彩,是最直觀的視覺表現元素,宋人對建盞的溢美之詞有:“明窗傾紫盞,色味兩奇絕”。清代皇室的琺瑯彩,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期的精密繁復、雍容華貴,使色彩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2)紋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著多種多樣的紋樣特色,民間裝飾元素多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對于植物、動物等標本進行裝飾的紋樣繪制是最常見的,其次還包括用文字進行紋樣的繪制如“囍”字、春聯等,民間裝飾元素有單一的紋樣也有多種不同元素的結合,在結合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加工,提升紋樣的人文情懷與藝術價值,賦予其特殊的歷史傳承價值;(3)材質,根據各地的地理環境不同可以用作裝飾的材質也有不同的偏好,在中國主要用來做民間裝飾的元素有:木質、紙質、瓷器、金銀銅器制品等,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冬天還會利用冰雪雕制裝飾品進行觀賞,我國的文化包容性,充分地展現在民間裝飾的傳承中[1]。
在現代化的快節奏生活中,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現代藝術設計的人文歷史價值追求越來越高,近年來“復古”成為現代藝術設計的熱門風格。在探尋人文歷史價值中,我國的民間裝飾元素具有重要的突出意義,民間裝飾元素可以說是藝術中最重要的大眾文化展現元素,這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極具文化傳承價值,同時具有重要的歷史人文價值,值得被繼承與發展。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更迭中歷經多個朝代的變換,民間裝飾元素的傳承卻是一脈相承的,具有極強的歷史人文研究價值[2]。
民間裝飾元素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最具有實用性的藝術元素,著名的民藝理論家柳宗悅談論器物時說:“每天使用的器具,不允許華麗、煩瑣、病態,而必須結實耐用。忍耐、健全、實誠的德性才是‘器物之心’。”對于實用性來說沒有什么比民間裝飾元素更適合于現代藝術設計應用,民間裝飾元素都是經過源遠流長的時間做檢驗,是最具實用性的裝飾元素。民間裝飾元素的發展都是從勞動中發展而來的,自然而親切,質樸是其最重要的表現形式,積極向上的健康之美才是民間裝飾元素的重要傳承價值,是中華人民堅忍不拔精神的完美體現。當代的藝術設計一方面是實用性超強的產品缺少重要的藝術設計傳承價值;另一方面在觀賞性極強的藝術設計中將會嚴重影響其實用性。因此,民間裝飾元素在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的同時,也要具有強烈的藝術傳承價值,保障其藝術性[3]。
民間裝飾元素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時期,其色彩的運用、紋樣的精致以及材質的優選上都達到了完美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承價值的同時還有重要的藝術審美價值,藝術的審美價值在民間裝飾元素中的體現之一是其巧妙的設計感,人民創造、人民傳承的民間裝飾元素具有讓世界人民震驚的巧妙性,在民間裝飾元素中有中國書法藝術的傳承、中國繪畫藝術的傳承、陶瓷藝術的傳承、絲綢紋繡的藝術傳承,以上種種只是民間裝飾元素藝術價值的一部分,漫長的歷史積淀使我國的民間裝飾元素具有豐富的美學藝術價值。與此同時,民間裝飾元素的設計可以與現代藝術設計相融合,創造出更有藝術和諧的裝飾作品,提升傳統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審美優勢,為我國的藝術文化傳承起到推動作用[4]。
產品的包裝設計屬于平面設計的一部分,在包裝設計中更注重產品的整體構架,將商品的商業性與平面的展示性相結合。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與傳承,在產品的包裝設計中也更加注重與民間裝飾元素的融合,在民間裝飾元素中對包裝設計起到重要作用的有:國畫、書法、剪紙、年畫等平面裝飾藝術的展現。例如,新年禮盒的包裝設計與民間裝飾的年畫進行融合,紅紅火火,喜慶十足。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示不同的意境及產品的特色,如2019年旺仔牛奶推出的56個民族的服飾“穿在旺仔身上”的包裝,尋找自己的民族服飾,在網上掀起大熱,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向往可以被納入產品的包裝設計中。在茶葉的包裝設計中更多的是采用水墨印象,將茶的淡雅與水墨畫的裝飾元素相融合,進一步起到宣傳與促銷的效果。文字是人類最基礎的傳遞信息方式,在五千年的傳統歷史發展中文字經歷過無數次的演變,在民間裝飾元素中文字的裝飾性被更好地發揮出來,代表了我國的歷史文化,用好文字的表達可以為產品增色不少。商品具有一定的傳承性,當產品經過一定時間的售賣后,也會形成獨特的商業文化,讓人在視覺上一眼可以認出這一種商品需要,這與民間裝飾元素不謀而合,民間裝飾元素之所以可以歷經千年而經久不衰,就是因為其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傳承,將這一份傳承賦予到商品中,可以提升商品的文化價值。
民間裝飾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的傳承上,無論是從環境上還是風俗上都可以豐富現代環境設計的歷史藝術感。在進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新升級過程中,應將民間裝飾的環境色彩研究創新應用到我國的新城區建造與舊城區改造中,將我國極具東方神韻的環境藝術裝飾美感持續發揚光大,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中增添更多的古風古韻,增添城市中的自然感。機械化、現代化的工業城市打造,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真實的機械感,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不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民間裝飾元素的融合可以為現代化的環境設計增添更多的質樸。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要基于當地的人文風貌,并減少對原材料的過度加工,保持原材料的本真色彩也是民間裝飾元素融合的一大特點。在生態強國理念的發展下,更加注重對于生態的保護,對于自然的有機發展,立志用最少、最自然的人工干涉,來保障環境藝術設計的完整性,保證其藝術的傳承性,這樣才能在健康發展的基礎上提升我國各地區環境特色的優勢發揮,并起到引領的作用,促進各地區的環境藝術可持續發展。此外,還要尊重當地的色彩特色,融合當地的民間裝飾元素,打造獨特的地區文化,在民間裝飾元素與現代環境藝術的融合中不僅要尊重對內涵的繼承,還要注重對其精神的繼承[5]。
現代工藝美術的發展離不開對文化的傳承與借鑒,在民間裝飾元素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工藝美術可以說既是經濟產業又是文化產業,具有一定的經濟交易價值,更具有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價值。我國的手工藝裝飾元素的發展有:景德鎮的瓷器藝術、蘇州的刺繡藝術、家具制造、河南的泥塑、上海的竹木雕刻與金銀飾物打造等,這些都是屈指可數的手工作品,將獨特的文化韻味融入手工藝的制造中,雅致的顏色、清麗的格調無一不體現著中國民間的藝術色彩審美。現代工藝美術的民間裝飾元素傳承,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于大眾性的發揮。傳統的工藝美術制品實用性欠佳,價格昂貴,對于普通人來說難以接納,廉價的仿制品又難登大雅之堂,如何處理繼承與創新的問題成為工藝美術設計的重要發展難題。我國的工藝美術制品缺少大眾文化的傳承,將民間裝飾元素與現代工藝美術相結合,創造出大眾化的現代藝術設計,才能進一步促進我國工藝美術的藝術價值創新與升級,豐富其文化內涵,促進民間裝飾元素的歷史傳承與發展,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才能做到文化的可持續發展[6]。
綜上所述,民間裝飾元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變遷,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影響著我國民族發展的繁榮與昌盛,對于民間裝飾元素的創新應用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要加強現代化藝術設計的文化底蘊,形成獨特的藝術設計風格,擴大中國特色對世界的影響力,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強綜合國力,這樣才能將我國的傳統文化走向世界,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