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惠斌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是單位管理的重要部分,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的質量。近年來,隨著一系列財務制度改革的深入,提高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水平,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在闡述新時代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提出對策措施,以期為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提供有價值的借鑒,促進行政事業單位高質量的發展。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共享中心的不斷推進,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在由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社會越來越重視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狀況,越來越關注行政事業單位對外公布的財務信息,這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因此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對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公信度,促進行政事業單位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新時代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
近年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不斷加強單位財務管理的制度建設,合理保證了單位財務信息的真實完整,促進單位資產安全使用,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有效防范舞弊,提高了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財務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財務管理人才、項目資金管理水平、信息獲取使用水平和財務風險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解決它們,迫在眉睫。
二、新時代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管理型會計人才
2017年德勒推出了財務機器人,隨著財務智能地廣泛地應用,財會工作中的傳統核算模式將逐步被財務核算智能化取代,這意味著大量的簡單財務工作者將被取代,財務管理行業將加速發展,逼著從事基礎財務工作的人員進行角色轉型。目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大多是財務會計型人員,從事的是賬務處理、財務監督的職責。行政事業單位相對穩定的工作環境,使得單位財會人員發展轉型的意識還是比較薄弱,總覺得人工智能、財務機器人不可能完全取代人,財務機器人仍然是需要依靠人來操作。所以,他們沒有角色轉型的意識或迫切感,沒有好好提升自己的學識,這將阻礙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項目資金管理水平仍然落后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大多都是財政投入性資金,其項目金額大,項目多、資金社會敏感性強。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通過強化一系列財務制度的改革,使單位的項目資金管理使用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國家、社會在更加關注行政事業單位項目資金使用的社會效率和效益、經濟效率和經濟效益、人民滿意程度等。所以,過去單純站在單位財務辦公室的角度對項目資金進行管理的水平有點落后了,這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項目資金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三)財務業務信息管理水平低
新時代,隨著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社會也會更關注和使用行政事業單位對外公布的信息,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情況備受關注。財務信息不僅要滿足單位內部系統的需要,同時也需要滿足社會的需要,這就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信息的收集、分析、處理、報送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財務信息主要來源于財會人員查找賬務匯報統計,關聯部門單位一層一層統計匯總,大多屬于靜態的歷史數據,再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報送,這樣信息的獲取效率低,時效性差。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各自使用自己一套軟件處理其數據,不能及時溝通信息和協同信息,數據共享性差,對于那些需要時時跟蹤的信息,信息的滯后性就會降低信息質量,影響信息需求者的使用。
(四)財務風險管理仍然薄弱
財務風險是客觀普遍存在的。導致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因素較多,有內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有經濟因素也有非經濟因素。新時代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和業務、管理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他們是一體的,單位業務、管理上的風險也可能引起財務上的風險。另外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時代下,黑客惡意篡改財務數據,惡意解讀單位財務數據信息等風險都可能存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通過站在財務辦公室角度對單位經濟業務活動的風險防控管理就顯得比較薄弱。
三、新時代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對策措施
(一)培養管理會計型人才
國家財政部制定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領》明確提出到了2020年將培養3萬名管理會計人才的任務目標,國家如此重視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行政事業單位應當響應號召,加強對財會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他們角色轉型的意識和行動。財會人員自己更應該抓住這大好的機遇,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理論水平和管理水平。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更新自己的學識,將自己的思維意識從過去的學習財務管理知識轉化成跨學科的知識學習,主動拓展法律、金融、管理、稅務等知識,將自己從財會型人員向管理型會計人才、復合型會計人才轉型,提高自身自我價值。
(二)財務、業務、管理相融合,提高項目資金管理水平
為了提高新時代下行政事業單位項目資金管理水平,應該重視對項目資金的全過程管控,做好項目資金的立項申請審批、安全使用監督管控、項目資金的績效考核,更關注項目資金取得的經濟效益和效率,社會效益和效率、人民滿意程度等。具體應該做到:財務管理人員應當主動融入業務,做到財務、業務、管理融合,即走出財務辦公室,走到業務部門中去,主動了解業務,參與管理,轉變工作思維,不再是簡單根據業務部門的需要去預算資金,監控資金,而是運用管理會計知識,對業務部門的業務,對資金使用的社會效率和社會效益,經濟效率和經濟效益,針對業務上的各種問題,配合業務部門做出提供各種預測、分析、處理,將財務項目資金管理向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轉變,要全程參與到財務、業務、管理活動中,將自己變成是戰略的財務、業務的財務、專業的財務,以期綜合提高項目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率和效益、社會效率和效益,人民群眾滿意度。另外,應通過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聘請中介機構對項目資金進行績效考評,綜合考核項目資金的社會效率和效益、經濟效率和效益、人民滿意度等,對于產生效益低、效率低,人民滿意度低的項目進行縮減項目資金投入,或取消該項目,以期節約財政資金,將財政的資金真正用到效益效率高,人民群眾滿意度高的項目,提高行政事業單位項目資金的管理水平。
(三)推進業務、財務、管理一體化信息建設
為使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更好的應對復雜的形勢,應該充分重視業務、財務、管理一體化信息的建設。通過建立基于業務、財務、管理一體化的信息處理流程,使行政事業單位的業務、財務、管理信息集于一個數據庫,對數據進行集中的收集、處理和使用,最大限度地實現數據共享,提高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注重對信息數據的存儲備份,根據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提高信息使用的效率和質量。
(四)創新和改進財務風險管理方法
新時代下,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創新和改進財務風險管理方法。建立集業務、財務、管理于一體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組織成立起財務風險管理小組,對單位的人員、業務、財務、管理進行定期、不定期的風險識別、分析、評估、應對。對經濟活動業務、非經濟業務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事前、事中、事后監控。組織內部自我財務風險管理水平的評估,自我修改與提升。通過外部力量,如財政、審計、事務所、稅務等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水平進行審計、績效考評,站在不同角度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水平。
四、結論
新時代下,我們應該不忘初心,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出發,通過培養管理型會計人才,財務、業務、管理相融合,提高項目資金管理水平,推進業務、財務、管理一體化信息建設,創新和改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方法來提高新時代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以期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更高質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立奮.人工智能浪潮下財會行業的發展趨勢[J].財會學習,2018 (20):93+95.
[2]姜素珍.探究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J].時代經貿,2018 (35):37-38.
[3]梁慶海,劉桂濤.基于業財融合的會計人員轉型思考[J].財會學習,2018 (20):94-95.